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 馨
(西寧市北山林場,青海 西寧 810000)
景觀規劃涉及景觀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人為因素是指道路、橋梁、建筑物、歷史遺跡等,以適應人類的生產和居住需要。自然因素,主要是指自然景觀,如高山、小山、荒漠、湖泊等。在進行景觀規劃時,需要對景觀建筑的組成元素詳細了解。當在建筑的規劃中,要考慮到人們的心理特征,根據其不同的功能,進行各種形式的規劃,以達到與周邊的環境、人們的居住生活協調一致,凸顯風景園林的價值。
通過對景觀設計的控制,運用多種藝術表現方式,拓寬景觀類型,從根本上提高景觀的觀賞性。在城市景觀建筑的景觀設計項目中,植物、水文、道路鋪裝等作為景觀建筑的空間藝術形式,通過運用比較協調的手法,從根本上提高城市風景園林工程的空間美觀程度,使游客在城市風景園林工程中領略各種藝術風格。
與其他的建筑項目相比,景觀的靈活性與藝術性明顯,需要設計師靈活運用顏色與線條,以突顯大自然的立體與層次,從本質上加強景觀的美學魅力,為游人帶來更多的視覺感受。
城市景觀設計承擔著大量的職責,為人們的休閑和娛樂活動創造了良好的舞臺。隨著人民的物質文化程度的提高,對藝術的追求也越來越強烈。城市景觀的空間規劃注重空間的藝術應用,增強景觀的整體功能,使居于景觀之中的游客能夠深刻感受到周邊的藝術氣氛,滿足不同年齡層次旅客游覽需要。
城市的園林景觀既是展現自身風貌的窗戶,也是展示城市積淀的歷史和人文景觀的一個重要的平臺。城市的自然景觀也反映出當地特有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圍。在當今社會,園林已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景觀形式。但目前的一些城市的景觀規劃師尚不能滿足這種需求,甚至在景觀規劃時,仍采用以前的模板和樣式,給人一種大同小異、缺少創意的感覺。
目前,我國尚無完善的有關園林綠化的法律規范。關于城市園林的規劃與設計工作缺少規范的資料,導致城市園林的規劃與設計工作缺少基礎。很多建筑師將注意力集中在風景園林的營造上,忽視相應的經營。很多的園林項目的前期策劃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相應的設計者也會在不經意間做出改變,甚至影響了整個城市的美感。
當前,在進行景觀建筑的規劃和設計時,由于缺少可參考的相關指標,未能進行嚴密的審查與檢驗,使得建成后的景觀建筑很難滿足現代化的要求。少數建筑師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采用新材質、新技術以提高景觀的整體效果,但卻使原有的優美環境漸漸走向了“畸形”。有些景觀設計人員忽略設計的可執行性,僅注重如何美化環境,導致工程建設中出現諸多問題,最后也只有通過對前期的設計規劃進行修改或者舍棄。同時,部分設計人員沒有對該地區的居住情況進行調研,就制定了計劃,導致了在實際施工中對城市的生態環境產生了破壞。
在設計理念方面,一些設計者還停留在原來的思維模式中,雖然可以很好地運用自己的專業技術,但是無法真正反映出設計者的藝術水平,缺乏創意的理念,使得他們對現有的設計模式雖然進行了大量的修改和復制,仍難以擺脫以往的局限。
設計中,少數往往忽略景觀規劃的總體規模,而是一味地追求宏偉,忽略了存在的問題。城市景觀設計除了美化與綠化功能外,還有著生態與人文的雙重作用。目前,城市土地資源相對緊缺,以景觀作為美化區域,不僅需花費巨大的財力,還占用了城市土地。
景觀設計中,為了使設計目標得以實現,獲得設計成果,因此,景觀建筑師在進行景觀設計時必須遵守以下幾點。
3.1.1 整合各種功能性區域和總體的可視化
城市景觀設計是一種既體現城市的風貌又體現了其自身的文化內涵。因此,風景花園作為一種獨特的、重要的景觀形態,既可以使居住的空間變得更加美好,同時也可以作為休閑和休閑的空間。因此,在進行景觀規劃時,要從整體的視覺效應及各個功能區域入手,從而達到整體的協調一致。
3.1.2 園林綠化和園林綠化的設計與周邊環境保持一致
要使景觀和建筑物達到最佳融合,須在規劃和設計的過程中對植物進行篩選。在植物的選擇上,既要充分利用自然、氣候等因素對其影響,又要做到適地適植,以保證所選擇的樹種能夠在一定范圍內持續地生長。同時,要注重選用合適的樹木,使其充分利用天然特征,同時滿足人類的美學需要,達到與大自然的高度協調。此外,還要注意到植被的形式,以達到與周邊環境相協調的目的。
3.1.3 景觀建筑的開發要挖掘當地的文化特征
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一些外國設計思想也對我國的園林設計產生了一定的沖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條件日益改善,對環境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景觀建筑是一個城市的主要標志之一,因此,景觀規劃要與地方的歷史和文化相融合,體現人文特色,同時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美感。在城市規劃中,要充分考慮把地方特色與建筑特色結合起來,提高風景質量,讓人們在欣賞風景時得到一種享受。
在城市景觀規劃階段,充分發揮天然的優勢,從根本上提升其美學和觀賞性,從而改善整個空間的視覺效果。須在設計中遵守基本原理,進行分析、探討,并根據其所處地自然條件、人文和歷史發展狀況,進行科學規劃和開發。在園林綠化過程中,要針對不同需要,進行針對性的調查,確保其質量和水平得到提高。如利用本地的花卉進行布局,從根本上改善植物的存活率,使所規劃的城市景觀空間更能直接地體現當地的自然特性,從而保障其實際應用。
城市景觀規劃的設計要綜合考量城市文化、風土人情、經濟發展等因素,以實現城市景觀的總體效果和效益,讓風景公園真正成為城市建筑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要加強對景觀設計的關注與重視,提升景觀的設計水準與品質。設計人員要科學計算綠化指數,確保綠化面積,科學設置植物,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著重注意設計經濟效益,從風景公園的周邊環境、科學設計建筑等,突出城市文化,因地制宜,給人一個高雅的生活環境。
在城市景觀建筑與生態環境之間的聯系上,要明確規劃理念,加強環保理念,使景觀公園給城市居民帶來優質生活,城市整體形象得到整體提升。針對目前我國的景觀規劃設計中出現的許多問題,政府相關部門要完善規劃的管理體系,充分利用國家對規劃進行統籌與監管,保證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
要加大對相關人才的教育與訓練,提高其專業技能,使其獲得最新的設計觀念與方式,推動城市景觀規劃的總體水平不斷提高。對城市景觀規劃的規劃單位而言,要充分聽取市民的建議,從多種途徑收集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提高景觀的設計質量。
在制定城市發展計劃時,要根據地方的具體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就地取材,節約成本,保證景觀規劃的經濟性。在進行城市景觀規劃時,要根據本地的具體條件,對不同的建筑材料進行適當的組合,從而獲得較好的景觀效果。要加強對公園的管理,使其在較長時期內維持較好的狀況,以適應人民群眾對精神和文化生活要求的不斷提高。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風景園林設計正面臨著重大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重大挑戰,城市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面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如何才能更好地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從事城市風景園林設計者,須在客觀分析當前階段我國城市風景園林所面臨問題的基礎上,以科學思想為引領,參考發達國家城市風景園林的設計經驗,借鑒先進科學理論成果等,根據國情和城市發展現狀,結合本地人文地理,實事求是,制定實際又科學的對策,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促進我國城市風景園林設計工作的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