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躍領,胡洪濤,張 欣,王金霞,黃雪麗
(1.谷城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湖北 谷城 441700;2.谷城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湖北 谷城 441700;3.谷城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湖北 谷城 441700)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畜牧業發展,強化隊伍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在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中,加大肉牛養殖標準化示范力度,加強技術推廣培訓,發揮示范帶動效應,指導總結養殖技術推廣應用。肉牛養殖業的發展要堅持數量和質量同時提升,以穩量提質為重點,重點任務是推進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增加基礎母牛數量,深入實施肉牛改良計劃,推動引進選育的優質肉牛品種,對養殖戶能繁母牛用優良肉牛凍精進行人工授精,培育出優質牛犢,加快肉牛品種改良進程,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發展水平。
谷城縣位于鄂西北漢水中游西南岸,武當山脈東南麓,東臨漢水,南北二河夾縣城東流漢江,西北、西南三面群山環抱,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為常綠闊葉混交林自然帶,境內草場灘地面積多,秸稈資源豐富,畜牧發展潛力大。畜牧業是谷城縣農業的支柱產業,近年來,谷城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緊緊圍繞谷城縣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加快“五縣”建設、畜牧產業鏈建設工作步伐,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理念”,堅持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發展方向,在“保豬穩牛羊禽”發展為目標的基礎上,重點推廣肉牛品種雜交改良凍配技術、肉牛“床場一體化”養殖生產技術、秸稈青貯、微儲、氨化養牛技術、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等,推動谷城縣肉牛產業健康發展。
谷城縣畜禽品種改良工作從1978年開始,由縣畜禽品種改良站承擔其職能。從20世紀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畜禽品種改良工作廣泛開展,技術力量雄厚,以牛、豬的品種改良為主,業務開展得紅紅火火,為谷城縣畜禽品種的改良、良種繁殖的普及做了大量扎實有效地工作。谷城縣畜禽品種改良站多次受到省、市等上級業務部門的表彰,曾涌現出像嚴洪道、王正璽等幾位省、市級品改勞模。從90年代初開始,因種種原因,谷城縣畜禽品種改良工作逐漸萎縮并一直徘徊不前,直到近十年來,才得以逐步恢復。
近年來,谷城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以肉牛品種雜交改良凍配技術推廣建設為重點,確保每個鄉鎮至少建有一個肉牛品改站點。2022年肉牛凍配業務覆蓋到240個村,占全縣的100%;2022年實施雜交改良牛凍配4771頭,產犢4297頭,產犢率達到90%。谷城縣建立并完善了能繁母牛登記養殖檔案及肉牛品種改良工作臺賬登記制度;更新液氮貯存罐20個、顯微鏡6臺、數碼相機6部等基礎設備,新建改建了13個罐點,使全縣13個肉牛品改凍配標準化示范罐點達到“十有”標準。為進一步加強畜牧技術推廣,傳播現代養殖生產新技術、助推畜牧業提質增效,構建養殖業發展的知識培訓平臺,谷城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完成了32 m2養殖書屋建設,書屋內分設置了書籍陳列區、管理區、閱覽區;購置了書柜、借閱臺、電腦、書桌、椅子以及用于集中培訓學習的液晶屏等硬件設施。
為加強對肉牛品改工作的進一步推進,谷城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安排黨組成員中心副主任一名分管畜牧技術推廣工作,負責全縣肉牛品種改良工作的組織協調和實施監督,全縣各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具體承擔本鄉鎮肉牛品改工作組織實施。
