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以昆
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支持南陽建設副中心城市”。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在《關于支持南陽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舉措》中明確“支持南陽建設區域性人事考試服務中心”。南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研究確定,利用5 年左右時間,建成設施完備、功能齊全、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豫西南人事考試服務中心。今年以來,南陽市開放思維、前瞻布局、創新舉措、加壓奮進,找準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焊接點”,拓展踐行“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的“試驗田”,搶占促進就業和人才發展的“新風口”,不斷推動區域性人事考試服務中心建設爭先出彩。
近年來,更多的高校畢業生把機關事業單位錄用和聘用考試作為就業的重要途徑,更多的專業技術人員選擇通過資格考試來尋求就業和職業發展。要把人事考試工作放在就業工作大局中定位融入,開發崗位、創造機會、搭建平臺、營造環境,在確保就業大局穩定中發揮促進作用。
立足全局抓考試,優先就業做文章,健全就業促進機制,當好穩就業“先鋒哨”。緊盯“六穩”“六保”,圍繞重點民生實事,以等不得、慢不得的緊迫感、責任感,“多、快、好、省”組織人事考試,敞開實現就業、推動就業的“直通車”,助力跑出就業加速度。
當前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創業。對接做好畢業、招聘、考錄等相關工作,讓高校畢業生順利畢業、盡早就業。支持、服務國有企業,挖掘、開發適合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的崗位,除涉密等不適宜公開招聘的特殊崗位外,實行公開招聘。持續做好公務員考錄、事業單位招聘、“三支一扶”招募等直接關系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的政策性考試,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組織好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機關事業單位工人技術等級考核,促使更多高層次的專業技術人才、工勤技能人才成長進步、求職就業。進一步貫通專業技術人才與技能人才發展通道,推動相關領域人才互通申報,對接、融入“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工作,更好實現技能就業、技能增收、技能成才。
人事考試肩負促進成才、為國選才的重要政治責任,是服務人才選拔和人才成長重要的社會活動。要推動人事考試工作在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中主動作為,充分發揮人才發現、選拔、評價的職能作用,大力營造近悅遠來、安身安業的人才生態環境。
跳出考試看考試,叫響“人人皆可成才,考生更是人才”“人事考試既為人才服務,更為發展蓄力”,實現工作重心由考試管理向人才服務轉變。
修訂完善《南陽市人事考試測評實用政策法規制度匯編》,重點吸納新時代人才工作成果,植入中央、省委、市委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指導性政策和最新人才測評管理制度等,量身打造“護考佑才”的通用標準。
發揮人才測評“指揮棒”“風向標”作用,深化考試育人、促學、成長正確導向,突出政治標準,把好源頭入口。深研《中國考試》《中國人才》等,吸納測評新元素。關注公務員考試最新動向,更新測評手段。貼近用人單位需求,加大行業特點、崗位研究,增強命題科學化水平。面向機關、企事業單位,探索形成一套統一規范、環環相扣、公平競爭、擇優錄用的人才選拔測評體系。
深入實施“諸葛英才”計劃,打好“親情牌、友情牌、鄉情牌”,深度服務引進優秀人才工作;深入開展“兩訪兩問”,講好人才故事,推介考生上岸經驗等,助力開啟“環境好、人才聚、事業興”的良好局面。
人事考試風險是人社部門七大風險之一,近年來,傳統風險與新型風險疊加、新老矛盾并存、輿論燃點極低,常規輿情向意識形態領域傳導衍化的風險上升。要把人事考試工作放在社會穩定大局中運籌把控,守住考試安全這條生命線、高壓線、底線,以考試“一域之穩”助社會全面穩定。
叫響“人事考試既為發展蓄力,更為穩定護航”,深化“主動防范、系統應對、標本兼治、守住底線”總體思路,牢記“考試安全只有強調沒有重復、防范措施只有完善沒有多余、考試工作只有勉勵沒有獎勵、對每位考務工作人員只有關愛沒有批評”四個啟示,克服“麻痹思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經驗主義、好人主義”五種傾向,構建“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體系等,以“一失萬無”的警醒確保考試“萬無一失”,堅決做到爭光添彩不添亂。
