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海
莆田市城廂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中心,福建 莆田 351100
畜禽標準化養殖是指按照相關管理規范和技術要求,對畜禽的選育、飼養、防病、屠宰等環節進行規范化管理,保證畜禽產品質量安全和一致性的養殖方式。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需求的多樣化,人們對畜禽產品的質量安全和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要求養殖場按照國家或行業規定的標準和規范進行生產管理,從畜禽品種選擇、飼料投入、獸藥使用、疫病防控、糞污處理等各個環節實施規范化、精細化、智能化管控。在此養殖環境下,可保證畜禽健康生長,降低疫病發生風險,減少獸藥殘留和環境污染,從而提高畜禽產品的營養價值和安全性。
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可以通過優化畜禽品種結構,提高畜禽良種率和育種水平,增加優質特色畜禽產品的供給;還可以通過采用先進的設施設備和管理技術,提高飼料利用率和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和損耗,增加經濟效益;可實現畜禽產品質量追溯,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監管,提高消費者對畜禽產品的信任度和滿意度[1]。此外,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有利于打造優質品牌,顯著提升畜牧產品形象和知名度,擴大市場份額[2]。
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是促進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有利于提高畜禽產品產量和品質,進而提高畜禽產品價格,增加農民收入。同時,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有利于推動畜牧業結構調整和區域布局優化,有利于形成特色優勢產業集群,進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崗位,促進農民穩定就業和返鄉創業。此外,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可以加強對畜禽糞污的集中有效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進而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
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是推動畜牧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關鍵支撐。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可以通過加強畜禽遺傳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競爭力的新品種。同時,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可實現畜禽養殖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管理,進而構建畜禽養殖與加工流通、農旅等融合的多元化產業發展模式,提高畜牧業的科技含量和創新能力,從而實現畜牧業產業鏈和價值鏈的延伸和優化[3]。
健康養殖是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的基礎和前提。健康養殖是指按照科學規范的方式進行畜禽養殖,預防和控制動物疫病,減少獸藥殘留和環境污染,保障畜禽健康生長發育,提高畜禽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然而,當前我國畜禽養殖中存在養殖戶普遍健康養殖意識不強、技術水平不高、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問題,制約了畜禽標準化養殖的推進。例如,部分養殖戶對健康養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主動防控動物疫病的意識和能力,過度密集飼養,忽視飼料質量、飲水衛生、通風換氣等,導致畜禽生長環境惡化,進而導致養殖場暴發各類疫病。此外,部分養殖戶對畜禽疫病防控知識缺乏了解,沒有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和檔案,沒有按規定進行強制免疫、清洗消毒、疫情報告等工作,濫用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生長激素等獸藥,導致畜禽產品質量下降,增加人畜共患病風險。
建設規模養殖場是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的重要基礎,也是提高畜禽養殖效率、保障畜禽產品供給、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措施。但現階段很多地區的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還存在一定問題,如規模養殖場數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建設質量不高等。同時,我國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缺乏統一的技術規范和標準,導致不同地區的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在選址布局、設施裝備配備、飼養管理、疫病防控、糞污處理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此外,部分規模養殖場只注重擴大生產規模,不注重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安全,也給畜禽標準化養殖帶來了負面影響[4]。
現階段,我國畜禽標準化養殖監督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法規制度不健全、監管能力不足、監管措施不到位等。例如,部分地區畜禽標準化養殖監督管理還流于形式,沒有按照創建標準對申報的養殖場進行材料審查和現場考核驗收,沒有及時對不符合條件的畜禽養殖場進行整改或關閉,對違法違規行為處罰力度不夠;部分地區畜禽標準化養殖監督管理人員數量不足、專業水平不高、裝備不全,沒有建立有效的監管協調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這些都會影響畜禽標準化養殖的推進。
糞污處理水平不高是制約畜禽標準化養殖的重要因素。糞污處理水平不僅關系畜禽養殖環境,也關系著農業資源和農業生態,但現階段很多地區存在糞污處理設施建設滯后、糞污資源化利用率不高、糞污處理監管體系不健全等問題。例如,部分養殖場未按照環評批復要求建設或運行糞污處理設施,缺乏對糞污處理和利用過程的有效監測和追溯;部分中小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缺乏,糞污直接排放或隨意堆放現象較為普遍,影響了畜禽標準化養殖的推進[5]。
3.1.1 加強健康養殖技術研發與推廣
相關部門和企業應加大對畜禽健康養殖技術的研發投入力度,重點開展畜禽飼料營養、飼養管理、疫病防控、糞污處理等方面的技術創新;建立健全畜禽健康養殖技術標準體系,制訂各類畜禽品種的健康養殖規程和操作指南;加強畜禽健康養殖技術的推廣培訓和示范引導,提高養殖場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
3.1.2 完善健康養殖政策支持與服務保障
