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寶云
遍布城區的口袋公園、干凈整潔的街道、暢通有序的交通、文明有禮的市民……走進承德,徐徐吹拂的文明之風,不由讓人對這座山清水秀的生態名城,多了幾分喜愛。
共建文明城市,共享美好家園。自2011年榮獲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來,承德已經連續4 屆保持提名資格。多年來,承德市委、市政府把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推動承德高質量發展的“龍頭工程”、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工程”、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和最美城市形象的“品牌工程”,持續推進全民全員全域創建,推動城鄉面貌、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市民素質等實現較大提升。
綠樹成蔭、步道蜿蜒,8 月30 日走進位于承德市雙橋區剛改建的聽溪園內,正在娛樂、健身的市民,各得其樂、悠閑自得。
“以前這里設施比較老舊,今年經過重新修整,園林景觀煥然一新,走在里面神清氣爽。”年過七旬的李大爺笑稱,這里已成為他和朋友們聊天打牌的固定地點。
開窗見綠,出門有園。如今,到公園綠地來一場“微度假”,已成為許多市民的新選擇。
為滿足市民近綠、親綠、享綠的需求,承德在科學見綠、多措拓綠的基礎上,大力推進綠地的開放共享。全面拆除公園綠地草坪圍欄和禁入性標識標牌,并對適合開放的綠地,制定共享方案,本著能開即開的原則,全面向市民游客開放。同時,突出體綠功能融合,在已建和在建公園綠地中合理規劃設置體育活動場地,擺放體育健身器材,滿足市民游憩健身的需要。
“2021 年以來,承德大力推進口袋公園建設,市中心4區(雙橋區、雙灤區、高新區、鷹手營子礦區)新建、改造提升口袋公園77 個,新增公園綠地16 公頃、提質10 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20 平方米?!? 月28 日,承德市城管局副局長董曉霞介紹。
為了讓城市更加美麗宜居,自2021 年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承德市城管局補短板、強弱項、除盲區,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和城市品質,先后成立行政執法、基礎設施、環境秩序等工作專班,深入開展20 個專項整治提升行動。
據董曉霞介紹,目前,已累計維修城市路面及人行道近7 萬平方米,改造更新公交站亭119 座,完成燃氣管網改造近200 公里,改造供排水老舊管網110 多公里。城市道路實現全覆蓋、無死角“水洗機掃”。市中心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高標準新改建公廁120 座,主城區公廁總數達314 座,有效緩解市民游客如廁難問題。
地處山區、道路狹窄等因素,導致承德停車難問題日趨嚴重。近兩年來,該市大力推進城市公共停車設施建設,全市新增泊位3.7 萬個。同時,為滿足游客停車需求,今年,承德中心城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場,以及學校操場在節假日和周末全部向游客免費開放。
白天花團錦簇,夜晚流光溢彩。為點亮城市顏值,承德相繼完成“三山四橋兩宮門”亮化(羅漢山、九華山、磬錘峰、旅游橋、承德大橋、府前橋、鳳凰山大橋、兩宮門綠地區域)、武烈河水面景觀照明、金絲翠帶亮化、步行系統照明完善及沿岸節點亮化提升等系列工程,形成水、壩、岸、橋、山渾然一體的“金絲翠帶彩橋飛渡”立體夜景觀,帶動市民游客夜間休閑游玩,促進夜經濟發展。
家住承德市雙橋區麗水社區的85 歲老人時景義,雖子女不在身邊,但一群“紅馬甲”把老人的生活照顧得很周到。
“針對老人的特殊情況,社區組織志愿者每周至少上門一次,為老人提供整理家務等服務?!丙愃鐓^黨委書記馮依明說,為更好服務老年群體,社區黨員、網格員和工作人員自發組織志愿服務隊,針對高齡獨居老人定期開展走訪慰問照顧服務,并將服務時長計入互助養老服務平臺,將來可憑時長兌換服務。

9 月1 日,幾位承德市民在雙橋區聽溪園涼亭內休閑娛樂河北日報記者陳寶云攝
“紅馬甲”扮靚創城風景線。“社會各界積極參與、不斷創新形式載體,志愿服務隊伍持續壯大、志愿服務活動蓬勃開展。目前,全市注冊志愿服務組織3414 支、注冊志愿者人數達到49.83 萬人。”承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冉君說,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堅持每年一個主題,推動“志愿服務全民參與”“文明承德·志愿有我”等主題活動持續廣泛深入開展。
2020 年以來,該市組織市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駐承部隊與社區農村結對幫建,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深入開展理論宣講、環境治理、文體活動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努力打造務實為民服務新平臺。
今年,該市結合全省“雙爭”活動,大力實施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優質服務等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工程,窗口單位深化文明行業創建推動文明優質服務質效提升,低碳生活、綠色出行、光盤行動、垃圾分類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塞罕壩精神”進校園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齊步走”等文明實踐活動,不斷完善學校、家庭、政府、社會協同育人體系。
“承德成立創城指揮部,每年圍繞聚焦關鍵短板和薄弱環節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逐步構建起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文明委組織協調、各級各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冉君說,該市還探索形成了組織領導、考評督查、表彰獎勵、投入保障4 項精神文明建設保障機制,出臺《承德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年度考核辦法》《承德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推動全市精神文明建設有章可循、德法并進。
“前段時間,我的營業執照需要辦理變更登記。沒想到,打個電話,工作人員很快就在網上完成變更業務,新營業執照直接郵寄到家。”8 月30 日,經營一家餐館的王輝,提起足不出戶辦理業務的經歷,贊不絕口。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僅要提升人居環境、生態環境、出行環境,也要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為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競爭力、更加富有活力的營商環境,今年,承德啟動“雙爭有我——優化營商環境、共建文明承德”系列文明實踐活動,著力彌補文明城市創建中存在的弱項短板,破解城市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是政府聯系企業、群眾的橋梁紐帶,是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該市在開展“雙爭”活動中,深化“提質提效、文明服務”競賽活動,各行業服務窗口單位全面推行首辦負責、預約服務、延時服務和不打烊服務等,通過隨時辦、隨心辦等,做好百姓服務工作。以提升創建水平促進營商環境優化,以文明優質服務讓企業和群眾依規辦事不求人、方便快捷少跑腿,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年底將在全市發布100 個市級“創建競賽優勝單位”、100 個“創建競賽先進個人”和30 個“創建競賽優秀組織單位”。
不斷推進政務、商務、社會、司法等領域的誠信工作,持續深化信用承德建設。出臺《承德市信用“紅黑名單”管理辦法(試行)》,建立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信用聯合獎懲聯席會議機制,制定實施事項清單和獎懲措施。通過主題宣傳、教育引導和制度建設等,引導全社會知信、守信、用信,將誠信精神融入社會生活和法治建設,成為全社會自覺踐行的行為規范,全力打造誠信守法的信用環境。
城因文明而興,人因城美而榮。如今,承德全民參與創建的熱情與日俱增,講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的理念已成為承德百姓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