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維榮
肝癌主要分為原發性肝癌和繼發性肝癌兩種。目前醫學上對原發性肝癌的病理機制和病因尚無明確定論,但有確切證據表明大部分患者與遺傳因素、病毒性肝炎等密切相關。而繼發性肝癌則是由于身體其他器官的腫瘤轉移到肝臟部位所致。
首先,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導致患者肝癌發病的常見因素之一。據臨床數據統計顯示,全國約有90%以上的肝癌患者與病毒感染有關,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是常見的發病模式。其次,許多肝癌患者存在家族遺傳史,具有家族聚集性特征。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還與家族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息息相關。部分患者在生活當中過于節儉,認為產生霉變的食物經過高溫加熱就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而這些食物中通常含有較高含量的亞硝酸銨和黃曲霉素,長期食用會增加患者肝癌發病的風險。此外,若在生活中飲用被藻類毒素污染的水源,也會導致肝癌的發生。而對于已經患有肝炎的患者,在生活中過度吸煙和飲酒也會增加肝癌的發生概率。
肝癌的臨床癥狀通常在初期并不明顯,隨著腫瘤的發展,患者會逐漸出現肝區疼痛、腹部包塊、黃疸以及乏力等癥狀。
肝區疼痛 是肝癌最典型的癥狀,表現為持續性或間歇性的疼痛。這主要是由于腫瘤生長導致包膜緊繃而產生的疼痛。當肝臟的腫瘤侵犯到膈肌部位時,這種疼痛通常會放射到患者的后背和右肩部位。若腫瘤向右后方生長,患者通常會出現右腰明顯的疼痛感。若患者肝區突然出現劇烈難忍的疼痛感或腹部劇痛,可能是由于癌細胞結節的部位產生破裂出血現象。若患者出現腹膜刺激征、腹水或休克等癥狀,則表示患者的腹腔已經出現破潰。
消化道癥狀 由于肝臟功能受損,腫瘤對腸道腹水產生壓迫,引起腹脹現象。此外,腫瘤生長所產生的毒素可能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若患者出現腹瀉,通常是由于靜脈高壓腸道水腫引起。在此期間,患者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誘發腸道感染疾病。
乏力、消瘦 惡性腫瘤影響食欲,導致患者缺乏營養,從而出現乏力、消瘦的癥狀。如果這些癥狀繼續發展,可能表現出惡性病變。
上腹部包塊 上腹部包塊通常是診斷肝癌的最有力依據。若患者肝左葉劍突下出現較硬的腫塊,或肝右葉上腹部位置出現堅硬的包塊,通常可以初步斷定患者為肝癌。
發熱 大部分患者由于腫瘤壞死合并感染,或體內腫瘤代謝導致發熱,臨床上稱為癌性發熱。與感染發熱不同的是,癌性發熱的患者通常不會出現寒戰現象,體溫通常在38℃以下,極少數患者會超過40℃,有些患者也會表現為長期持續性發熱。
黃疸 由于腫瘤細胞對肝導管產生壓迫,患者可能出現黃疸癥狀。這種癥狀通常預示著患者進入肝癌晚期。還有些患者可能因膽管癌栓阻塞而引起肝細胞性黃疸。
出血 癌細胞可能影響肝功能,導致凝血功能下降,出現鼻出血、牙齦出血、皮膚出血等癥狀。若患者肝硬化,也會造成門靜脈高壓,導致上消化道出血或食管靜脈曲張出血,危及生命安全。若出血量較小,通常會表現為黑便;出血量較大時,可能出現便血、嘔血現象。
肝癌細胞對放療和化療并不敏感,因此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切除、肝臟移植、血管介入或射頻消融術等方式進行治療。
傳統手術 一般來說,手術能延長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手術方式主要為肝臟切除術或肝臟移植術。肝臟切除術通常適用于一期和二期的肝癌患者,部分三期肝癌患者也可以考慮采用切除的方式治療,但四期的肝癌患者不能接受手術治療。即使切除成功,也并不代表患者沒有生命危險,術后1~2年是肝癌復發的高峰期,5年后復發率逐漸增高,大約在40%~75%。這種方式只能最大限度延長患者生命,但無法治愈。對于代償期肝硬化或不適合手術切除的患者,可采取肝臟移植手術。但術后仍有腫瘤復發和轉移的可能。
血管栓塞介入手術 是當前肝癌手術治療中的一種常用方法,已成為中晚期肝癌手術治療的首選方法。經肝動脈化療栓塞手術是最為典型且常用的一種手段。具體做法是將DSA用作監視條件,在患者股動脈內穿入穿刺針,引入導管鞘,并將導管與導絲置入導管鞘。然后,導管會在導絲引導下插入為腫瘤供血的動脈血管,以造影形式準確確定各個供血血管。之后將導管有選擇地插入腫瘤各供血血管,注入血管內栓塞劑和化療藥物。通過此法,可堵塞肝癌腫瘤所有供血血管,使腫瘤組織無法繼續吸收營養,最終殺死肝癌腫瘤。
射頻消融術 在當今肝癌手術治療中,射頻消融術是最常用的微創手術療法。其主要應用原理是借助超聲影像等技術將射頻電極插入肝癌腫瘤內部通電。通電后,電極間組織會產生阻礙電流傳導的作用,產生熱量。在射頻能量作用下,局部病灶組織溫度升高,最終在高溫條件下凝固、壞死、滅活。與其他手術治療方法相比,此種方法對患者肝臟功能的不良影響較小,安全性更高。
從臨床調查結果顯示,大約有90%以上的肝癌患者伴有肝硬化疾病的病史,因此這部分患者更應該積極進行肝癌的篩查以及監測,從而有效地預防肝癌。通常來講,通過有效的抗病毒治療,大部分乙肝患者的肝臟炎癥得到控制,肝纖維化逆轉,就不會進展到肝硬化,得肝癌的概率也會大大降低;即使是肝硬化后才開始抗病毒治療,患肝癌的概率也可以降低。此外,由慢性肝病發展為肝硬化需要較長的時間,因此在生活當中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及作息規律,能夠為患者爭取一定的時間加以有效的預防。
總之,肝癌是一種典型的惡性腫瘤,及時發現、及早治療是提升肝癌治療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壽命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養成定期體檢的良好習慣,同時需要多了解一些肝癌方面的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