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1日,在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來臨之際,湖南省懷化市溆浦縣北斗溪鎮學校的師生吃上了親手種植的大米。“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為了讓孩子們從小懂得勞動的可貴,今年4月26日,該校專門設立了“田園課堂”,開墾了一塊水田,讓學生走進農耕生活,參與勞作實踐,親身體驗“一粒稻谷長成一粒米”的全過程。
播種、育苗、插秧、收割、脫粒、曬谷、碾米……從春到夏,從夏到秋,這堂特別的勞動課歷時5個月,孩子們卷起褲腳、親近泥土,真正體驗了一把“田把式”的艱辛與收獲。“汗水換來果實,雙手創造美味。”校長梁亞介紹,學校把勞動教育貫穿立德樹人全過程,把田間地頭當作育人課堂,通過從種植到生產加工的全鏈條體驗,讓同學們在一秧一苗間學習農耕知識的同時,通過實踐獲得勞動技能,以勞樹德增智,以勞健體益美,以此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摘編自“光明網”2023年9月23日)
◆素材解讀
1.重視勞動,讓學生回歸人之本質。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是人民獲得美好生活的源泉。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加強勞動教育,是回歸人之本質、回歸學生自身的主體性教育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在自主實踐中發現自我,通過雙手改變和創造自己的生活。
2.加強勞動教育,培養奮斗精神。從一定意義上說,學生德行的養成、奮斗精神的培養始于勞動教育。引導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能辛勤勞動并以此為榮,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信念,這是教育的重點與方向。
◆適用話題
勞動教育 全面發展 實踐能力 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