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
根據有無癥狀,膽囊結石可分為無癥狀結石和有癥狀結石。多數患者無癥狀,通常在體檢中發現。當膽囊結石引起膽囊炎癥時可出現急性或慢性膽囊炎的表現,如上腹部不適等。膽絞痛是該疾病的典型癥狀,但是較為少見。也可根據成分不同分為膽固醇結石和膽色素結石,前者約占膽囊結石的80%,最為常見,結石呈黃綠色;后者顏色更深,也更小。
對于無癥狀的膽囊結石,可不實施治療,定期行腹部超聲檢查。對于有癥狀和(或)并發癥的膽囊結石,建議手術治療。
手術是膽囊結石的主要治療方法,近些年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膽囊結石的發病率明顯提高,手術數量相應地明顯增加,已成為普通外科的常見手術之一。而隨著技術的發展,設備器械的成熟,手術方式也得到了改進和優化。
膽囊結石的手術方法主要包括膽囊切除術和保膽取石術。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溫床學說是其理論基礎。該學說中提到,結石產生的原因并不在結石本身,而是因為膽囊本身異常才會導致結石的形成。因此,只有將異常的膽囊切除,才能治愈結石。膽囊切除術在取出結石的同時,也切除了膽囊。而保膽取石術在取出結石的同時,仍然保留膽囊,所以能夠保留膽囊的功能,但是術后復發率較高。
膽囊切除術是目前膽囊結石的主流、首選手術方法,絕大多數患者都會選擇這一手術方法治療膽囊結石。切除膽囊后其功能喪失,對機體存在一定的影響,這也是部分患者不愿意接受切除膽囊的原因。但是切除膽囊后,膽囊炎不會再發作,癌變的風險也會隨之消除。膽囊切除術的主要方法包括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和開腹膽囊切除術。針對病情復雜或者沒有腹腔鏡設備的醫院,主要采用開腹切除手術,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創傷,且術后恢復時間較長。腹腔鏡膽囊切除是目前膽囊結石的常規手術,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疼痛輕、瘢痕不易發現等優勢,受到患者青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包括單孔法、三孔法等治療方法,均具有理想的治療效果。
至于保膽取石術,一直以來對其應用存在較大的爭議。很多患者認為采用該方法能夠保留膽囊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對維持消化功能和膽道壓力具有積極作用,術后不會導致消化不良及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可以消除自身顧慮。但是保膽取石術也存在較多的弊端,例如術后復發率較高,部分患者不得不進行二次手術切除膽囊。同時,結石去除后,部分患者膽囊慢性炎癥反應仍然繼續,惡變的風險仍然存在。目前,針對采用保膽取石術的膽囊結石具有明確的規定,首先需要確保患者膽囊功能良好,只有功能良好保膽才有意義。其次需要確保技術規范,能夠取凈結石。雖然目前膽道鏡應用廣泛,但是仍然會出現殘留結石的情況,影響治療效果。
總之,保膽取石術不切除膽囊,能夠保留膽囊功能,手術簡便易行,痛苦小,但是復發率較高;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勢,更易被患者接受。實際治療期間,患者應充分結合實際,聽取醫生的建議合理選擇手術方法,保證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