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海超 黃騰飛
熬過了夏季這一傳統淡季,社區團購發展再度加速,一直壓著加盟擴張速度的頭部團店平臺,也開始加速擴張。
值得注意的是,以零食很忙、趙一鳴零食、好特賣等為代表的折扣零售業態擴張也在加速,團店的熱度雖不及折扣店,卻有著鮮明的特色與優勢。兩者在社區相遇,誰能更勝一籌?
本期,我們以零售視角重新審視團店,推演其發展脈絡,探討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話題──團店能否跑出萬店連鎖?
社區團購發展至今,已經有8.76 億用戶體驗過這一新購物方式,也有3 億用戶養成了團購商品的習慣。據行業調研團隊預測,2023年,美團優選、多多買菜、興盛優選和淘寶買菜4 家資本團年度GMV(商品交易總額)之和將為4000 億—4300 億元,加上地方團、團店、泛團批業態,社區團購行業2023年總銷售額將在5000億元左右。
我們來看全國消費大盤數據:2023年1—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6.4 萬億元,同比增長7.3%,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為23.8 萬億元,增長7.5%。
同期,還有另外一組數據:全國網上零售額為8.3 萬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7 萬億元,同比增長10%,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為26.5%。
結合以上數據估算,202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突破45.3 萬億元,社區團購2023年的5000 億元就包含在內,占比約1.1%。可見,社區團購在零售賽道中,發展上限還很高。
自2022年年初受到業界關注,團店就步入快速發展期,成為最近兩年社區團購最熱細分賽道。
站在零售視角來看,團店依然屬于新物種,知名度和影響力尚未破圈。目前,大多數連鎖團店規模在數十家,連鎖團店“領頭羊”小許到家,全國加盟店有600 多家。殊不知,在群雄逐鹿的便利店賽道,600 多家店的體量,在全國排在第40 名之后。
從店型和經營屬性來看,團店最接近的實體店形態是便利店。來看一組數據:2022年,全國便利店市場規模達3834 億元,門店數量達18.7 萬家,平均毛利率約25.8%。隨著零售業態小型化、社區化漸成主流,便利店市場規模還將繼續擴大,艾媒咨詢預計,這一數據在2025年將達到5033 億元。

2023年4月17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2022 中國便利店Top100》,美宜佳以30008 家門店奪魁,易捷以28006 家門店緊隨其后,昆侖好客以20600 家門店位居第三,這也是目前便利店賽道的3 家萬店連鎖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創立于1997年的美宜佳,深耕廣東多年,現在門店已覆蓋全國20 多個省份220多座城市。美宜佳通過加盟模式輕快擴張,在2017年開出第1 萬家店,營收破百億元。據悉,美宜佳目前年營收約500 億元。
最近3年,以便利店為代表的社區零售業態加速拓展,除了Top3 為萬店連鎖以外,千店連鎖企業達到29家。同時,在社區團購、即時零售等業態倒逼下,便利店積極突圍與革新,具體做法包括:
向內,提升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擁抱零售革新潮流,并拓展預制食品、鮮食等餐飲化品類,順應消費者的即時性、強體驗消費需求。
向外,拓展下沉市場,積極在二、三線甚至四、五線城市拓店,覆蓋更廣闊的市場。
隨著強調線上線下貨盤協同的融合團店漸成主流,社區團店加速融入主流零售賽道。融合團店正成為引領主流零售業態變革的重要力量之一。
