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琳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92]
黨的二十大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2020 年以來,上海市大力推進“河湖通暢、生態健康、清潔美麗、人水和諧”的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普陀區批復了《上海市普陀區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規劃(2021-2035)》[1],規劃將普陀區生態清潔小流域總體布局為“1+2+10”,即1 個生態清潔小流域,2個治理單元,10 個治理分片,本文研究的南北廳水系為其中一個治理分片,地處普陀區桃浦鎮西南,東至新槎浦,南至滬嘉高速,西側、北側至普陀區區界,見圖1。

圖1 南北廳水系區位圖
本次治理范圍為南北廳水系位區管及以上河道,主要河道包括三面浜、月灣浜、南北廳、橫塘河、西走馬塘,河道規劃要素見表1。

表1 南北廳水系河道規劃規模要素表[2]
根據現場踏勘和測量資料,南北廳水系河道普遍存在河道護岸硬質化、生態性較差的問題,同時河床淤泥平均厚度在0.5~1.7 m 范圍內,結合河道實際需要進行清淤,見圖2。

圖2 南北廳水系護岸結構
根據水質調查資料[3]及2020 年12 月~2022 年1 月的實測資料,南北廳水系的現狀氨氮、總磷、溶解氧等指標為Ⅳ到Ⅴ類,無法滿足穩定達標地表Ⅲ類的要求,見圖3。

圖3 南北廳水系水質實測數據

圖3 生態護岸結構圖(單位:mm)
根據現場踏勘,南北廳水系兩岸生態空間本底整體良好,但濱水步道破敗、貫通性差,直立駁岸缺乏吸引,斑塊林帶、植物零散、空間不整體。
根據普陀區生態清潔小流域評價指標要求,南北廳水系目前主要在水質評價指標、河湖面積達標率指標、林草面積占比指標需要進一步提升,結合最新上海市河道水質考核要求為地表Ⅲ類水,現狀河道與目標河道水質有一定差距,見表2。

