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洋
輕微損傷可能只會出現局部的紅腫、站立疼痛、行走艱難,但是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踝部明顯青紫腫脹、劇烈疼痛而無法行走,給今后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因此,在運動損傷發生后,及時采取急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議:
休息 當踝關節受傷時,停止運動并休息可避免進一步損傷組織,加速康復過程。在休息期間,應盡量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行走,以減輕踝關節的負擔。如需行走,可將腳放在高處,以減輕腫脹和疼痛。
冰敷 冰敷是緩解急性期(24小時內)踝關節疼痛和腫脹的有效方法。當踝關節受傷后,局部組織會出現炎癥反應,導致腫脹和疼痛。冰敷可收縮血管,降低血流量和組織代謝,減少炎癥反應。可用冰塊或冰袋覆蓋在受傷的踝關節上,每次敷10~15分鐘,每天敷3~4次。注意不要直接將冰塊貼在皮膚上,應用毛巾等物品包裹起來,以免對皮膚造成損傷。
按摩 急性期過后,適當的按摩可促進血液循環和淋巴液流動,有助于緩解踝關節疼痛和腫脹。按摩時要注意力度適中,避免用力過猛造成二次傷害。可以使用溫熱的按摩油或熱敷物來增強按摩效果。按摩應從遠離踝關節的地方開始,沿著腿部向下到腳趾方向進行,同時可結合適量的旋轉和揉捏動作。
矯正訓練 對于嚴重的踝關節損傷,可能需要進行矯正訓練,以提高踝關節的穩定性,并減少再次受傷的風險。矯正訓練主要包括平衡訓練和強化踝關節周圍肌肉。平衡訓練可通過單腳站立、平衡球等方式進行,目的是提高踝關節的平衡感。強化踝關節周圍肌肉可通過練習踝關節的屈伸和旋轉運動,以增加踝關節的穩定性。
醫療治療 對于嚴重的踝關節損傷,需及時就醫接受專業治療。醫療治療方式包括止痛藥、物理治療、手術等多種方式,具體治療方式需根據個人情況選擇。止痛藥可緩解踝關節疼痛,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并避免濫用。物理治療可包括熱敷、理療、電療等,以促進循環和減輕疼痛。手術適用于嚴重的踝關節損傷。
當然,預防永遠大于治療,跑步愛好者采取正確防護措施,將大大降低發生踝關節損傷的風險。
1.選擇合適的跑步鞋:跑步鞋應具備適當的支撐和緩沖功能,以減輕腳部受力。建議前往專業的運動用品店,讓售貨員根據您的腳型和跑步習慣為您推薦適合的鞋子。
2.加強肌肉訓練:強健踝關節周圍的肌肉可以增強踝關節的穩定性,降低扭傷和其他損傷的風險。有效的鍛煉方法包括單腿站立、跳躍和行走在不平坦的地面上等。通過逐漸增加訓練量,可以逐漸增強踝關節周圍的肌肉,并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和反應速度。
3.保持合適的體重:過重會增加腳部和踝關節的負荷,增加受傷的風險。保持合適的體重和良好的身體平衡有助于減少踝關節損傷的發生。建議通過合理飲食和適當鍛煉來控制體重,并注重身體平衡的訓練,如瑜伽、普拉提等。
4.注意跑步姿勢:正確的跑步姿勢可以減少踝關節受力,降低受傷的風險。跑步時,應避免腳向內或向外翻轉,同時注意保持身體平衡和穩定性。如果感覺到腳底部摩擦力過大,可以嘗試調整下肢的位置(即步幅要適中,不要太大或太小。步子太大容易造成腳部著地時的沖擊力增大,容易導致踝關節損傷;步子太小則會增加腳部的摩擦力)。
5.適當休息:適當的休息和恢復有助于減少疲勞性骨折和其他損傷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