一是制定了谷城縣每年度肉牛品種改良工作實施方案,并把肉牛品種改良工作納入全縣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績效考核管理系統,谷城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與品改員簽訂《品改工作責任狀》,年終進行考核,并對超額完成任務的品改員進行獎勵。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成立工作專班,一級抓一級,層層分解落實。二是組織抓好典型示范,帶動產業發展。為促進全縣產業發展,從抓典型示范養殖(場)戶著手,實施重點服務,指導科學養殖,達到增收增效,以點帶面,帶動周邊農戶畜牧業的發展。2022年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精心組織畜牧技術人員深入到全縣10個鄉鎮開展調查了解養殖戶的生產及經營情況,通過調查摸底,在上年的基礎上篩選出全縣能繁母牛存欄20頭以上(含20頭)母牛養殖場(戶)50戶,同時,對養殖戶的生產及飼養管理、標準化欄圈技術改造及建設、如何增產增效等進行監管及技術指導,推進標準化養殖模式,實施標準化管理、標準化養殖,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各個示范點周邊畜牧產業的發展。特別對谷城縣肉牛中小養殖場提高實施標準化技術改造,推進肉牛標準化養殖模式,擬定了“谷城縣肉牛養殖示范場‘五好’評定標準”:(1)基礎好、示范強。肉牛養殖示范場(戶)要7有標準:①要有發展肉牛養殖事業的信心;②要有相應的資金基礎;③要有長期發展計劃;④要有穩定的勞動力;⑤要有一定的肉牛養殖技術;⑥要有能繁母牛20頭以上;⑦要有肉牛品種改良示范帶動性。(2)建得好、標準化。肉牛養殖示范場建設的標準有5條:①牛舍清潔干燥,光照好、通風好;②有相應的保溫、隔熱措施;③有相應噸位的青貯設施;④有相應的肉牛養殖運動場;⑤有糞污資源化利用處理設施。(3)品種好、重科學。肉牛養殖示范場要2個達到:①場內的能繁母牛達到全部肉牛品種改良人工授精,黃牛可選擇西門塔爾、夏洛萊、利木贊等優質品種,水牛可選擇尼里、摩拉等優質品種人工授精繁育,所養肉牛產肉率高、生長周期短、養殖效益好。②養殖業主要達到了解畜牧養殖相關政策,積極參加養殖科技更新、新技術培訓,帶頭運用新技術,注重提升養殖生產技術水平。(4)養得好、帶動強。肉牛養殖示范場要有2個必須:①示范場業主必須運用養殖科學技術,發展好肉牛養殖事業;②示范場必須具備較強的示范性,能夠帶動身邊或周邊群眾共同通過肉牛養殖發財致富,促進肉牛養殖業健康快速發展。(5)經營好、收益高。肉牛養殖示范場業主有較強的經營能力和技巧,肉牛養殖生產經營規模能夠逐年上升,肉牛養殖效益能夠穩定在年純收入15萬元以上。谷城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畜牧技術員按照擬定的肉牛養殖示范場的“五好”標準到各鄉鎮肉牛養殖場(戶)進行了詳細講解“牛床場一體化”養殖技術,現場查看進行現場評定,并根據每個肉牛養殖場存在的不同問題進行對肉牛養殖戶生產及飼養管理、如何增產增效進行技術指導,把谷城縣肉牛養殖帶入了現代養殖發展軌道。
一是建立肉牛品種改良工作臺賬制度。谷城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全縣牛冷凍精液的出庫、保管分發原始記錄、牛品種改良工作實施方案和考核監督、工作報表等。考核工作每年不少于2次;二是品改員負責能繁母牛配種繁育、牛冷凍精液使用等記錄和保管;三是谷城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肉牛品種改良信息及進度情況的收集、上報工作。
一是抓好畜牧專業宣傳信息報道工作,以廣泛宣傳為切入點,推廣畜牧新技術、畜禽養殖新模式。2022年畜牧技術人員共撰寫專業信息70篇次,分別在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襄陽日報、襄陽市農業農村局、谷城黨建、云上谷城等網站刊登,宣傳業務部門的工作,充分發揮了部門的職能作用,受到上級業務部門和基層的好評;二是采取多種形式培訓,加強人才培養。谷城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每年對各鄉鎮畜牧基層推廣人員進行新技術學習培訓,并依托網絡、簡報、展板,反映工作狀態,推廣好的經驗,及時總結、宣傳示范站創建的創新做法,推廣先進典型,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為基層農民服好務。2022年,共先后組織肉牛品改人員及養殖大戶培訓5場次160余人次,專項組織農民畜禽養殖技術培訓9場次300余人,帶動并推廣肉牛“床場一體化”標準養殖場3家,并深入到全縣10個鄉鎮養殖場、養殖戶開展技術指導130余次,使農戶養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來,谷城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畜牧技術人員一直把當好農業生產“保障員”為己任,把好肉牛凍精質量防范風險。每月從湖北省畜禽育種中心購進優質凍精,做好入庫登記后及時發放到全縣各個牛品種改良站點,保障全縣肉牛品種改良工作有序發展。
