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7 月21 日,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印發《河南省2023 年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穩定基層農技推廣隊伍,持續提升農技推廣服務能力水平,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提供堅強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了年度工作目標:全省農技推廣體系不斷健全,服務能力有較大提升,支撐服務“三農”中心工作作用持續增強,在糧油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生豬穩產保供、農藥殘留治理、農業防災減災和生物育種產業化試點等方面成效突出;推介一批主導品種,推廣1 000項(次)以上的先進適用主推技術,在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開展500 場(次)以上的技術示范展示活動,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95%以上;對全省1/3 以上在編在崗基層農技人員開展先進成果普及培訓,培育1 000 名以上業務精通、服務優良的縣域農技推廣首席專家(農技推廣骨干人才);招募1 000名以上特聘農技員,重點開展技術、設施、營銷等技術服務,發揮科技幫扶作用;培育10 000名以上輻射帶動能力強、示范作用好的農業科技示范主體。
《實施方案》部署了5 項重點工作任務。一是做實穩產保供科技服務,提出促進大豆先進適用技術集成落地,要求聚焦大豆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落實高油高產品種篩選、技術集成創新及推廣普及等應用任務;提出強化穩產保供任務技術服務支撐,圍繞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要求,堅持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推介制度,開展主導品種主推技術試驗示范、動植物疫病蟲害監測防治、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農業防災減災等技術服務,強化推廣體系公益性職責履行;提出加強先進技術試驗示范落地應用,強調高標塑造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增強農業科技示范展示能力,精準培育農業科技示范主體、增強農業科技輻射帶動能力,推行農技人員包村聯戶服務機制、支撐特色產業發展壯大。二是加強農技推廣人才隊伍建設,提出提升農技推廣隊伍能力素質,強調完善基層農技人員培訓制度機制和農技人員績效評價機制,同時實施基層農技人員能力素質提升行動;強調優化特聘農技員隊伍管理,提出在53 個脫貧縣、60 個生豬大縣實行特聘計劃全覆蓋,同時不斷規范特聘農技員管理,核定招募計劃、規范招募程序、完善續聘管理。三是支持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發展,提出支持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組織創新代耕代種、代管代收、全程托管、“互聯網+農機作業”等服務模式,為農戶提供生產管護、存儲加工等全程科技服務;鼓勵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組織牽頭建設區域性綜合服務平臺,引導推動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主體規范作業標準,開展星級農技推廣區域站與科技小院聯建試點。四是創新農技推廣服務模式,提出優化縣域農業科技服務,在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和全省科技引領優勢產業發展試點縣探索新型農技推廣服務模式,支持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深化農技推廣模式研究,總結形成可復制、易推廣的農技服務模式。五是提高農技推廣信息化水平,提出全力推進線上推廣服務,強調持續普及中國農技推廣信息服務平臺使用。
《實施方案》明確,在保持實施范圍基本穩定的基礎上,支持全省128 個縣(市、區,場)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資金分配與往年政策執行相銜接,體現績效目標結果導向,向重大政策、重要部署、重點任務傾斜,項目資金測算按照基礎因素(40%)、任務因素(55%)、績效評價因素(5%)進行測算;項目資金支持內容包括農技人員推廣服務補助、特聘農技員服務補助、農業科技示范展示服務補助、農技人員能力素質提升補助、信息化服務建設補助和其他補助。
《實施方案》要求各地建立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領導小組,制定針對性強、操作性好的項目實施方案;要求各地積極通過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等推進任務落實,穩定基層農技推廣隊伍,提升農技推廣服務效能;要求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認真總結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做法,為農技推廣工作營造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