各地應加大對畜禽健康養殖的財政支持力度,落實畜禽良種補貼、飼草料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政策措施;完善畜禽健康養殖的金融支持機制,為符合條件的養殖場(戶)提供優惠貸款和保險服務;建立完善的畜禽健康養殖技術服務體系,建立以農業農村部門為主導、農業科技部門為支撐、社會服務機構為補充的多元化技術服務網絡。
3.2.1 加大規模養殖場建設支持力度
各地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完善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相關政策,加大資金、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例如,各地可實施生豬(牛、羊)調出大縣獎勵政策、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和畜禽良種、優質高產苜蓿、糧改飼、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畜牧業發展支持項目;開展肉牛、肉羊生產發展五年行動,實施牧區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項目,同時加大農機購置補貼對畜牧養殖機械裝備的支持力度,實行應補盡補。此外,各地應設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的信貸支持力度,優化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土地供應方式,加強對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人才的培訓和引進,從根本層面助力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
3.2.2 提高規模養殖場建設質量和標準化水平
各地應制定統一的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技術規范和標準,為各種畜類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提供指導,確保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在選址布局、設施裝備配備、飼養管理、疫病防控、糞污處理等方面達到建設要求。各地還應積極開展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的示范創建活動,同時鼓勵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場與中小養殖場(戶)建立緊密聯結機制,帶動中小養殖場(戶)提升標準化生產水平。
3.2.3 優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布局和結構
各地應根據當地資源條件和養殖基礎,明確優勢區域和主推品種,統一規劃,做到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合理布局、相對集中、規模適度。各地也要加強對畜禽養殖情況的監測,推進無規定畜禽疫病區建設,及時調整優化畜禽產品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加快無疫小區和凈化場評估創建,落實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試點達標養殖場認定。各地還應積極開發優質優價地方畜禽品種,大力推動特色畜禽養殖發展,使其與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充分結合,進而更好助力鄉村振興。
3.3.1 完善法規制度
各地應加快制定或修訂《畜禽標準化養殖管理辦法》等相關法規,明確畜禽標準化養殖監督管理的目標、原則、范圍、內容、程序及責任等,加強地方性法規或政府規章的制定或修訂工作,建立健全畜禽標準化養殖監督管理制度和責任機制,明確各級相關部門的職責分工和協作配合要求。
3.3.2 提升監管能力
各地需要加大畜禽標準化養殖監督管理人員培訓和設備投入力度,提高畜禽標準化養殖監督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水平;建立有效的監管協調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建立健全畜禽標準化養殖監督檢查專家庫和“雙隨機”抽查機制;建立完善的畜禽標準化養殖風險監測和追溯體系,以此實現上下級、部門間、區域間的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以及畜禽生產、運輸、屠宰、檢驗檢疫、流通等各環節的信息采集、共享和追溯,進一步提高畜禽標準化養殖監管效率,實現對各類風險事件的及時發現和處理。
3.3.3 落實監管措施
各地需要堅決杜絕畜禽標準化養殖監督管理中的形式主義現象,嚴格按照創建標準對申報的養殖場進行材料審查和現場考核驗收,及時對不符合條件的畜禽養殖場進行整改或關閉處理;嚴格執行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養殖場依法予以處罰,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從快查處。各地還應加強對畜禽標準化養殖相關信息的公開和宣傳,提高公眾對畜禽標準化養殖的認知和信任度,鼓勵公眾參與畜禽標準化養殖的監督和評價,形成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3.4.1 加強糞污處理新技術的研發和示范
針對不同地區、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畜禽養殖場,各地應開展糞污處理新技術的適應性研究和試驗驗證,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成本低、效益高、操作簡便、環境友好的糞污處理新技術;在典型區域和典型場所,建立一批糞污處理新技術示范項目,展示新技術的應用效果和綜合效益,為推廣應用提供樣板。例如,利用厭氧發酵協同處理技術能夠將畜禽糞污轉變為沼氣和沼肥,具有資源化利用率高、清潔能源產量大、沼肥質量高等優點,能夠較好滿足畜禽標準化養殖需要。
3.4.2 加大糞污處理新技術的政策支持
各地需要制訂和完善糞污治理新技術的標準規范和評價體系,建立糞污治理新技術的目錄清單和數據庫,加強對新技術的認定評價和監督管理;增加對糞污治理新技術的財政投入和補貼,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糞污處理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加大對糞污處理新技術的宣傳推介和培訓指導,提高畜禽養殖場(戶)對糞污處理新技術的認知度和接受度。
3.4.3 協調糞污處理新技術與其他措施的配套銜接
各地應將糞污治理新技術納入畜禽標準化養殖場建設的規劃設計和審批驗收工作中,將糞污處理與畜禽標準化養殖監督管理相結合,建立糞污處理監測評估和信息反饋機制,及時發現和解決運行中的問題,確保糞污處理新技術與養殖場的匹配性。各地還應將糞污處理新技術與畜禽標準化養殖的健康養殖、疫病防控、糞污減排等措施相協調配合,進而更好地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
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是實現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目前我國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還面臨健康養殖未得到重視、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存在問題、標準化監督管理存在缺失、糞污處理水平不高等挑戰。為應對這些挑戰,各地可從政策、技術、管理等方面入手,通過探索采用高效標準化畜禽健康養殖方式、優化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加強全程標準化監督管理、提升糞污處理水平等措施,從而更好地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