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23 年7 月19 日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加快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引導民營企業通過自身改革發展、合規經營、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發展質量,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
《意見》提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持續優化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充分激發民營經濟生機活力。一是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要求各地區、各部門不得以備案、注冊、年檢、認定、認證、指定、要求設立分公司等形式,設定或變相設定準入障礙;清理規范行政審批、許可、備案等政務服務事項的前置條件和審批標準,不得將政務服務事項轉為中介服務事項;穩步開展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建立市場準入壁壘投訴和處理的回應機制。二是全面落實公平競爭的政策制度,提出健全公平競爭制度框架和政策實施機制,堅持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強化反壟斷執法,未經公平競爭不得授予經營者特許經營權,不得限定經營、購買、使用特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定期推出市場干預行為負面清單,及時清理廢除含有地方保護、市場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三是完善社會信用激勵約束機制,提出全面推廣信用承諾制度,將承諾和履約信息納入信用記錄,發揮信用激勵機制的作用,提升信用良好企業的獲得感;健全失信行為糾正后的信用修復機制,完善政府誠信履約機制,建立健全政務失信記錄和懲戒制度,將機關事業單位的違約、毀約、拖欠賬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四是完善市場化重整機制,鼓勵民營企業盤活存量資產回收資金,推動修訂《企業破產法》并完善配套制度,優化個體工商戶轉企業相關政策,降低轉換成本。
為加大對民營經濟支持力度,《意見》提出精準制定實施各類支持政策,完善政策執行方式,加強政策協調性,及時回應關切和利益訴求,切實解決實際困難。一是完善融資支持政策制度,強調健全銀行、保險、擔保、券商等多方共同參與的融資風險市場化分擔機制。二是完善拖欠賬款常態化預防和清理機制,提出嚴格執行《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強調依法依規加大對責任人的問責處罰力度。三是強化人才和用工需求保障,暢通人才向民營企業流動渠道,完善民營企業職稱評審辦法,搭建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用工和勞動者求職信息對接平臺,大力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四是完善支持政策直達快享機制,強調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作用,加大涉企補貼資金公開力度。五是強化政策溝通和預期引導,強調依法依規履行涉企政策調整程序,根據實際設置合理過渡期。
《意見》明確提出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健全對各類所有制經濟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穩定的預期。一是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強調防止和糾正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以及執法司法中的地方保護主義。二是構建民營企業源頭防范和治理腐敗的體制機制,提出依法加大對民營企業工作人員職務侵占、挪用資金、受賄等腐敗行為的懲處力度。三是持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大對民營中小微企業原始創新保護力度。四是完善監管執法體系,提出加強監管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依法公開監管標準和規則,增強監管制度和政策的穩定性、可預期性。五是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提出持續完善政府定價的涉企收費清單制度,暢通涉企違規收費投訴舉報渠道。
《意見》提出,從引導完善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支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改造、鼓勵提高國際競爭力、支持參與國家重大戰略、依法規范和引導民營資本健康發展等方面,著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兑庖姟访鞔_,全面貫徹信任、團結、服務、引導、教育的方針,引導民營經濟人士弘揚企業家精神,用務實舉措穩定人心、鼓舞人心、凝聚人心,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此外,《意見》提出,引導和支持民營經濟履行社會責任,營造正確認識、充分尊重、積極關心民營經濟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