近年來,在谷城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扶持和技術指導下,谷城縣已建“床場一體化”養殖新模式3家,特別是谷城縣童心元生態種養合作社堅持以生態肉牛養殖、生態牧草、有機水稻和玉米種植等種養相結合方式,形成科學種養生態循環鏈,實現肉牛養殖糞污零排放,并達到預期的種養效果。截至目前,童心元生態種養合作社租賃養殖用地7333.33 m2,流轉種植用地27.33 hm2;新建兩棟“床場一體化零排放”新模式肉牛養殖場,廠房占地面積2000 m2,可承載肉牛養殖量200頭的養殖規模,現肉牛存欄86頭,其中,能繁母牛31頭,年可出欄肉牛50多頭;種植水稻20 hm2、玉米3.33 hm2、牧草4 hm2,通過對水稻、玉米秸稈的收貯、加工、飼喂、銷售,有效地對秸稈進行轉化,減少養殖精料的使用量,實現綜合年產值200多萬元,年創收50多萬元。
谷城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為搞好本縣的牛品種改良推廣工作,對全縣肉牛養殖戶建立了能繁母牛養殖檔案,并對養殖戶進行技術評比,建立明星科技示范戶,從而促進了示范帶動作用的發揮,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牛品種改良技術推廣效益明顯,所產小牛犢生長速度快、飼料報酬高,肉質鮮嫩,每頭品改牛犢比當地交配的牛多增收8000元以上,給養殖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得到養殖戶的高度認可。
2012年谷城縣畜牧技術推廣站獲得襄陽市動物繁育品種改良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14年谷城縣冷集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王正璽獲得湖北省畜牧獸醫局頒發的“中博杯最佳基層品改員”稱號。2016年7月27—28日,由湖北省畜牧技術推廣總站、省畜禽育種中心聯合舉辦的全省牛品種改良技術培訓暨2016年市州項目建設推廣站站長會在我縣召開并圓滿成功。2017年谷城縣畜牧技術推廣站被全國畜牧總站確定為全國基層畜牧技術推廣示范站。2023年湖北省畜牧技術推廣總站對谷城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表示感謝并給予了通報表揚,同時,湖北省畜禽育種中心對谷城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及工作中表現突出人員黃躍領、王金霞同志給予了通報表揚。
谷城縣近幾年主要推廣牛凍精有5個品種:黃牛有3個品種:夏洛萊、西門塔爾、利木贊;水牛有2個品種:尼里、摩拉。
“床場一體化”新養殖模式等。
一是生產方式仍然比較落后。二是牛品改人員流失,設備老化。先進適用技術應用率不高。三是養殖發展緩慢,專業戶數量和養殖規模都偏低。基礎母牛存欄嚴重不足。四是資金短缺問題仍然制約著肉牛生產發展。牛品種改良沒有業務工作經費,有些工作不能正常開展。
一是進一步加大和支持肉牛品改工作投入,通過牛品種改良技術,全面提升谷城縣肉牛的良種化程度及標準化規模肉牛場建設力度。二是建立基礎母牛保護補貼機制。三是大力推廣肉牛高效養殖綜合配套技術。四是加強牛品改培訓工作,特別是請領導專家到谷城縣鄉鎮現場培訓肉牛品改新技術及新設備的運用,從而提高牛品改人員的業務技能和水平。五是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現代肉牛產業金融支持體系。六是全方位開展肉牛品種雜交改良、標準化示范創建和技術推廣服務。引導社會資本對肉牛品改的投入。七是合理規劃和安排規模化生產用地。
近年來,谷城縣肉牛生產總體保持增長態勢,生產水平逐步提升。深入實施肉牛品種雜交改良技術推廣工作,進一步提高肉牛良種覆蓋率,開展肉牛提質增量行動,推動谷城縣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們畜牧技術人員的責任,加強技術指導與服務,發揮畜牧技術推廣機構優勢,深入基層、深入養殖場戶,開展節本增效實用技術培訓與現場指導,提高養殖戶飼養管理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