無論是團店業態之間的直接競爭,還是團店與社區便利店之間的存量博弈,都不是簡單的價格之爭,而是圍繞市場戰略、運營打法、商品體系、倉配體系、用戶體驗等多重要素構成的系統化經營能力之爭。
團店進化的過程,就是鍛造系統化經營能力的過程。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團店,要有清晰的對標對象,才能堅實地走好每一步,不斷突破能力上限和發展天花板。
社區團店“尖子生”小許到家的行業貢獻是在地方團的商城模型之外,開創了團店這一流量模型,建立了“暴力拉新+7 天鎖客+常態化留存促活”的系統化打法。
2018年11月,小許到家開出首家店(樓中店),位置在一座寫字樓的5 樓。首家店的核心是利用一切機會做客情關系,積累客戶信任,沉淀客戶消費習慣,經營3個月后,開團單品基本都能破200單。
2020年,小許到家首家店從樓上搬到街邊,40 天時間,私域社群人數從3000 增長到8000,每次開團雞蛋至少能售出2000斤,單店單品開團銷量基本穩定在400—500 單,開團爆款能破千單。小許到家的拉新和鎖客關鍵能力,也是在這個階段建立起來的。2021年,小許到家開啟加盟合伙模式,2022年被媒體傳播后,步入加盟擴張快車道。
3年疫情之后,一邊是社區團購星火燎原,另一邊是折扣零食店遍地開花。隨著團店模式的崛起,社區零售的兩股新勢力──社區團店與社區折扣店開始交融碰撞,而社區折扣店憑借更清晰的單店估值模型和標準化、易復制的加盟模式,受到資本追捧,其中的代表就包括零食集合店趙一鳴零食。
趙一鳴零食成立于2019年,聚焦下沉市場,定位為“多快省好近的零食集合店”,2020年10月開放加盟,2022年擴張加速,2023年8月門店總數突破2000家,并以每月200 家以上的拓店速度持續擴張。據悉,趙一鳴零食加盟商的二店率超65%。
在加速擴張前,趙一鳴零食聚焦于單店模型的打造和強運營能力的建立,門店強運營主要在五個維度發力:
1.多。單店平均面積150 平方米,集成了1700 個SKU(最小存貨單位),在零食乳品等細分類目中提升商品豐富度。
2.快。門店商品上新快,每月上新產品100 款左右,每年上新產品1000 多款,不斷為用戶帶來新鮮感。
3.省。通過供應鏈、物流等環節的降本增效,實現商品的高性價比,幫助消費者省錢。
4.好。通過在貨架陳列、動線設計、門店氛圍等方面的持續優化,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場景式體驗。
5.近。門店選址靠近社區,為消費者提供購物的便利性,通過會員模式,引導消費者養成購物習慣。
在建立產業鏈極致效率方面,趙一鳴零食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建立總部直采、工廠直供機制,減少冗余環節;建立集約化倉配體系;建立門店數字化體系,通過數據分析,輔助總部集采、門店補貨等決策,提升周轉效率。
如果說食品工業化成就了零食集合店,零食集合店反哺了食品工業化,那么,農業產業化就有望成就社區團店,社區團店也有望反哺農業產業化。對標零食集合店的經營邏輯和系統化能力,社區團店還需要持續“補課”。

在官宣與河北兔喜戰略合并以前,蝌蝌精選在業內頗為低調。殊不知,蝌蝌精選正是賦能型團店的先驅。2018年,蝌蝌精選創立于石家莊,定位于地方團模式;2021年,蝌蝌精選與本地大型商超合作,探索連鎖店+社區團購模式,并逐步明確賦能夫妻店的業務方向,致力于夫妻店連鎖化。
經過持續探索實踐,蝌蝌精選明確了社區便利+折扣+團購的定位。社區便利是解決用戶購物和提貨的便捷問題,折扣是滿足用戶性價比需求(供應鏈扁平化的趨勢下,折扣零售是大勢所趨),團購是解決生鮮和新品的供應鏈效率問題(同時提升商品豐富度)。
2022年,石家莊有多達數百家團批、團店,經歷一輪大洗牌,穩扎穩打的蝌蝌精選在2023年迎來逆勢增長。

2023年6月,蝌蝌精選與中通旗下河北兔喜官宣戰略合并,品牌統一為河北兔喜生活超市。目前,蝌蝌精選在石家莊已有近百家門店,2023年度目標為拓展300 家門店,兩年目標為拓展1000 家以上門店。