表2 南北廳水系生態清潔小流域現狀不達標情況
經過分析,南北廳水系主要面臨溶解氧、總磷、氨氮超標地表Ⅲ類水,水體透明度低,水生態系統單一等問題,分析其水質超標主要原因為外水匯入、初雨地表徑流、內源污染釋放,結果導致水體水質氨氮、總磷、溶解氧超標、水體透明度低、水生態系統受損。
(1)外部來水
南北廳水系屬于開放水體,外區河道污染物排放情況、河道治理情況直接影響本區域河道水質。經調查,隨著外區生態清潔小流域的建設,外部來水水質逐年提升,有利于南北廳水系的水環境改善。
(2)初雨地表徑流
南北廳水系周邊地塊雨水排水體制采用緩沖式自流模式,初期雨水可以直接通過雨水管網、河道兩側坡面自流入河,面源污染直接入河。
(3)內源污染釋放
南北廳水系流動性較差,實測表明底泥淤積明顯,底泥中的污染釋放不可忽視。
通過南北廳清潔小流域整治,提升流域水系水質,恢復部分河道水生態,重點解南北廳水系水質問題,實現南北廳清潔小流域水質從支流到主干河逐步提升,打造出水清、河暢、景美的生態河道。通過減少雨污混流、初雨地表徑流污染實現外源污染控制;通過底泥清淤減少內源污染改善基底;通過河道水質強化凈化和降濁活水,提升河道水質,改善水體透明度;最終,恢復整個河網和生態系統自凈能力。
遵循上述治理思路,具體實施三大措施,包括河道工程措施、水環境生態工程措施和綠化提升工程措施。
為了有效消除內源污染釋放,依據水利規劃,結合現狀兩岸地形及測量斷面,按規劃斷面要求對南北廳水系內5 條河道進行疏浚,清理底泥擴大河道生態庫容,疏浚河道長度4.76 km,疏浚方量41 041 m3。
同時,針對生態防護功能較差的岸段,以及未經整治的河道岸坡雖具有一定的生態性,但缺乏有效的防護的岸段,在兼顧安全的前提下,對已建護岸采取生態防護功能提升措施,對未經整治的岸段新建生態型護岸,改造護岸長度2.01 km,見圖3。
(1)初雨地表徑流污染控制
為了解決初期雨水入河對河道水質的沖擊,在河道沿岸雨水排口處設置填料凈化床,控制自排區初雨地表徑流污染。填料凈化床表面種植水生植物,可調蓄初期雨水功能,且通過吸附性填料的過濾、吸附和植物根系的吸收可以大大降低雨水中的重金屬、油污、TSS、氮、細菌等的含量,凈化雨水中多種污染物。
(2)河道水質凈化一體化設備
目前南北廳水系水質超標的主要問題是水質系氨氮、總磷、溶解氧超標、水體透明度低、外部來水水質差、水體流動性差、污染累計在河道中難以排出。為解決水質超標、水體透明度低、沉水植物難以恢復的問題,在南北廳沿河綠地設置氣浮工藝一體化凈化設備處理,通過一體化泵站引河道水體進入設備,設備凈化后出水排入水體。
(3)河道原位強化凈化措施
針對南北廳水系氨氮、總磷、溶解氧超標、透明度低的問題,采取曝氣增氧、仿生水草等河道原位處理措施,強效去除水體氨氮、總磷等污染物質,輔助河道除磷材料、改善水環境容量,提高水體凈化能力。
研究表明,沉水植物只有在實際水深小于或等于光補償深度的水域,才有可能生長,在淺水區域,水體透明度達到水深的1/3 左右,沉水植物才能生長[4]。但是,南北廳水系主河槽水深較深、河道水體濁度大,水體透明度低,不適宜大規模的沉水植物生長。通過采用仿生水草作為生物接觸氧化池填料,在微氣泡曝氣環境下處理仿生水草具有較強的生物富集能力,生物活性、硝化細菌數量和硝化菌群的平均相對豐度均明顯增加[5]。在水體前期修復,透明度較低的階段,仿生水草結合合理的曝氣結構,馴化并增強河道原位微生物群落,從而強化微生物對水體的凈化。
考慮到單純依靠仿生水草、曝氣增氧對總磷去除效果有限,本次在河道水體流動性不大,能形成相對封閉區域的河道采用除磷材料進行河道總磷強化去除。
(4)河道水生植物恢復措施
針對南北廳水系水體部分河道水體透明度低、水生態系統缺失問題,在外源污染控制和水質提升的基礎上,進行水生態修復。根據整個水系的河道特點,將本工程項目區內水體類型分為中小河流、斷頭浜和相對封閉水體兩大類。
首先,對河道底底泥采用消毒、活化改良等措施;其次,為了減少沉水植物恢復的外部影響,保證沉水植物初期成活率,采用生態軟圍隔作為水生植物恢復的臨時輔助措施;再次,通過投放浮游動物濾藻蟲以及以微生物為主的生物制劑,進行水質調控,提高水體透明度以保障沉水植物生存條件;最后,在上述基礎上進行沉水植物為主的水生植物恢復。
為了提升南北廳水系林草面積占比,在不改變現狀河道岸線的前提下,實施綠化提升工程,分別包括:
(1)三面浜綠化工程:對現狀直立擋墻增加垂直駁岸覆綠花箱,長度692 m。結合水工生態駁岸改造,對松木樁挺水平臺進行綠化種植,面積約543 m2。
(2)月灣浜綠化工程:對現狀直立擋墻增加垂直駁岸覆綠花箱,長度548 m。
(3)南北廳綠化工程:結合水工生態駁岸改造,對松木樁挺水平臺進行綠化種植,面積約210 m2,對護坡斜坡綠化進行恢復,面積約350 m2。
(4)橫塘河綠化工程:中槎浦至真陳路,結合水工生態駁岸改造,對松木樁挺水平臺進行綠化種植,面積約1 028 m2。真陳路至西走馬塘,對現狀擋墻前種植平臺挺水綠化進行翻新,面積約2 367 m2。
通過實施南北廳水系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可以保障區域水質提升和達標,構建完善水生態系統,實現水清、岸綠、景美的自然生態河道景象。同時,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可以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進而實現環境效益和社會經濟效益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