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潛,李紹偉,苗建利,李 陽,李軍華,申衛國
(1.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河南 開封 475004;2.開封市種業實驗室,河南 開封 475004)
花生是河南開封主要經濟作物和油料作物之一,年種植面積達10 萬hm2,花生產量、品質在河南開封農村經濟中占有重要位置,對農村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近年來,隨著河南開封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復種指數提高,小麥-花生、大蒜-花生等間作套種面積不斷增加,為花生薊馬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和充足的食物來源,加上河南開封花生苗期生長的5—6月往往干旱少雨,田間溫度高,濕度低,氣候條件很適宜花生薊馬的生長和繁殖。同時,農村勞動力減少、田間管理粗放、個別地塊雜草叢生,也有利于花生薊馬的發生和為害,多種原因致使河南開封花生薊馬的為害逐年加重,嚴重影響了花生的產量和質量。薊馬已從河南開封花生上的次要害蟲逐漸上升為主要害蟲,如防治不力,將造成花生嚴重減產。為了更好地防治花生薊馬,確?;ㄉ鷥炠|高產,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現將河南開封花生薊馬的形態特征、為害特點、發生原因、發生動態規律及綜合防治措施總結如下。
薊馬屬于昆蟲綱、纓翅目、薊馬科害蟲。為害花生的主要是花生端大薊馬,又叫端帶薊馬、花生薊馬、花生端帶薊馬等。薊馬雌成蟲體長1.60~1.76 mm,體黑棕或黃棕色;觸角8 節,皆暗棕色;第3~4 節呈倒花瓶狀,各節有長的叉狀感覺錐;單眼間鬃長,靠近后單眼,位于3 個單眼中心連線內緣;下顎須3 節;前胸后角有2 對長鬃,前翅暗棕色,基部和近端處色淡,上脈基中部有鬃18 根,端鬃2 根,下脈鬃15~18 根;腹部第2~7 節背板近前緣有1 條黑色橫紋,第5~8 節兩側無微彎梳,第8 節后緣僅兩側有梳。
薊馬雄成蟲顯著比雌成蟲體小而色淡且觸角也細。腹部腹板腺域不明顯,但第2~8 節除后緣鬃似矛形外,尚有附屬矛形鬃,第2、8 節有40 余根,第3~7 節90 余根?;ㄉE馬的成蟲將卵產在花生葉肉內或根系表層位置,7 d 左右卵開始孵化。初期的若蟲不易觀察到,在放大鏡下能夠看到很多淺黃色的小蟲。
薊馬蟲體小,行動敏捷,能飛善跳,多生活在植物花朵中,取食花粉和花蜜,或以植物的嫩梢、葉片及果實為食?;ㄉE馬有很強的趨嫩特性,對花生新發出的嫩綠葉片有很強的為害能力,成蟲、若蟲均以銼吸式口器穿刺銼傷植物葉片及花組織,吸食汁液。幼嫩葉片受害輕時,造成葉片退綠,出現很多小白斑;受害重時,葉片失綠變細長,出現黃褐色條斑,葉片向內縱卷,僵硬變脆,嫩芽、嫩枝生長點發黃凋萎,頂芽難以繼續伸長而使其生長受阻。葉片皺縮無法舒展,造成花生嫩葉畸形卷曲,不能正常生長,形成“兔耳狀”,卷縮以至枯死。受害輕的影響花生生長、開花和受精;嚴重的植株生長停滯,矮小、黃弱?;ㄊ芎螅ǘ洳辉谢虿唤Y果實,嚴重影響花生的長勢及產量?;ㄉE馬寄主多、食性雜,除為害花生外,還為害麥類、豆類及白菜、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2]。
河南開封春播花生多在每年4月中下旬播種,麥套、蒜套等套種花生多在每年5月中下旬播種。麥后、蒜后等夏直播花生種植面積逐年增加,每年5—6月正是花生苗期階段,此時河南開封的氣候特點往往是雨水偏少、溫度適宜偏高的干旱氣候,給花生薊馬的發生提供了適宜的生態環境條件,加上苗期花生植株幼嫩部分多,給花生薊馬提供了充足的優質食物源,非常有利于花生薊馬的發生與繁殖,導致河南開封花生薊馬的發生逐年加重,如防治不力會造成花生嚴重減產。