總結來講,蝌蝌精選的融合型團店模式,前端兼容的是社區便利+折扣+團購模式,是解決門店賣貨問題;中臺是門店的數字化建設(千店千面),是解決門店經營效率的問題;后端兼容的是B2B 統倉統配模式,是解決門店線上線下貨盤的問題。
對于蝌蝌精選而言,背靠8 萬多家中通自有末端驛站,面向全國近700 萬家夫妻店,通過整店輸出、品牌加持和政策助推,能夠建立起輕快的加盟擴張模型。
與河北兔喜戰略合并后的蝌蝌精選,正在從融合型團店向復合型團店升級。復合型團店強調的是立體化打法和多元化贏利。升級后,蝌蝌精選的驛站團店涵蓋了五項核心業務:門店零售(承接進店流量,滿足日常剛需)、社區團購(增加生鮮品類,優化商品結構)、抖音團購(總部賦能門店,公域導流私域)、快遞驛站(獲得派送費的同時,將快遞流量導入私域)、即時零售(滿足用戶即時性消費需求,進一步實現一店多能)。
在多元化贏利模型之下,蝌蝌精選依然沒有脫離社區零售這一根基。要強化在社區零售賽道的競爭力,商品力是根本。在蝌蝌精選的商品體系中,40%來自廠家,60%來自經銷商或服務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經有十幾個社區團購一線品牌將蝌蝌精選定位為連鎖店渠道,在開業活動、日常促銷、品牌推廣、新品試銷等方面為蝌蝌精選提供政策及資源支持。
提升商品力,是在嚴抓品質的前提下,提升商品性價比,優化商品結構,這就需要在兩個方面發力:一方面是拿到社區團購一線品牌的分銷權乃至市場政策;另一方面是提升標品廠家直采、生鮮產地直采的占比,減少冗余環節。
進一步來講,未來致力于拓展規模的連鎖團店,可以對標鍋圈食匯,提升自有品牌占比,深度捆綁上游產業鏈。據悉,鍋圈食匯目前門店數已突破1 萬家,其產品組合包含火鍋、燒烤、飲料、一人食、即烹餐包、西餐和零食等品類,共有750 個左右SKU。其中,鍋圈食匯自研和自有品牌SKU 占比超90%。
要研判社區團店能否跑出萬店連鎖,首先要對標分析,從蜜雪冰城到鍋圈食匯,從便利店到零食集合店,萬店連鎖市場有哪些共同點。通過對比分析,我們歸納總結出6 條核心規律。

3000 億元市場規模的新式茶飲賽道,跑出了萬店連鎖蜜雪冰城;8000 億元市場規模的火鍋燒烤賽道,跑出了萬店連鎖鍋圈食匯。社區零售賽道的體量自不必多言,是當之無愧的萬億賽道,給予了各路選手充分的施展空間。
下沉市場,主要是指三、四、五線城市和縣鄉鎮村,有12 億下沉市場用戶、1000 多個縣城,是中國零售的基本盤。據咨詢機構測算,下沉市場有約17 萬億元的市場規模,是眾多萬店連鎖的主戰場。
客單價低,才能覆蓋更廣泛的人群;性價比高,才能贏得客戶口碑,沉淀消費習慣。這兩個要素也是擊穿下沉市場的大殺器。
打造出色的單店贏利模型,是萬店連鎖生存和擴張的根本,從前端經營效率到后端服務能力,考驗的是團隊系統化運營能力。
集約化經營,才能更好把控成本,提升效率,尤其在供應鏈、倉配等后端環節,所有冗余環節、貨品損耗等都會蠶食利潤。
每一個萬店連鎖,背后都有數百甚至上千個核心加盟商,他們一方面是二店率、三店率高,另一方面是擁有豐富的社會資源,能夠助力品牌在本地扎根和長期發展。
對于大多數連鎖團店而言,基本符合前3 條規律,但符合這3條規律,也只是邁過了萬店征程的第一階段。社區團店呼喚更多的蝌蝌精選出現,以期推動連鎖團店的發展與破圈。
2022年12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提出,要合理配置社區菜店、超市、連鎖便利店等商業基礎設施,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便利居民的社區生活,擴內需促消費。這對于發展中的社區零售業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利好政策。
復合型團店更符合這一政策導向。愿團店能夠乘著政策東風,加速融入主流零售業態,成為社區商業新基礎設施,引領社區零售的發展變革。彼時,復合型團店成為成熟社區的標配,團店萬店連鎖可期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