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彥霖
近年來,城市化發展不斷推動室內設計行業的進步,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不斷激增,與此同時,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室內設計專業人才的綜合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部分業主在項目設計的過程中聘用了一些工作經驗相對缺乏的人,這導致了整個項目從設計到施工落地的過程都存在著諸多問題,室內設計的質量難以保障?,F代學徒制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以及實際操作能力,這是一種以專業技能培養為主導的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利用該模式開展人才培養,對室內設計頂崗實習教學質量和管理方式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校企合作聯合培養?,F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是校企合作。職業院校與企業達成共識,明確以學生作為現代學徒制育人模式下的主體,結合“校企‘雙師’雙主體” “學生教育雙制度”的特點,企業與學校共同為學生搭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共同研究專業課程改革,優化課程結構,明確職業規范要求,按照崗位工作標準和實訓流程開發課程,組建由師傅指導學生學習和實踐的“傳幫帶”式教學團隊,共同建設現代學徒制學習實訓基地,從而讓學生在完成學校指定的專業課程學習的同時能夠掌握企業實踐的專業綜合技能,滿足企業提供工作崗位的用人需求,實現校企雙贏。
師徒結對共建共培。學徒制在我國歷史悠久,師傅帶徒的工匠技術傳承方式一直是我國技能人才培養的主要形式。如今,企業導師與學徒之間更多的是經驗分享和核心技能的傳遞,其本質是企業在人才培養模式深層次的投入,企業導師在傳授技能過程中不僅要對專業理論知識進行全面講解,還要對專業技術環節進行全方位演示,導師通過“手把手”的教學指導方式,使學生在固定的時間內更快更多地掌握專業技能,提升專業素養,有效縮短了人才培養的周期,提高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現代學徒制是一種新型的職業技能教學指導模式,企業導師為相關行業輸送專業人才。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企業與職業院校通過師徒結對的方式,為學生聯合打造一個共建共培的教育實訓環境。學校與企業導師要與學生簽訂人才培養協議,明確導師的教育職責。學生要在校企“雙師”的指導下完成室內設計專業相關的教學任務學習。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企業根據自身業務需求,安排學徒班實習生按照導師提出的設計建議,完成相應的設計任務。通過企業真實的項目實踐,學生在進行項目對接和設計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了解并掌握公司的相關設計規范與標準流程,以便未來快速適應職場工作。學生在從事設計工作中通過不斷總結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在導師的協助下有效地解決問題,積累工作經驗彌補不足之處,完成自身角色由學生到設計從業者的轉換。
課程教學質量與市場需求不兼容。大部分職業院校在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時,增加了學生職業實訓相關課程的比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出現了課程教學質量與市場需求不兼容的現象。其原因在于室內設計行業發展迅速,許多職業院校未能及時優化課程體系,課程教學質量相對滯后。一個成熟的課程體系構建需要3—5 年時間,導致課程教學內容遠遠落后于職業的發展、企業的需求。雖然部分學校已經增加了實踐教學內容,卻忽略了行業規范、職業標準、法律法規以及社會服務管理等職業綜合素質的培養,學生無法將綜合素質內化到實踐當中,課程教學質量有待提高。受限于行業用人標準的不斷調整,企業更加需要職業素養突出、專技兼備的綜合應用型人才。部分學生的實踐能力有限,綜合素質不高,不能勝任工作崗位。
教學環境開放程度較低。受現代教學模式的影響,室內設計專業的教學以專業基礎課程為根基,后根據教學大綱陸續開展專業技能課程的教學,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技能的方式是循序漸進的。很多校內教師會在課堂上開展實訓模擬教學,因教學環境的局限性,實際項目的模擬訓練并不能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實際的工作場景,學生的實踐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各職業院校的教學環境開放程度仍是不夠的,眾多學生缺乏實訓平臺,專業實訓設備相對落后,學校沒能提供足夠的實訓基地供學生進行實訓操作,無法為學生創造更多真實的場景,影響了學生的教育實踐工作開展。