花生薊馬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完成1 個生長周期只需要15 d 左右,環境適宜時1年可以發生5 代以上。而且薊馬蟲體小,隱蔽性強,不易發現,常常貽誤防治時機,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如果沒有在薊馬發生初期進行預防,很容易導致薊馬大發生。花生薊馬往往把卵產在花朵等一些藥劑不容易噴施到的部位,使預防時很難徹底殺滅。其活動能力強,可以在農作物間通過跳躍飛行轉移,很難被徹底滅殺,從而導致河南開封花生薊馬的為害嚴重發生,逐年加重。
目前,河南開封夏直播花生的種植面積雖然逐年增加,但是麥套、蒜套等套種花生的種植面積仍占有較大比例,花生間作套種的種植模式給薊馬提供了適宜的活動場所。在小麥、大蒜收獲后,薊馬能適時順利地轉移到花生上繼續為害。另外,花生田塊上一季度種植玉米、大豆等易發生薊馬的作物,生長后期易發生薊馬為害。夏季種植玉米、大豆等深受薊馬偏愛的作物,即使用藥防治,也很難徹底滅殺。同時,近年來玉米、小麥等作物的秸稈大面積還田,給薊馬提供了適宜的越冬場所,薊馬在土壤或農作物殘體中安全越冬,次年環境適宜時導致薊馬大發生。
近年來,由于農村大量勞動力進城務工,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花生田管理粗放,個別花生田塊雜草叢生,不但嚴重影響花生的正常生長,而且給薊馬的發生提供了適宜的生態環境和充足的食物來源。與此同時,由于施肥不科學,花生田氮肥施用量過多,磷鉀肥及其他微量元素肥料施用量偏少,也給薊馬的發生提供了必要條件。加上薊馬蟲體小,隱蔽性強,薊馬發生早期不易被發現,農民防治意識不強,往往錯過防治的關鍵時期,從而導致河南開封花生薊馬的發生逐年加重,嚴重影響了河南開封花生種植業的發展。
利用薊馬對藍色的趨色性原理,在田間設置藍色粘蟲板,將薊馬引誘到粘蟲板上,進行田間發生動態規律監測。
藍色粘蟲板的規格為30 cm×25 cm,用雙面膠進行固定。田間花生出苗后開始設置粘蟲板,共設置3 塊,間隔30~50 m。粘蟲板懸掛在花生植株上方10~15 cm 的地方,并且隨花生植株高度及時調整粘蟲板高度。
有一天,阮孚去會稽()游玩,手上拿著一個黑色的布袋。有客人問阮孚:“你手上的布袋子里裝著什么寶貝呢?”
田間粘蟲板設置好后,每7 d 更換1 次,更換粘蟲板時,要邊換粘蟲板邊用保鮮膜將換掉的粘蟲板單張封板,用標簽記錄粘蟲板的收集時間、序號等信息,帶回實驗室。經處理后,調查記載每個粘蟲板上薊馬的數量。
通過2020—2022年連續3年監測河南開封花生薊馬的田間發生動態規律,并對監測結果進行分析。結果顯示,2020年和2021年6—8月花生薊馬的發生整體呈上升趨勢,7月初和7月下旬出現蟲口數量減少的趨勢,分析可能與當地氣候、降雨多等因素有關;8月上旬達到發生高峰,最大蟲口數量可達3 780 頭左右;8月中旬后蟲口數量呈下降趨勢。2022年調查監測結果顯示,薊馬蟲口數量較2020年和2021年有所下降,在7月20日和8月20日左右分別出現1 個小高峰??傮w分析,河南開封花生薊馬的發生高峰期在7月27日至8月7日,具體田間發生動態規律見圖1。

圖1 2020—2022年河南開封花生薊馬田間發生動態規律
薊馬是河南開封花生上的一種以銼吸式口器穿刺銼傷植物葉片及花組織、吸食汁液的重要害蟲。由于薊馬蟲體小,隱蔽性強,不易發現,且行動敏捷,能飛善跳,給防治帶來了困難,生產上采用單一的防治措施往往不能控制其為害。因此,薊馬防治必須采取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為基礎,輔以化學防治,才能降低花生薊馬的發生概率,確?;ㄉ鷥炠|高產。
一是選用抗(耐)蟲品種,并對其加強管理,提高其抗(耐)蟲能力。田間調查結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種對薊馬的抗(耐)性存在一定差距,可結合生產實際選用抗(耐)蟲性強的品種。加強田間管理,科學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補充鈣肥及其他微量元素肥料,改良土壤,促進根系發育,培植壯苗,增強花生抗(耐)蟲能力。
二是清潔田園,除草滅蟲。及時清除田間及其周圍田塊中的雜草、枯枝落葉等,不但可以破壞薊馬的生存環境,減少或消滅部分蟲源,降低蟲口基數,也能減少薊馬的食物來源,從而減輕為害。
