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恩
近期算力概念持續活躍,有什么邏輯?
算力分為兩個方向,一是算力租賃;二是國產算力,資金之所以持續挖掘主要是符合產業短中期的發展方向。短期看,由于某國限制了一系列AI 高性能芯片的出口,使得相關硬件成本上漲且拿卡的難度逐步增大,這對已經有卡儲備的公司短期可謂利好,因為更加稀缺。有龍頭公司表示目前很多渠道拿不到貨,價格上漲是必然趨勢,正與客戶進行漲價討論。通過本周某家公司擬漲價的100%的公告也能印證。接下來算力租賃行業整體漲價是必然,無非就是幅度的問題。
中期看,國產算力才是發展的核心,畢竟靠誰也不如靠自己。通過今年的政策可以看到,在AI領域,無論是政策還是資本都是全力以赴,為實現技術進步做最大的努力。發展AI的三大關鍵要素是數據、算法和算力。
對于數據,我們有先發優勢,因為互聯網和4G 通信普及較早,且有著龐大的人口基數,這就擁有了海量數據,這方面可以做到遙遙領先。但算法和算力差距較大,主要受制于大模型、芯片和軟件等。
算力又分為通用算力、智能算力和超級計算,在AI智能化大規模應用前,通用算力就能夠滿足需求,算力總規模我國也能排在世界第二。接下來發展高端算力是關鍵,雖然條件艱難,也需要時間,但至少方向是明確的。
短期從資金角度如何挖掘?
算力租賃的梯隊之前有過梳理,前期有龍頭打出絕對高度,之后又有新龍頭接力,近期資金開始挖掘相對低位的,這個特點還會延續,只要后面還有消息催化,相對低位的還會有輪動。不過要知道,這是以資金為主,和基本面關系不大,越往后挖掘的,基本面相對來說要更差,因為相對好的已經最先被選擇了,按照技術和情緒應對更合理。
國產算力主要看的是華為,A股相關的產業鏈公司基本面很難說有多受益,有一些合作或者能蹭上概念就能被資金挖掘,特點和算力租賃一樣,板塊內逐步向低位的輪動,應對上也是一樣的。
總之,算力的重要性無需多言,產業發展只會加速,只是反映到二級市場上要更多從資金角度出發,因為A股缺少絕對受益的核心標的。要看催化劑,要看技術形態,資金的選擇很重要。游資只會選機構持股少的小市值品種,這是短期彈性更大的。相對大市值的只能看機構的臉色,不放量很難有趨勢性機會,這要看個人的能力和預期。
短期盤面特點是怎樣的?
滬指結構近期說過多次,大方向反彈沒有結束,只是短期會有不同。最好的是直接補量向上,差一些是縮量震蕩回踩幾天之后再反彈。目前看不能有效補量,只能按照先回踩再反彈的走勢。短期技術上震蕩回踩空間不大,20 日線就是強支撐,在這之上的震蕩都相對健康。
在震蕩過程中,量能決定盤面氛圍。萬億最合適,輪動底線別低于9000億,觀察在指數反彈時放量情況。短線策略還是按照盤面觀察兩個方向:一是前期龍頭調整4天左右后的反彈力度;另一個是同板塊中輪動補漲的力度。具體能否在其中把握輪動和差價機會看盤面信號和個人能力,追高無解。
具體的板塊節奏該如何把握?
在本周一“滾雪球”文章中對主要能參與輪動方向的資金龍頭有過梳理,如算力租賃、存儲芯片、消費電子、衛星互聯網、無人駕駛、半導體等,這幾天多有表現。這主要是驗證短期資金龍頭的重要性,同概念跟風的通常都要看龍頭的臉色。只有明確了資金龍頭和盤面氛圍,才能更好地把握短線節奏,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則談不上短線。
超跌方向中,短劇概念資金力度最強,上周文章中說過基本面邏輯看不太長,主要是A 股缺少最受益的環節。短期只看資金,龍頭震蕩低位就有輪動機會,否則短期沒什么持續性。光模塊和數據類在上周一“滾雪球”文章中有梳理,說過短期會有輪動的機會,目前也算得到驗證。短期由于缺少絕對高度龍頭帶動,走勢肯定不能和資金主動出擊的方向比,但中期還會有催化出現。如光模塊無論是高性能供給海外巨頭還是低性能都有提升需求,外加通信自身都有增量,數據要素近期也有高價項目交易,后續還需跟蹤產業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