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愛勤
江蘇宜興 宜興 214221
宜興紫砂壺最早起源于宋朝,發展于明清,興盛于近代,紫砂壺的造型特征經過時間的檢驗已經逐步形成屬于自己的藝術風格,紫砂壺作為中國優秀的傳統工藝品,具有豐富的造型語言,經過歷代紫砂藝人的努力和傳承,在紫砂的設計上又有了重大的進步和創新,紫砂壺的優越性體現在豐富多樣的造型特征上,還體現在深刻的文化內涵上,這些特點鑄就了紫砂突出的歷史地位,紫砂歷史上優秀的作品數不勝數,而現代紫砂作品能夠在傳統作品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突破,達到一種全新的作品面貌,紫砂壺的設計靈感來自于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最真誠樸實的內容最容易打動人們的內心,現就以這件《菱花如意壺》為例(見圖1),展開對其造型特征和藝術之美的詳細討論。

圖1
在紫砂壺發展的歷史中,以筋紋器的造型特征最為突出明顯,最早的筋紋器是在圓器的基礎上創新而來的,從簡單到復雜,然后紫砂藝人將自然界中的花瓣造型融入紫砂的設計中,加以不斷地改進延伸,將表面分成均勻的若干份,紋理清晰自然,突出形制的美好,制作工藝嚴謹細致,結合傳統作品的造型特征,《菱花如意壺》從中創新而來,設計的創作營造出一種全新的藝術氣質,讓人能夠從中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意境,將花朵的美好絢麗和紫砂藝術的經典結合在一起,展現出紫砂藝術的創造力。
《菱花如意壺》是一件典型的筋紋器,造型靈感來源于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是一種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作品的造型是在圓器的基礎上加工而來的,外形就像是自然界中菱花的造型,生動自然的紋理隨著形體的變化而變化,壺身飽滿圓潤,壺腹微鼓,簡單的線條勾勒出流暢的曲線,壺器的胎質細膩,有著明顯的顆粒感,增添了作品的古典之美,壺底有四只短足分列四周,穩穩地將整個作品支撐起來,壺流短小精悍地從壺身中延伸出來,與整體的設計相呼應,在壺身另一側延伸出來的是壺把的造型,耳形的設計讓壺把看上去既美觀又實用,為整件作品增添了古色古香的韻味,在壺身上方是壺蓋的設計,置于壺口之上,氣密性極佳,橋型的壺鈕設計與壺蓋融為一體。壺器中的各個部分相互呼應,呈現出一種獨特的藝術氣質,展現出壺器之中的生活韻律,細細品味這件《菱花如意壺》能夠感受到創作的樂趣,以及在壺器中傳統文化的魅力,紫砂壺發展至今已經不再是一件簡單的茶具,而是能夠發現很多文化形式和樂趣的藝術品,我們在其中能夠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藝術的創造力。
紫砂《菱花如意壺》運用時代的藝術特色將紫砂和藝術結合在一起,在傳統作品的形式上不斷形成突破,實現藝術的跨越,紫砂壺以一種簡單古樸、自然淡雅的形態刻畫出對藝術的表現力,在紫砂藝術發展的數百年里,紫砂一直以豐富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呈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不斷給予人們新鮮感,跟上時代審美的腳步,不斷與時俱進,將紫砂與文化緊密結合,一件作品能夠將眾多文化內容都融入其中,充分地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感受,使得紫砂愛好者能夠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這就是紫砂藝術的魅力所在。
《菱花如意壺》將菱花這一美好的事物融入紫砂中,就是希望能夠通過紫砂的創作力將一些美好的事物展現在人們的面前,紫砂藝術經過無數紫砂藝人的傳承才有了如今的盛世,作為新時代的紫砂藝人應該在傳統作品的基礎上不斷進取,努力學習文化內容,將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注入到作品的創作中,汲取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在實踐中不斷鍛煉自己的專業能力,將紫砂作品以全新的方式展現在人們的面前,這才是紫砂藝術創作的最大成功。
綜上所述,紫砂壺藝術作為中國傳統手工陶藝品的佼佼者,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有突出的藝術表現力以及令人沉醉的藝術魅力,這些特點造就了紫砂壺如火如荼的藝術市場,成為如今人們茶具的首選,如今,我們以藝術品的眼光去看待紫砂藝術的發展,面對著紫砂藝術的繁榮,深刻地領悟其中蘊含的價值,將紫砂藝術不斷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以及認識中國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