三是注意早春防治,降低蟲口基數。薊馬的食性雜,寄主作物多,春季開花的很多植物都是薊馬的寄主,食物豐富,蟲口基數大。注意早春寄主作物上薊馬的防治,可以壓低花生薊馬的蟲口基數,減輕薊馬對花生的為害。
四是適時澆灌,調節田間小氣候。薊馬發生的適宜溫度為23~28 ℃,相對濕度為40%~60%,較耐寒,不耐濕,干旱氣候條件利于其發生。在花生生長期間,尤其是花生苗期,河南開封的氣候特點往往是干旱少雨,氣溫偏高,濕度偏低,非常有利于薊馬的發生。因此,在花生干旱時,適時及時澆灌,降低田間溫度,增加田間濕度,調節田間小氣候,創造不利于薊馬發生的環境條件,從而減輕薊馬的發生與為害。
五是精細管理,提高抗(耐)蟲能力。花生田要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做到干旱時能及時澆水,雨澇時能及時排水。播種前要深耕多耙,收獲后及時冬耕曬土,殺死部分在土壤和植物殘體上的越冬蟲源,降低蟲源基數,減輕為害。
薊馬對藍色和黃色有明顯的趨色性,可利用薊馬成蟲的趨色性,在成蟲發生期間在花生田間設置粘蟲板,誘殺成蟲,減輕薊馬的為害。如在粘蟲板上加上薊馬信息素,誘殺薊馬成蟲效果更好。一般設置粘蟲板225~300 個/hm2,粘蟲板懸掛在花生植株上方10~15 cm 的地方,并且根據花生植株高度及時調整粘蟲板高度。粘蟲板有效期為30 d 左右,要及時檢查粘蟲板的粘蟲情況,做到粘蟲板粘滿蟲后及時更換。
一是土壤處理。因薊馬繁殖速度快,遷飛能力強,因此在花生種植前可選用5%噻蟲嗪顆粒劑7.5~15.0 kg/hm2;或14%毒死蜱顆粒劑22.5~30.0 kg/hm2,還可選用5%吡蟲啉顆粒劑22.5~30.0 kg/hm2,拌細沙土45.0~75.0 kg/hm2,拌均勻后進行撒施、溝施、穴施等,進行土壤處理,可有效防治花生薊馬的為害,并可兼治花生田地下害蟲和苗期蚜蟲、紅蜘蛛等害蟲的為害[3]。
二是種子拌種。種子拌種是防治薊馬最有效的手段,不但節省成本,簡單易操作,而且防治效果好?;ㄉシN時,可用高巧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25~30 mL;或40%噻蟲嗪懸浮種衣劑30~40 mL;或30%毒死蜱200~250 mL,拌花生種15~20 kg,可有效防治花生薊馬和地下害蟲及苗期蚜蟲、紅蜘蛛等害蟲的為害[4]。
三是噴藥防治。結合開封花生薊馬發生動態規律進行田間調查,當花生薊馬為害卷葉株率達10%~15%或百株蟲量為100~200 頭時即可達到防治指標,要及時噴藥防治。防治藥劑可選用2%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2 000~3 000 倍液;或7.5%魚藤氰(又名蟲霸)2 000~3 000 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 000~1 500 倍液;或19%溴氰蟲酰胺懸浮劑5 000~6 000 倍液;或20%啶蟲脒1 000~1 500 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 倍液;或5%銳勁特懸浮劑1 000~1 500 倍液;或1.8%阿維菌素2 500~3 000 倍液;或2.2%阿維·吡500~1 000 倍液等進行葉面噴霧,防治薊馬,減輕為害。噴藥防治時要注意以下2 方面。一方面,由于近年來花生薊馬的抗藥性明顯提高,要注意交替輪換用藥[5]。另一方面,要結合薊馬有明顯的晝伏夜出、群居性、避光趨濕、隱蔽性強、午間多棲息于花器內和葉背面等隱蔽處、陰天或早晨和傍晚活動為害的習性,最好選擇在傍晚或清晨用藥,且噴藥時要噴勻噴透,提高防治效果。
花生作為河南開封的主要經濟作物和油料作物,近年來由于種植花生經濟效益較好且穩定,種植面積不斷增加,但由于種植結構調整和復種指數提高,花生薊馬為害逐年加重,已成為河南開封花生生產上的一種主要害蟲,嚴重影響了花生產量和品質,制約了河南開封花生種植業的發展。文章闡述了河南開封花生薊馬的形態特征、為害特點及田間動態發生規律,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綜合防治措施,以期為河南開封花生薊馬的防治提供技術指導,提高花生產量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