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保琴
早上是冠心病高發期,晨起護理做到3點,可有效預防冠心病。
(1)不要立刻起床。人在深睡眠時通常血壓較低,醒來后血壓就會迅速升高,如果起床太快或者太猛,由于身體姿勢的變化,可能導致血壓突然升高,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所以早上醒來后,可先在床邊靜坐5分鐘再下床。
(2)注意補充水分。經過一夜的睡眠,體內的水分會通過呼吸、尿液、汗水等方式排泄出來,身體處于輕度缺水狀態;另外,在睡眠期間人體內的血液循環比較緩慢,容易造成血液黏稠,如不能及時補充水分,可能會引起高血脂,從而加重冠心病。一杯溫開水能幫助稀釋血液,增加血容量,加快全身血液循環,防止出現心血管意外,還能促進胃腸道蠕動,防止便秘,何樂而不為?
(3)不能過度用力排便。本來早上血壓就高,此時如果用力排便,腹壓就會上升,從而導致血壓上升,可能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不合理的飲食是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飲食可以明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降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率,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在飲食上多加注意。首先要限制鈉鹽,每日5g為宜,攝入過多的鹽會升高血壓。攝入的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要適量。維生素對維持人體健康至關重要,不同的維生素有不同的作用,要均衡攝入。膳食纖維有利于脂代謝的調節,冠心病患者要多吃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物,如大豆類、蔬菜類。同時,冠心病患者還要注意戒煙,少飲酒,少喝濃咖啡、濃茶。
在病情穩定期間,患者可以適當進行運動。有氧運動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強體質,建議選擇步行、跳舞、游泳、打太極等簡單、溫和的有氧運動,避免突然劇烈運動。運動量要從小到大,循序漸進。在運動的過程中,如出現不舒服的情況,要及時停止運動。
人的身體機能和心理機能是兩個互相聯系、互相作用的系統,身體機能的損傷和限制必然影響到心理機能。資料顯示,冠心病患者都有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對冠心病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對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非常重要。在治療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患者的負面情緒,比如恐懼、憂郁、焦慮、悲觀、失望等,開展心理護理,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良好的環境可以讓患者精神愉悅、心情舒暢、增進食欲。避免噪音喧嘩是冠心病患者環境護理的重點。另外還應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光線充足,屋內環境保持清潔、整齊。
患者對冠心病發作的誘因要有更多的了解。例如勞累、情緒激動、劇烈運動均可誘發冠心病等,應注意避免。時刻告誡患者,當出現胸口憋悶、胸痛、呼吸困難等情況時,要立刻放下手頭的事,馬上撥打120,并將硝酸甘油放在舌頭下,隨即平躺下來,等待救護人員到來。家屬要幫助患者牢記自身服用藥物的名稱、劑量、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項等,并監督患者遵醫囑用藥,不能隨意增加或減少劑量,不能中斷用藥,也不能漏服等。當冠心病患者出門時,家屬要囑咐患者隨身攜帶一些必要的應急藥物,例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