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自IPO 發行節奏階段性收緊以來,新股“稀缺性”顯現,“打新”賺錢效應愈發明顯,回顧近期新股市場表現,自10 月份至今,上市的24 只新股中上市首日破發的僅有4 只,漲幅超過1 倍的則有11 只,其中甚至有上市首日漲幅超10 倍的牛股。
從下周(11 月20 日至11 月24 日)發行情況來看,有3 只新股即將網上發行,分別為京儀裝備、中機認檢和錦江航運,登陸板塊分別為科創板、創業板和上證主板。從行業分布來看,3 只新股分別為專用設備制造業、專業技術服務業和水上運輸業。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自10 月以來,上市首日漲幅最高的新股花落阿為特,其于10 月27 日在北交所上市發行,上市首日,漲幅一度達到1252%,最終報收70.49 元/股,漲幅為1008.33%。

數據來源:Wind
阿為特是一家科學儀器、醫療器械、交通運輸等行業的精密機械零部件制造商,其具備以金屬零部件精密制造技術為核心的研發制造能力,被工信部評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截至2023 年7 月31 日,其已取得各類專利68 項,其中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61 項;軟件著作權1項;在審發明專利34 項。
值得關注的是,受原材料鋁價格上漲、銷售產品結構不同及產品價格變動等因素影響,阿為特毛利率呈下降趨勢,2020 年至2022 年,其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3.70%、31.45%、29.60%。其表示未來如果其主要客戶所處的市場環境發生不利變動、主要材料價格大幅上升、產品銷售價格下降或是匯率波動加劇,且其無法采取有效手段降低產品成本,將導致公司產品的毛利率面臨下降的風險。
在本周上市發行的新股中,C 中郵表現較為搶眼,其于11 月13 日上市發行,首發當日,報收35.22 元/股,上市首日漲幅為132.02%。
C 中郵是國內智能物流系統領域領先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長期專注于智能物流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以及智能專用車的改造設計及銷售。其產品已覆蓋快遞物流、電商、煙草、汽車、機場等多個領域。
在客戶端,C 中郵主要客戶包括郵政集團、順豐、京東、德邦、韻達、燕文物流等大型快遞物流企業及知名電商平臺,以及華為、3M 中國、海爾家電、中國煙草、南方電網等其他領域知名企業。公司產品已覆蓋全國除中國澳門、中國臺灣外的全部省、自治區、直轄市,并成功拓展至東南亞、歐洲、大洋洲、美洲、非洲等市場。
不過,從財務數據來看,C中郵的業績表現不算穩定,2020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其實現營收分別為14.25 億元、20.58億元、22.19億元、11.7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6.39%、44.36%、7.86%、-10.82%,實現凈利潤分別為4375.13萬元、9369.06萬元、7910.57萬元、2076.28萬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3.35%、114.14%、-15.57%、-41.92%。
在下周擬網上發行的三只新股中,京儀裝備和中機認檢本刊在上期文章中已經做過介紹,本期我們來看看錦江航運。
錦江航運是一家綜合性航運公司,主要從事國際、國內海上集裝箱運輸業務,多年來持續深耕東北亞、東南亞和國內航線。其擬登陸上證主板,擬募集資金30.25 億元。
近年來,錦江航運打造了上海日本、太倉日本、青島日本等多條精品航線,并實現了中日“兩個圓心”及中國和東南亞主要港口“雙向輻射”的布局。截至2023 年6 月30 日,其共經營49 艘船舶,包括24 艘自有船舶和25 艘租賃船舶,總運力達到4.52 萬究機構Alphaliner 的數據,錦江航運總運力位列中國大陸集裝箱班輪公司第6 位,世界集裝箱班輪公司第33 位。2020 至2022年度,其上海日本航線、上海兩岸間航線市場占有率穩居行業第一。
錦江航運作為上海本土的航運企業,以上海港為母港,具備天然的地理區位發展優勢。根據上海市統計局數據,2022 年,上海的生產總值達4.47 萬億元,經濟總量位列全國經濟中心城市首位,口岸貨物貿易總額達10.4 萬億元,保持世界城市首位。
在市場競爭方面,錦江航運在招股書中表示,其業務以集裝箱海上運輸為主,行業內企業數量眾多,包括國際航運巨頭、大型國有航運企業集團以及其他中小型規模的航運企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雖然其依托服務品質建立了穩定、多元化的客戶群體,但未來其仍將面臨同行業競爭對手在航線布局、運力運價、服務質量等方面的競爭。相較于中遠海控、海豐國際、萬海航運、中谷物流等同行業可比公司,其在業務規模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和競爭劣勢。
值得關注的是,錦江航運在招股書中提示了其存在經營業績下滑50%的風險,彼時報告期截止日為2023 年6 月末,根據最新財務數據,2023 年前三季度,其實現營業收入39.56 億元,同比下滑23.33%,實現凈利潤7.06 億元,同比下滑52.66%。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集裝箱航運市場供需發生變化,致使集裝箱運輸價格有所下降,使得其班輪運輸服務收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