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學校的教育產出與企業的用人需求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其原因在于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夠明確,地域經濟和政策的推動,影響了當地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比如常州市推出新能源之都建設相關政策措施,到2025 年完成新能源應用示范工業區、新能源應用示范服務業聚集區、新能源示范美麗鄉村等多個社會生產、服務示范區建設。常州高校應響應政策,緊抓行業需求的重點,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創新型高素質人才。
頂崗實習教學管理流于形式。學校與企業合作開展頂崗實習不僅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職業認知、提升實踐能力,更是為了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讓職業院校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頂崗實習階段可以讓實習生更早地接觸到室內設計行業規范以及相應崗位工作流程,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與工作熟練度。當前,部分職業高校和企業開展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企業和職業院校的配合度、參與度不高,合作不夠深入。校企雙方對于頂崗實習的教學管理不夠精細,學校沒有完全脫離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不足。同時,企業過于注重自身利益,不太愿意用過多的時間精力去培養學生。因此,一些學校實習生頂崗實習專業對口率低,實際內容不多,實習成果不理想。
明確合作目標,打造優質教學環境。職業院校與企業共建優質教學環境的基礎是雙方明確合作目標,規范校企育人職責?,F代學徒制要求室內專業學生在頂崗實習前要掌握基礎的設計能力,對設計相關的材料裝飾、施工工藝有基本的認識。在頂崗實習期間,企業設計導師教授學生行業技能,進一步提升專業素養,同時培養學徒的職業溝通能力。校企雙方均已明確以就業為導向的合作目標。職業院校應該優化教學環境,提升教學環境的開放程度,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實訓環境。校企雙方應整合資源共同構建校內實訓基地,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滿足高質量的教學需求。校內實訓基地的構建應當參照企業實訓區的規范標準,合理規劃包括設計、施工、材料、成品樣板房展示等區域,集教學與實訓為一體。教師和學生可以在校內基地展開課程教學,為頂崗實習做準備。此外,學校也需要和企業共同建設一個校外實訓基地。頂崗實習階段,校外實訓基地可以作為實習生專門的實訓基地,讓企業師傅帶徒指導,校內教師跟蹤培訓,學校與企業共同管理,互相學習,形成優質開放的教學環境。
強化校企互通實習信息,及時反饋。在室內設計專業頂崗實習過程中,現代學徒制模式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構建一套信息跟蹤和監管反饋系統,該系統在跟蹤反饋學生工作情況的基礎上,將學校和企業的管理模式應用在實習中。企業師傅在傳道授業的同時,也要負責學生的日常考勤,導師按照企業的工作考核規定對學生的工作內容進行打分,并及時將考核結果以數據化的方式反饋給校內教師。校內教師需要按照學校的管理要求,對學生實習期間的具體實踐情況進行全方位的訪查,并為學校和企業深化頂崗實習管理的互通交流,提供真實有效的總結報告。學校在培養室內設計人才的同時,應當讓學生展示出社會競爭力。學生作為學校的名片,反映著學校和企業培養成果的好壞,這就需要在學生進行頂崗實習的過程中,經過信息跟蹤與監管反饋系統體現學生競爭優勢,同時為實訓課程提供動態化支持。通過現代學徒制的應用,能夠及時發現學生頂崗實習期出現的問題,并能夠通過有效措施解決問題,這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推動力。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在室內設計專業頂崗實習中的應用,開創了校企深入合作的新方式,學校教學和企業實踐的有機結合,完善了學校的課程教學體系,開拓了學習的教學環境,明確了人才的培養目標,強化了頂崗實習的教學管理,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了符合企業需求的專業人才。現代學徒制使學校和企業的教學管理逐漸精細化,完善學校實訓體系的建設,加強校企雙方的互通互聯,建立信息監管反饋系統,覆蓋人才培養的各個流程,保障了高質量人才的輸出?,F代學徒制的應用對于未來室內設計專業高質量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利用該模式開展室內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可以為行業的發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