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浩
《管子》一書為春秋時期齊國宰相管仲所著,那么管仲是什么樣的一個人,《管子》又是什么樣的一本書,管仲其人和《管子》其書有哪些品質和經驗值得我們借鑒與學習呢?
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時期齊國人,是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一代名相。其父原為齊國大夫,后家道衰落,管仲與好友鮑叔牙經商謀生。公元前686 年,齊國君主齊襄公被殺后,齊襄公的兩位弟弟——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爭位。當時,管仲和鮑叔牙分別輔佐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管仲曾刺殺公子小白未遂。公子小白順利登上君位,即齊桓公。齊桓公即位后,聽取鮑叔牙的建議,捐棄前嫌,以管仲為相,尊其為“仲父”。管仲輔助齊桓公改革內政,發展經濟,加強軍備,穩定了周平王東遷后諸侯國之間攻伐不斷的混亂秩序。由此一來,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
管仲所著之《管子》一書內容極其豐富,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法律、哲學等各個方面,是當時經世致用思想的結晶?!豆茏印分械乃枷胍詫崿F國富兵強為目標,強調“主之所以為功者,富強也”,認為君主的功績在于讓國家走向富強。只有國家富強起來,才能免遭敵國侵犯,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強調治國要以民為本。《管子》中強調:“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奔唇y治者想建功立業、治理國家就要以民為本,本治則國家鞏固,本亂則國家危亡。以民為本體現為順應民心,“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國家昌盛是因為贏得了民心,而國家廢弛則是違逆了民心。百姓厭惡“四惡”——憂勞、貧賤、危難、滅絕,國家就要替百姓承擔勞務,使百姓富足,讓百姓安定,為百姓生育繁衍提供保障。
實現上述目標的首要任務在于讓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即“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豆茏印分刑岢龈幻竦木唧w舉措包括:設置專門負責農業生產的官員,通過提供耕地、減免田賦、興修水利、遵守農時、鼓勵種植桑麻和養殖六畜等方式做好農業生產;重視手工業發展,建立政府統一管理的官營手工業作坊,建立國家壟斷的鹽鐵專賣制度;鼓勵發展貿易,為商人提供食宿,為商人的馬匹提供草料,讓“天下之商賈歸齊若流水”,促進地區間貿易往來,實現互通有無。
重視發揮政府對經濟的調節作用。《管子》中強調國家要重視宏觀調控,通過“輕重之術”調節市場供求關系,保持經濟穩定發展。
《管子·國蓄》指出:在豐收的時候,農戶生產的糧食無法售出,連豬狗都在吃糧食;而遇到災荒時,買一釜糧食則需用十貫錢,而且到處都是饑餓的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政府對糧食的管控與調節不力。
因此,善于治理國家的君主,要在糧食豐收時收購糧食以避免谷賤傷農,要在歉年投放存糧以穩定糧價。政府不僅可以通過買賣糧食獲得收入,而且也能穩定物價,幫助百姓挨過饑荒。同樣的方法也可以用于調節國內各地區間的糧食供應,以及包括布帛等其他類物資的供應?!拜p重之術”的實施,有利于政府平抑物價,在不直接提高田賦的情況下增加國家財政收入,達到“國用可足,民財不匱”的目的,也有利于調節收入分配、緩解社會矛盾。
推行法德兼治?!豆茏印窂娬{治理國家既要堅持以法治國,也要重視以德治國?!豆茏印と畏ā分赋觯骸熬忌舷沦F賤皆從法,此謂為大治?!闭J為君主、大臣以及普通百姓如能依法辦事、遵守國家法律,國家就能大治。立法必須順乎人性、合乎人情,統治者要先考察具體國情和百姓好惡,明確治亂根源與得失所在,在此基礎上才制定提出合乎時宜的法律。在執法過程中要堅持“任法而不任智”,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辦事。
法治和德治的落實,關鍵在于統治者要以身作則,“導民之門,在上之所先”,既要嚴格按照法律規范處理事務,又要尊禮重教。
堅持任人唯賢?!豆茏印分袕娬{“備長在乎任賢”,認為君主要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關鍵在于任用賢才。政府要重視培養人才,興辦教育,由士農工商“各以其技”教其子弟,選用人才也要經過鄉長、官長和君主的三層考核。
同時,揀選人才不應拘泥于本國,而要放眼于各諸侯國,派專人周游四方、網羅賢才,“收求天下之賢士”。管仲輔政時曾推薦隰朋負責外交、寧戚管理農業、姬成父管理軍隊、賓胥無執掌律令、東郭牙負責諫言,五人精通政務、德才兼備,時稱“五杰”。
公元前645 年,管仲去世前規勸齊桓公遠離易牙、開方、豎刁等佞幸,并推薦隰朋、鮑叔牙輔政。鮑叔牙去世后,齊桓公重用上述諸佞臣,國政遂亂,齊國由盛轉衰,齊桓公亦在諸子爭位中慘死。
用文化經濟措施實現外交目的。《管子》強調通過非軍事手段實現外交目的。一方面,強調要將禮和信作為外交原則,號召諸侯國尊奉周王室,按照周禮約束行為,“按強助弱,圉暴止貪”,聯合抵抗外來入侵,維護中原各諸侯國的安全,建立和平互助的諸侯國交往秩序。另一方面,《管子》重視通過經濟舉措達到外交目的,并提出“戰衡、戰準、戰流、戰權、戰勢”等手段,通過影響供求平衡、發動價格戰、控制市場流通、干擾經濟策略、破壞經濟形勢等方式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如齊國就通過重金購買其他諸侯國的非糧食物品,使得這些諸侯國忽視農業生產,導致饑荒肆虐,齊國再以低價出售糧食,從而吸引諸侯國的百姓前來投奔。
《管子》的經世致用思想為后世學者和政治家所重視,許多觀點常被引述或付諸實踐。如漢代桑弘羊實行的鹽鐵官營、均輸、平準、統一鑄幣,唐代劉晏推行的常平法,宋代王安石實施的均輸法、市易法、青苗法都受到《管子》思想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