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濟寧供電公司 盧洪源
隨著政府加大經濟穩增長力度,國內經濟將逐步提升,社會用電需求可能產生較大波動,作為關系國計民生重點行業,勢必繼續要求穩增長、穩投資,保持經營業績。因此,需要在預算、資金、成本、風險防控等方面持續加大創新和管控力度,全面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積極從內部管理上挖潛增效,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政府監管對電力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提出了新挑戰。一方面,監管范圍全面覆蓋,國資各部委監管、審計監督呈聯合態勢,涉及領域增多,檢查頻次越來越密集,各項監督須更加規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另一方面,監管手段智能先進,大數據讓智能化監管成為現實,數據池越來越大、越來越全,各監管主體之間諸如稅務、審計、財政等的監管數據可以隨時交互共享,監管覆蓋面將從財務數據更多地延伸到業務前端各個方面。
從電力企業內部管理來看,護航高質量發展對全面風險管理提出新要求。全力防范化解風險,確保安全穩定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底線要求,部分企業在內部管理、債務借款等方面仍存在風險隱患。如民營企業款項應付未付、會計核算政策執行不到位等情況,將全面風險管理提升至企業發展戰略高度,增強全員對風險防控的意識和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面對當前外部監管日趨嚴格、問題處罰日漸嚴厲的新形勢,管理者須時刻、如履薄冰,從思想意識上扎牢風險防線。堅持管業務必須控風險的原則,明確責任,各司其職,形成工作合力。補強管理短板,著力抓源頭管理、抓本質安全,樹立底線思維、危機意識,避免小問題演化成大風險,確保不發生重大違法違規違紀事件。主動適應政府監管,加強政策研究,將監管要求嵌入到管理流程、融入到工作標準,不斷提高適應監管、服務客戶的能力。強化風險聯防聯控,從系統性、全局性角度考慮風險挑戰,深刻認識風險間的關聯性。要加強不同部門、不同管理層級、不同業務條線之間協調配合,對風險進行全鏈條、全方位管控,增強跨部門跨專業風險聯防聯控合力。協同高效開展內控監督評價,既要準確評價各專業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控制方式方法是否有效,也要評價風險管理“三道防線”是否真正發揮協同作用。
以月度現金流量預算編報為基礎,由各業務部門運用財務管控系統發起預算表單填報工作,將工程項目建設支出、固定資產零購、工程物資采購支出、研究開發、信息化等建設支出細化到工程和采購訂單的輔助維度編制,將技改、科技開發、其他項目支出、檢修運維支出、零星購置資產支出細化到項目的輔助維度編制,以支撐發起資金支付流程。
財務部門根據資金支付的實際情況,嚴格審核各業務部門發起的資金支付申請,對未提報現金預算及超預算提報的資金支付業務,不予辦理,嚴禁將預算資金用于預算之外的其他用途;對納入預算的項目,以“一同兩不同”的規則篩選風險疑點。“一同”即業務部門發起的支付申請中同一收款單位同樣金額且同一類型的支付業務,以此把控削減重復支付理象;“兩不同”即實際收款單位與預算收款單位不一致的支付業務,實際付款金額與預算金額不一致的支付業務,以禁止資金在不同的預算項目間進行調劑。對審核發現的風險疑點,約談相關業務人員,逐筆確認支付業務的用途、金額及收款單位信息的準確性,就不符合用款要求的支付申請退回前端業務環節整改,以確保每筆現金流出與撥款一一對應,筑牢資金流風險防控堤壩。
堅持“花錢問效”理念,加強成本支出績效管理,注重質效評價與考核激勵的有機結合,提高各類支出的規范性和精準性。規范成本支出,對非生產性支出從嚴從緊管控。梳理形成長效機制,并將標準嵌入到流程中、體現到制度中、落實到系統中。積極開展節支降耗,持續實施提質增效,加強成本合理配置和精益管控。加強多維數據應用,賦能基建項目、營銷服務、科技研發、物資供應等業務精益管理,服務經營指標管控,實現歷史數據看得清、經營風險能管控、經營走勢可預測,打造數字驅動管理提升的新引擎。
堅持當前與長遠結合、質量與效益兼顧,大力開展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全面樹立花錢問效管理理念,科學編制年度預算方案,強化預算執行和剛性約束,實現預算安排和決算收尾閉環。將預算管理作為提升經營質效的主要抓手,進一步拓展預算管理的廣度和深度,突出過程控制,增強預算的執行力和控制力,擴大可控費用的管理范圍。優化資源投入,深化重大專項成本安排機制,實現資源向電力安全保供、能源綠色轉型、優化營商環境等重點領域傾斜,嚴控非生產性支出,確保投入精準高效。
深化現金流“按日排程”應用,統籌安排資金收支,建立資金備付制度,實現資金支出精準管控。動態掌握大額資金需求,建立民企清欠、保險賠償等特殊事項綠色通道,提高資金保障能力和資金結算效率,提升現金預算管控水平。部署資金安全同頻共振專項行動。深化資金安全監控平臺應用,梳理監控規則。常態化開展資金安全現場檢查,全面排查所屬單位風險點,對突出風險進行專項治理,持續保持資金安全管控高壓態勢,實現資金安全管控一體化提升,發揮風險防控“警示鐘”作用。
要把財務管理隊伍建設作為提高財務管理凝聚力、增強隊伍執行力的重要著力點,常想財務人員之想、多解財務人員之困,跟進指導到位、解決問題到位,激發基層隊伍活力,在更高水平上實現財務管理質效的顯著提升。持續強化能力提升,聚焦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注重分類施策和創新引領,著力提升財務人員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管理能力,提高參與課題研究和重點任務攻堅的積極性,開展跨層級、跨專業、多崗位學習交流,探索多樣化成長渠道,培育專家型、復合型財會人才隊伍。
構建結構化數據池,建立事前預警、事中控制、事后監督的稽核規則,構建多維度風控應用場景,逐步建成以“一池四庫”(數據池、政策庫、問題庫、案例庫、規則庫)為核心的數智稽核體系,推動風險防控由人防人控向智防智控轉型。持續優化風險防控體系,開展內控執行專項提升行動,聚焦重點領域、重點業務,實地測試流程,精準定位問題,協同推進整改。優化“四個清單”(問題、責任、整改、成效)工作機制,結合內外部檢查問題整改情況,形成典型問題案例庫,強化問題源頭治理,實現以點帶面、久久為功,全面提升經營風險防控水平。
黨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財務作為數據與價值樞紐部門,通過系統和數據的互聯共享,有利于銜接各個專業,在企業經營業務流轉和數據匯聚上具有先天優勢,數智轉型已是大勢所趨,因此,需要牢固樹立業財一體、自動化、智能化、無紙化等理念,進一步拓展財務管理邊界,傳統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等會計形態逐漸被數字化所替代,管控手段變得更加豐富、精準。當前,在電力企業中,ERP信息系統對物資管理和項目管理進行完整的信息采集,還能實現信息的統計以及自動化設計。但是,由于系統自身的缺陷,還要輔助以其他財務管控和業務系統操作對其進行補充、完善。如項目預算儲備庫平臺可以實現對項目從儲備入庫、評價審核、確定立項、創建實施等環節上的實施管控,PMS系統可以實現資產設備卡片建立、調撥、報廢等業務處理,這些補充系統的應用由于各種信息系統的接口越來越多,為更好地完成企業管理工作,不僅是財務人員,更需要業務人員的深度參與,更好地完成系統應用的迭代優化,為財務管理創新提供強有力的系統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