調整充實市人事考試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健全人社部門牽頭,組織、教育、公安、衛健、機要保密、網信、無線電等部門分工合作的工作機制。擴大充實市公務員錄用考試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納入衛健、城管、電力等部門,構建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的“9+N”工作新格局。每次考試,成立輿情疫情考情應急處突工作小組,建立實時風險評估研判機制,實行清單式管理、銷號式推進,確保將各類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以確定性舉措應對不確定性考試風險,全力保健康、保公平、保安全、保穩定。首要筑牢安全防火墻,建立考試第一責任人和分級負責體制,強化“三線”調度機制,完善保密管理、信息管理、人員管理、試卷管理、考核監督、應急處置等規章制度,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體系,堅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突出抓好試卷核心安全,嚴格落實環環交接簽字、無縫對接安全管理、相互監督制約等制度,夯實“一臺賬”“雙簽字制”“三次清點驗收”“五專”“兩確保”等措施,實現試卷考前不泄密、考中不外傳、考后無遺漏。重點保障考生安全,開展政策法紀教育,倡導誠信應試、依法參考,推進“優化考試環境,優化考試服務”活動,確保應考盡考、應便盡便。著力維護網絡安全,保護考生個人信息,保障考試網站、平臺系統運行,疏導網上輿情,引入區塊鏈、人臉識別、電子準考證等新技術,強化考試關鍵崗位和環節信息化管控,推行“一網通辦”“全程網辦”舉措,探索手機移動端及微信、支付寶等平臺掌上服務模式等,實現人事考試綜合化、便捷化服務。
以《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為遵循,以《刑法修正案(九)》和公務員考錄、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三個違紀違規處理辦法為準繩,推行“考試紀律四提醒”“處置違紀四步驟”等,做到程序合法、證據確鑿、處罰適當,努力做到息訴止爭,營造和諧考試氛圍。
人事考試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面鮮明旗幟,也是撬動人社事業發展的一個無形杠桿。要把人事考試工作放入經濟社會發展總盤中謀篇布局,以中國式現代化理念為引領,以服務地方發展戰略為目的,以考試公平為根本,以創新發展為方向,穩中求進、濃墨重彩,書寫高質量跨越發展新篇章。
搶抓建設區域性人事考試服務中心的先機、良機,用好省、市“禮包”,釋放政策紅利,通過5 年時間,每年確定1 個主題,打好爭創組合拳,力爭實現“每年一大步,整體躍臺階”。2023 年定位為“區域性人事考試服務中心夯實基礎年”,重點在南陽人事考試安全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工作隊伍培養、考試品牌鍛造等方面,對接落實省里傾斜舉措,著力推進夯基筑壘工程。南陽市首次設立考區承擔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考試錄用公務員筆試組考任務,選派高校專家、考試機構業務骨干參與省級以上相關考試閱卷、命題工作,組織人員赴省域副中心城市人事考試機構考察學習,統一定制配備考點試卷保密柜,承辦全省人事考試系統干部隊伍能力建設暨警示教育培訓班等,區域性人事考試服務中心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
第一步,加大本地考場資源盤點整合,做好三類考場(保底考場、機動考場、應急考場)資源核算;研究測算人機對話考試需求,建立機位資源共享機制等,努力解決標準化考點考場不足、對監考人員約束不到位、考務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第二步,建立與教育部門共建共享機制,推動社會化資源整合利用,加快信息化“騰籠換鳥”步伐,努力打造以全省人事考試優秀考點為主陣地,以市北京路南段高校片區、城鄉一體化示范區中小學校片區為先行區的人事考試示范基地,初步建成承載考務、信息管理、器材管理、生活服務等一整套人事考試考務運行的工作場所。第三步,立足經濟社會長遠發展,順應考試業務擴大需求,進一步擴容提質增效,以市帶縣、輻射全域,努力建成合理分布、功能完善、安全可靠、高效智能的豫西南人事考試基地體系。
“一主”就是抓好考務工作隊伍,聚焦國家、省考務操作規范化等專項行動,運用業務會議、專題培訓、座談交流、典型示范等方式,開展多樣化、精準化培訓,組織常態化練兵比武,培養一批“考試知識通”“業務一口清”,推進“職業化、專家型”隊伍建設。“左翼”就是選優專家隊伍,依托駐宛高校和科研單位、挖掘考試機構內部潛力、探索命題協作機制建設等,拓寬命題、閱卷專家選聘渠道,擴大內外部專家隊伍,提高考試機構整體命題能力。“右翼”就是配強監考人員隊伍,注重實戰遴選,建立動態數據庫,扎實開展業務培訓和警示教育,落細考務實施重點環節,提高考場一線作戰水平。
在多層級、大規模、高頻次“屬地考試”方面建設“規范組考先行區”,協調推動人事考試聯席部門綜合治理考試環境,梳理規范各類考試考務操作規程,全面深化“放管服效”改革,高標準組織國家、省、市不同層級公務員考試錄用(遴選)、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選聘)、“三支一扶”招募等考試,主動承接全省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機關事業單位工人技術等級考核任務,把“讓黨旗在人事考試考點上空高高飄揚”鍛造為人事考試機構“一支部一品牌”,讓“陽光考試,誠信南陽”升華為考試人永續奮斗的鮮明標識。在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管理方面建設“依法治考先行區”,把黨的制度優勢轉化為強大的治理考試效能,把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運用到考試工作中,通過實行告知承諾制和失信應試人員聯合懲戒機制等,提升考試機構依法行政、依規辦事水平,提升工作人員遵法守紀、臨考處置能力,讓每一次人事考試彰顯法紀的威懾力,讓每一位考生感受到公平正義。在專業化、科學化、精準化選才方面建設“人才測評先行區”,順應經濟結構轉型、政府職能轉變和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帶來的巨量人才測評需求,直面行業粗放生長帶來的安全隱患,勇于擔起管理人才測評服務行業的社會責任,竭力為市域內外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全流程、專業化、個性化的人才測評服務,進一步擴大南陽人事考試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加快構建“立足南陽,走出河南,面向全國”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