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洋
(哈爾濱學院 體育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6)
“百萬青少年上冰雪”和“冰雪運動進校園”的戰略實施,促進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愿景變為現實,為我國冰雪運動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也為世界冰雪運動發展帶來轉機,為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冰雪運動作為當下熱門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其優秀的意志品質,同時,這項運動體現出的冰雪文化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1]校園冰雪文化在冰雪運動發展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要重視校園冰雪文化的傳播,促進冰雪運動的發展。
1.傳播奧運文化,發揚奧運精神
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申辦、籌辦、舉辦的過程,不僅帶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更是向世界傳遞了奧林匹克價值觀和奧林匹克精神,同時,從場館建設、跳臺、雪車、徽章設計、開幕式和閉幕式等,都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并兼容各國多元文化,共同向世界講述了中國故事,展現中國魅力,促進了我國社會文化的發展,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文化,弘揚了中華民族精神。校園冰雪文化是繼承和發揚奧運文化遺產的助推器,讓學生成為傳播者,帶動社會參與,能夠更好地傳播奧運文化和奧運精神。[2]
2.宣傳冰雪文化,營造冰雪氛圍
冰雪文化包括冰雪物質文化、冰雪制度文化、冰雪精神文化,冰雪心理文化,涵蓋各類運動項目、衣著服飾、飲食習慣、藝術建筑、旅游展覽、游戲競賽以及冰雪理論知識等,冰雪文化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不斷營造著冰雪運動氛圍,形成了特殊的冰雪文化教育形式。[3]人民群眾是冰雪文化發展的基礎,而青少年是人民群眾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青少年冰雪運動過程中,學校起到重要作用,這一過程也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環節。學校應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校園冰雪運動體系,采取將冰雪理論知識、冰雪實踐能力、冰雪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相融合的冰雪運動發展形式,為冰雪運動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使學生在參與冰雪運動過程中充分感受冰雪文化獨特的魅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使其成人成才。
3.學習冰雪文化,激發學生興趣
冰雪運動的發展離不開青少年的參與,更離不開學校體育的支持,這就要求學校應開展校園冰雪課程、建立健全冰雪體育項目、舉辦校園冰雪運動比賽等,可以開展雪地足球、雪地橄欖球、雪地跳繩、堆雪人等多種形式的冰雪運動課,形成具有冰雪特色的教育體系。通過學習校園冰雪文化建設,引導學生認識冰雪運動,激發學生參與冰雪運動的興趣,將校園冰雪文化蘊含著樂觀積極、勇往直前、不畏艱苦的精神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在冰雪文化的熏陶下對冰雪運動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其堅韌不拔的品格。
1.宣傳普及深度不夠
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向世界展示了冰雪運動的魅力,也展示了我國的文化自信。文化是發展的內在動力,冰雪文化的傳播是改進和增強冰雪運動發展的需要,然而在我國,由于宣傳普及程度不夠,校園冰雪文化的發展沒有得到重視,影響冰雪運動參與程度。[4]當前我國仍存在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校園冰雪運動的發展。一方面,學生對冰雪運動了解較少,參與冰雪運動的積極性較低;另一方面,學生對冰雪運動發展歷程不熟悉,對項目分類不夠清晰,在參與冰雪運動中找不到適合自己感興趣的項目。
2.校園發展差異較大
冰雪運動的發展與冰雪文化相輔相成,冰雪運動的發展對于溫度、氣候、地理環境等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北方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和獨特的冰雪文化,冬季在室外建設天然冰場、雪場,就可以滿足北方學校冬季冰雪課程的需要,以及雪地摩托、冰上滑冰等冰雪項目,而且飲食文化和服飾文化等也能滿足學生的多方面需求。因此,北方學生對冰雪運動了解較多,參與程度較高,促進了冰雪文化的發展與傳播。而南方地區降雪偏少,大部分地區根本沒有降雪,氣溫較高,場館建設投入較大,校園內無法建設滑冰、滑雪場館,少數室內場館消費較高,制約了南方地區冰雪運動的發展,影響了冰雪文化的傳播,形成了南北方校園冰雪運動和冰雪文化的發展差異。
