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一強
紫砂壺創作重視文化表達,這與其用途及藝術品的品格有關。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使得紫砂壺創作有著豐富的選擇。紫砂壺創作將文化作為根基,運用精湛的工藝進行全新的表現,體現了紫砂壺工藝的價值。此件《祥瑞》結合了中國吉祥文化,在藝術表現上具有喜慶、吉祥的特征,極具民族風格。本文將對此件《祥瑞》的吉祥元素選擇進行分析,說明作品表現吉祥文化的獨特方式。此壺中的裝飾極具特色,因此本文對裝飾進行分析,以說明紫砂壺工藝的獨特性。最后將吉祥元素與紫砂壺工藝特色結合起來探討作品的文化意義。
吉祥文化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其起源于中國人對自然的敬畏與對美好生活的追求。[1]吉祥文化對中國人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也滲透至藝術創作當中。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中國傳統藝術創作中形成了一批極具代表性的吉祥元素,這些吉祥元素也被運用至紫砂壺創作當中。
紫砂壺是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在保持高雅品格的同時,紫砂壺創作者重視人民的情感,自覺將民俗文化融入藝術創作當中。在《祥瑞》這件作品中,既體現出紫砂壺藝術的基本特征,也體現出吉祥元素的有機融入,形成了喜慶、祥和的氛圍感。
壺體色彩紅潤、鮮亮,表面光滑且帶有細膩的光澤,自帶光效,十分討喜。從作品的泥料可以看出,此壺所用泥料質感極佳,創作的制泥工藝更是無可挑剔,并十分了解泥料的特性,在保持高水準工藝的同時展現出紫砂泥與生俱來的個性。紅色在中國是最具代表性的吉祥色,也是紫砂壺藝術中的典型泥料色彩,創作者選擇紅色泥料便具有雙重的經典價值,在利用好吉祥元素的同時展示出紫砂壺的基本特征。
在造型設計上,創作者選擇了圓形。圓形是紫砂壺藝術中的基本造型之一,特點是珠圓玉潤、骨肉停勻,代表了紫砂壺藝術的溫潤、隨和之美。[2]圓形也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吉祥元素,代表吉祥團圓、完美順利,在諸多表達吉祥含義的中國傳統藝術創作中,創作者均喜歡運用圓形元素。此壺身型圓潤、小巧,壺身帶有明顯的弧度,作品結構均勻、挺括,具有優雅之美。筒身恰到好處的弧度使作品呈現出玲瓏之美,同時又不會過于夸張,體現出創作者對弧度把握的精準。壺身下部鑲嵌有圈足,可以很好地保持作品的平衡,并能將壺身造型襯托得更為突出。壺口部的大小與圈足基本一致,以保證壺體上下結構的均衡對稱。圓形壺蓋簡潔實用,圓珠壺鈕更顯靈巧。除了壺身之外,圈足、壺蓋、壺鈕也將圓形元素利用得極佳,展現了圓形的不同姿態,既簡潔又生動。壺嘴短小精悍,其線條與壺身線面之間的連接、過渡十分流暢,如一體打造而成,不見鑲嵌痕跡。耳狀環形端把鑲嵌于壺嘴對側,與壺嘴的線條走向保持對稱,弧度確保人們使用得舒適。
作品運用了兩種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傳統吉祥元素構建作品的基本造型,其中也浸透著濃厚的紫砂壺古典韻味。除了基本形態表現出吉祥特征之外,創作者還在壺中結合了裝飾,使得壺中的吉祥感更為強烈,也更能展現紫砂壺的工藝特征。

在此壺的壺身表面與壺蓋、壺鈕上帶有裝飾,裝飾紋樣極為復雜,是最能體現紫砂壺工藝特征與中國吉祥審美的部分。創作者在壺身表面上繪制了一只活靈活現的神獸。神獸源于古代中國人的想象,是中華兒女的保護神,在各種藝術創作中均是表現的重要對象。此壺中的神獸圖案由細致、復雜的線條構成,形態健壯,細節精致,紋理清晰,盡顯紫砂壺工藝的細膩與嚴謹。在線條上,創作者運用了黑色,這既與中國傳統繪畫一脈相承,又能與紅潤底色區分開來,突出神獸圖案的特征。在神獸左側有“祥瑞”二字,使作品的主題更加明確。
在壺蓋與壺鈕上呈現的是立體的花紋,創作者運用雕刻工藝裝飾祥云紋樣,層次清晰,結構分明。[3]因為壺鈕是人們經常觸碰的部分,所以能夠從觸覺上感受紫砂壺工藝的特點與作品中的祥瑞之氣。
此件作品中的兩部分裝飾各有特色,但均圍繞“祥瑞”這一主題展開,這些裝飾元素同樣來源于中國藝術傳統,在與紫砂壺工藝的結合中產生了全新的特點,這也體現了紫砂壺藝術對傳統吉祥元素的發展功能。
紫砂壺藝術能夠深得人們的喜愛不僅在于其精美、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更在于對人們審美需求、情感需求、文化需求等的充分滿足。吉祥文化在中國具有重要的意義,體現了中華民族積極向上的態度。紫砂壺通過融合吉祥元素形成了獨特的吉祥美,也承載著延續千年的民族情感,也就體現出文化意義。精湛的工藝構成了此壺的藝術魅力,也賦予了中國吉祥文化以新的神采,展現了紫砂壺藝術的多重價值。
綜上所述,《祥瑞》一壺體現了中國獨特的吉祥審美特征,在工藝表現上有簡潔有力,也有精細非常,多角度展現紫砂壺工藝的特征。本文根據作品的藝術形態首先探討了作品中的吉祥元素,并對裝飾進行了具體的分析,以說明作品工藝的獨特性,最后揭示了作品的文化意義,指出了紫砂壺藝術對吉祥文化表現、傳播發揮的重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