文/周微 宋田田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及產業結構升級,企業的管理能力和生產水平都進入新的階段,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發生了深刻變化,要求盡快構建高層次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造就更多高素質高技能技術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這也要求要注重職業本科人才培養。
社會的發展對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對高品質技術型人才的需求,職業本科就是為了滿足社會的迫切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教育形式。它在培養目標、開設課程和教學特點等方面都不同于普通本科,有著自己的特點,培養目標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而發展職業本科教育,要先明確職業本科教育“是什么”,厘清其與普通本科、職業專科的不同定位。
職業本科教育與其他本科人才培養的區別。當前,對于普通本科、應用本科和職業本科之間的差異有著多種看法。總的概括是,普通本科是理論性的傳統學術教育。應用本科是具有實踐性質的技術應用教育,強調學生將科學技術應用在行業中。職業本科教育則是著重從實踐層面(操作方面)來培養人才。無論哪種形式的本科教育,都需要“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普通本科、應用本科及職業本科都屬于現代化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從理念上看,這三類本科都是高級人才培養,必須符合高等教育教學規律。從教學上看,普通本科、應用本科、職業本科都是各自領域的高級人才,在人才培養中,職業本科必須有較扎實的理論基礎,否則就無法融會貫通、靈活運用,普通本科也需要實踐應用。也就是說,職業本科也需要理論,普通本科也需要實踐。
職業本科教育與高職專科人才培養的聯系。職業教育目前包含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又包括專科和本科兩個階段。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主要目的是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需求。其人才特點是都具備適應崗位的職業素養和技術技能。高職教育主要致力于培養職業素養較高、操作技能扎實、有一定創新能力的管理技術技能人才,職業本科教育在某種意義上說,是職業專科的“延續”,但是也有較大的不同。職業本科人才主要是滿足現代化新興產業人才需求,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更高。職業本科人才具備更強的創新解決問題能力,在高職學習基礎上,職業本科再深入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學生能夠更好融會貫通,創新能力更強。
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定位既是教育定位,也是區域產業和社會定位,職業本科教育需扮演好學術性、職業性雙重角色,明確人才培養任務和職責,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職業本科教育應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在實現職業本科教育的同時,既要避免對普通本科教育方法、教學模式、開設課程等環節的模擬,又要避免職業在專科基礎上只是延長學制時間、增加課程等做法。職業本科院校應把學生培養成社會急需的應用型人才,讓他們熟練掌握應用型技術,并能夠在此基礎上根據工作環境的需要改進技術,對技術進行創新。
打造“育人新生態”。構建“創新、發展、需求”為一體的“育人新生態”。第一,以創新為引領,更新育人新模式。職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既不同于普通本科人才培養,也不同于職業專科人才培養。職業本科人才培養既要有其高端性、復合性的特點,也要有實踐性和應用性的特點,但最重要的是創新性。創新主要是指構建“教學新模式”,創新探索職業本科辦學體制機制,探索校企合作新方法,促進學校與區域行業企業良性互動,廣泛吸引社會各個相關層面參與辦學,打造適合產業需求的育人新生態,促進職業本科教育鏈與國家高端產業鏈的有機對接。第二,以發展為根本,促進學生成長。職業本科教育要堅持立德樹人,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職業教育的核心內容,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著重體現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明確初心使命,促進健全人格發展。構建能夠積極促進學生發展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新知識,增強學生主體地位,高效學習。
完善體制機制。第一,構建職業本科標準化體系。職業本科教育發展要匹配產業發展需求,建立完善的辦學標準體系,包括人才培養、教學、學位以及評價等標準。要積極推進職業本科教育體制改革,完善學分銀行管理制度,優化職業本科專業設置和布局,深化招生制度和學位制度建設,全面提升職業本科教育質量。第二,完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職業本科教育更要注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合作深度、廣度上下功夫,不僅讓行業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構建,還要在實訓基地建設機制、人員互派機制上進行深度合作,有條件的地區可先開展“共享工廠”“產業學院”等較為先進的校企合作方式。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職業本科院校教師除必須具備高尚的師德外,還需要具備深厚的理論素養,同時要具備實踐能力,對行業發展的新動態、新科技、新裝備有深入的認識,具有一定的企業工作實踐經歷。因此,要以團隊建設為載體做好教師能力提升培訓等工作。團隊建設包含教學團隊建設、科研團隊建設、技能比賽團隊建設等,在教學團隊建設過程中,實行教師到企業輪訓制度,提升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在科研團隊建設中,通過課題研究提升教師科學研究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在技能比賽團隊中,教師通過備賽、比賽等一系列強化集訓,不斷提升教學能力。此外,要加強引進與培育并重,大力引進專業人才,推進學術團隊建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隊伍教書育人水平。
作為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職業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自身的吸引力也在不斷增強。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在這種背景下,職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職業本科教育在知識水平上要達到本科水平,在技術技能水平上要高于高職專科水平;在專業設置上,緊盯市場需求、緊密對接產業鏈和創新鏈;在教學安排上,重點培養學生專業技術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要在充分調研產業需求基礎上制定人才培養定位及目標,通過構建“育人新生態”、完善辦學體制機制、配套合理師資隊伍、完善教學標準等,培養出既有扎實理論知識、又具備創新實踐技能的職業本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