3.課程內容設置失衡
校園冰雪文化是冰雪運動發展的關鍵,而當前學校的校園冰雪文化課程與冰雪運動課程設置不均衡。在進行校園冰雪運動時,教學內容的設置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內容、時長安排、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學氛圍的營造以及通過冰雪文化環境對學生的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都是校園冰雪運動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在教學內容上,校園冰雪課程以滑冰課為主,校園雪地比賽、堆雪人、雪地毽子、雪地舞蹈、冰雕藝術等都沒有開展起來。并且,在課程設置上,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也沒有進行針對性課程劃分。由于課程設置的單一,常使學生在參與冰雪運動中有枯燥乏味的感受,減少了參與的樂趣。
4.教師專業性不足單一
從運動員、教練員、技術人員等方面來看,學校是培養冰雪運動人才的重要陣地,教師的專業程度和綜合能力與冰雪運動的發展有著密切聯系。然而,隨著我國冰雪運動的快速發展,冰雪體育專業人才短缺現象嚴重,復合型人才更是稀缺,而冰雪運動項目對教師素質要求極高,專業教師儲備人才不足嚴重影響了校園冰雪運動的發展。近年來,雖然各大學校針對這一情況也采取了相關措施,如:定期舉辦教師的培訓交流會等,但由于缺乏專業針對性,效果并不顯著。而有些學校對于交流培訓重視程度不高、實施不到位、教師積極性不足等,這些都影響了冰雪運動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1.多校聯合發展校園冰雪文化
鑒于南北方地域特征形成的冰雪文化的地區差異,應深度發掘北方地區校園冰雪文化發展優勢,構建校園冰雪文化教育共同體,采取線上直播課程、線上舉辦賽事活動觀看、組織線上交流討論會議等方式,利用網絡平臺將北方地區校園冰雪文化傳播到南方的校園,以彌補南方校園冰雪文化的不足,縮小南北地域差異。特別在冬季,是開展線上學習交流的好機會,通過線上交流的方式,使南方學生能夠更直觀的看到北方校園冰雪文化的特色,進而熱愛冰雪運動,對校園冰雪文化、冰雪運動價值觀、冰雪文化教育等有積極正確的認識,對冰雪文化的普及與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最終促進冰雪文化的大發展。
2.豐富校園冰雪文化活動項目
在冰雪運動發展中,校園冰雪文化是重要傳播途徑,因此要給予高度重視,要積極開展校園冰雪文化活動,普及冰雪文化知識,通過舉辦校園冰雪運動會、親子運動會、冰雪飲食、服裝、歌曲等娛樂活動,提高學生對于冰雪運動的認知,積極發揮他們的帶動作用,以學生帶動家長大力開展校園冰雪文化活動,進而帶動更多群體參與進來,通過參與冰雪運動,使之感受校園冰雪文化,進而促進冰雪運動發展,同時,也提高了普通人群對于校園冰雪文化的認知程度,有助于校園冰雪文化的普及與發展。
3.重視校園冰雪文化的長期性
校園冰雪文化的普及與發展是一個不斷滲透的過程,具有長期性,需要持續發展。因此,發展校園冰雪文化,要結合當代學生的發展特點,將校園冰雪文化與學校素質教育結合起來,積極探索新模式、新方法,通過了解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對校園冰雪文化發展的不同需求,構建不同的教育體系,同時,開展校園冰雪文化精神教育,對校園冰雪文化符號的補充,宣傳北京冬奧會的文化故事,對校園冰雪建筑、廣播、展覽等進行多途徑的宣傳,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對校園冰雪文化產生深刻認識,發揮校園冰雪文化的多方面育人功能。
4.積極開展冰雪師資培訓學習
由于我國冰雪運動的快速發展,形成了專業人才短缺的情況,一些學校因為專業從事冰雪運動教師較少,開展校園冰雪運動時不得以由非冰雪專業的教師任教,使得在宣傳和發展校園冰雪文化時,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進而影響了校園冰雪文化發展的質量。因此,針對性這一現象,結合校園冰雪文化的發展需要,應加強對冰雪師資的培訓和學習,提高冰雪專業教師的技術和交流能力,引進專業冰雪人才,多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教育模式,優化冰雪師資力量,打造高質量復合型冰雪教師隊伍,促進校園冰雪文化的穩定發展。
在普及與發展冰雪運動中,校園冰雪文化起到激發、滲透、融合等重要作用,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手段,也是提高冰雪運動教學效果重要方法,更是冰雪運動發展的堅實基礎。校園冰雪文化推動了冰雪運動的發展,一方面,推動冰雪運動的開展,促進專業技術技能的提升,培養優秀冰雪人才;另一方面,能讓參與者感受冰雪運動所帶來的頑強拼搏、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因此,應重視校園冰雪文化的學習氛圍,聯合多校共同宣傳冰雪冰雪文化,豐富校園冰雪文化活動,開展冰雪師資培訓學習,以推動校園冰雪文化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