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利民
安居才能安心,安居才能樂業。住房問題是重大民生問題,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基本生活保障,這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關系千家萬戶的基本生活保障,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但住房領域還存在逾期未回遷安置、房屋產權辦證難和工程拖欠農民工工資等問題,影響著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為此建議:
一、找準癥結,分類舉措,解決熱點問題。通過深入分析涉房的突出問題的成因和癥結,相關職能部門應當認真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針對群眾反映最突出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果斷決策、分類施策、精準化解熱點問題,進一步消除社會風險和隱患,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統一思想,合力攻堅,加快推進解決逾期未安置工作。對因資金短缺導致停工住房爛尾的項目,采取幫助開發企業籌資融資、消化存量房回籠資金、引入合作伙伴或變更主體、引導群眾異地或貨幣安置等措施盤活項目,解決安置問題。如贊皇唐街開發項目納入“購房超市”平臺,鼓勵群眾異地安置,有效解決了一大批群眾回遷安置問題。優化舉措、疏通堵點,化解不動產權證辦理問題。對群眾無過錯、因企業欠稅欠費或政府違規操作導致無法辦證的、按照從舊從輕、依法處理的原則,先為群眾辦證,再依法追究責任的做法,讓居民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對可以補辦審批手續的、按照項目建設時的政策與技術規范辦證。確實無法補辦的,由政府相關部門按現狀出具認定意見,進行現狀登記。統籌協調、精準施策,解決停工爛尾項目。爛尾項目是住房領域重要問題之一,相關部門成立工作專班,針對不同項目存在癥結制定化解方案,精準施策靶向監督,通過招商引資、破產清算、破產重組、破產和解等手段,支持盤活資源,逐步進行化解,讓爛尾項目煥發生機。
二、源頭治理,強化監管,健全長效機制。住房突出問題,多是舊事、難事,有的還是“說不清的事”,導致一些地方和部門存在畏難情緒,不愿管、不敢管。對此,建立長效機制,將巡視巡察和監督執紀問責貫穿解決住房問題全過程,堵塞監管漏洞,鞏固整治成果,建立健全防范問題發生的常態化制度機制。一是實行分類分級監督。依據涉及群眾居住的問題,采取不同方式進行監督。紀委、監委派出巡視組,對矛盾集中的一類地,進行重點檢查和專項巡視,同時加強對重點信訪事項進行抽查。二是推動整改責任落實。對巡視巡察中發現的問題,堅持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及時向主管部門反饋意見,確保整改責任有序交接、持續落實。對整改不力,敷衍應付、虛假整改的,堅決追責問責。三是完善制度機制。注重查找制度上的漏洞、監管上的盲點,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有針對性地立行立改,推動住房問題整改成果轉化為長效常治的制度成果,有效防范和化解住房領域問題的發生。
三、務求實效,壓實責任,形成工作合力。涉房信訪問題突出問題大都是歷史形成的,情況復雜,往往涉及多個部門,各部門“單打獨斗”化解效果不理想。對此,應成立工作專班,強化各單位深度融合、協調聯動,共同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形成強大的攻堅合力。明確責任分工。住房領域的專項整治和監督檢查工作分別建議由住建局和紀委監委牽頭,信訪、發改、財政、公安、法院、檢察院等相關單位配合,強化協同作戰。如信訪局充分發揮聯席會議作用,建立各成員單位負責人、聯絡員日常聯絡機制,組織縣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開展重點信訪事項實地督查。嚴格工作標準。要求每件辦結的信訪事項,必須具備審核報告、辦理情況、處理意見書、約談筆錄、送達回執、佐證材料、政策依據“七個要件”,實現報告與臺賬、臺賬與卷宗、訴求與答復“三個一致”,逐一回訪,嚴格驗收,真正托穩“安居夢”,讓群眾居住更安心。
(作者為贊皇縣政協委員、縣信訪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