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苗
自2021年以來,以滬深300和中證500為代表的大中盤指數表現持續弱勢,而小盤風格指數表現強勢,以中證2000指數為代表的小微盤指數逐漸受到市場關注。

中證2000指數走向(9月18日)
2023年8月11日,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中證2000指數,反映滬深市場中超小盤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相較于其他主要寬基指數,中證2000指數成分股來自科創和創業板的數量更多,自由流通市值均分布在150億元以下,其中自由流通市值在50億元以下的成分股數量占比97.20%。
近年來,小微盤指數長期業績表現較好,受市場關注度持續提升。2023年8月18日,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就相關情況接受媒體采訪,確定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等一攬子政策措施。此后,“跟蹤”中證1000指數和國證2000指數的投資者明顯增多。
在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中證2000指數當日,10家基金公司迅速反應,集體上報中證2000ETF(Exchange Traded Fund,交易所交易基金,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份額可變的開放式基金)產品。這批產品材料在8月16日獲證監會受理,不到半個月便正式獲批。8月18日,華夏基金、匯添富基金、華寶基金上報的中證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ETF,易方達基金、富國基金、國泰基金、廣發基金上報的國證信息技術創新主題ETF均在此次獲批之列。據證監會官網顯示,9月14日,16家公募基金上報中證2000指數增強基金,2家公募基金上報中證2000ETF聯接基金。
中證2000指數,是從滬深市場中選取市值規模較小且流動性較好的2000只證券作為指數樣本,與滬深300、中證500和中證1000指數共同構成中證規模指數系列,反映滬深市場小市值規模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從成分股來看,中證2000指數聚焦民營實體經濟,側重新興行業,機械設備、電子、醫藥生物、計算機等行業占比相對較高。
華夏基金表示,中證2000指數成長性較好,小盤風格鮮明,具備獨特性和稀缺性。嘉實基金也表示,相較于其他主要寬基指數,中證2000指數成分股來自創業板的數量更多,來自主板的數量相對更少,超小盤風格突出。以中證2000為代表的小微盤股具有鮮明的配置價值。
據頭部券商研究部公開報告顯示,自2021年以來,市場小微盤風格表現強勢,超額收益顯著。
比如,小微盤產品數量快速增加,從2021年以來出現增長趨勢,在2022年后增長提速,2023第二季度產品數量大幅增長至267只,達到歷史高位。另外,2021年初至2023年8月29日,中證2000指數漲幅達到10.51%,顯著超過同期滬深300、中證500、中證800、中證1000指數的漲幅,后四者漲幅分別為 -27.27%、-9.37%、-23.46%、-8.09%。
從宏觀環境的角度,受益于微盤相對強勢的市場及明星產品的帶動效應,各大基金公司對中證2000指數相關產品顯示出極大的熱情。同時,微盤股主要受到經濟增長和流動性環境的影響,并在今后一段時期還將受到周期回暖、技術變革和政策支持三方面因素的驅動,因此有望繼續維持穩定的超額收益。
從宏觀經濟周期角度來看,經濟基本面觸底回升,以中證2000指數成分股為代表的中小企業將獲得更加寬松積極的發展環境;從產業技術變革角度來看,中證2000指數成分股有望較大程度受益于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進程;從政策支持的角度看,在當前經濟弱復蘇疊加寬松流動性貨幣政策的背景下,小微盤風格的表現有望延續。另外,政策持續支持中小微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小微盤股票有望持續享受政策紅利。
首先,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興產業公司在A股上市,“新經濟”的比重進一步攀升,小微市值企業迎來發展機遇。此外,市場中現有寬基指數體系覆蓋率隨上市公司的數量增加可能將下降,而更具小微盤風格的指數對小微市值上市公司表征性會更好,有望成為吐故納新機制下競爭激烈的賽道之一。
其次,科創板和創業板注冊制改革,進一步降低了創新成長企業的上市門檻,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直接融資渠道。具體來看,科創板定位國家戰略和技術創新企業,創業板更加關注成長型中小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2021年11月,北交所開市,其定位是服務于創新型中小企業,重點聚焦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據統計,2023年初至今,收益前列小微盤產品多為科技主題基金。年初至今業績靠前的小盤產品,按行業主題分布來看,受益于年初至今人工智能、傳媒等科技賽道的領先表現,收益前20的產品中有11只為科技主題,其他均為高倉位均衡產品。不過從風險角度來看,相較于科技主題產品,高倉位均衡產品的最大回撤整體相對更小。
最后,國家支持經濟復蘇的決心強勁,新興產業投資風口頻現,小盤風格多次占優。2019年以來,資本市場政策不斷向中小企業傾斜。2023年8月28日,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征收,有助于提升市場活躍度,同時推動小微盤股的交易活躍度提升。另外,在寬松貨幣政策下,微盤股有望實現估值提升。如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2022年7月至今,貨幣政策發力促進金融市場流動性充裕,而中小微企業對寬松的貨幣政策表現出更高的彈性。
因此,小微盤股獲得了較好的配置時機。在當前經濟結構面臨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小微盤股將持續吸引投資者關注,有望成為未來結構性行情下超額收益的重要來源之一。
截至2023年8月24日,自基準日以來中證2000指數取得129.02%的漲幅,跑贏同期中證1000、中證500、滬深300和上證指數表現。再結合當下環境,在經濟復蘇力度相對較弱的背景下,新興產業活躍度高于傳統周期產業,疊加流動性環境方面整體維持寬松狀態,小盤成長風格將持續。
因此,如何在小微盤股中進行有效選股,增厚收益,是投資者比較關心的問題。
據行業人士分析認為,相較于白馬股的“擁擠”,小市值微盤股的機構持股比例仍非常低,超額收益尚未被充分挖掘。但是,投資微盤股、個股的風險比較大。而且,當前針對微盤股的研究相對較少,加上小市值公司數量眾多,因此,指數化投資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記者認為,想投資微盤股,國證2000與中證2000兩個微盤指數相較于傳統寬基指數而言市值明顯偏小,是跟蹤小市值股票表現的上佳指標。中證2000指數覆蓋了2000只微盤股,在提升“中獎”概率的同時,還可以盡量避開“爆雷”的個股。具體來看,國證2000指數相較于中證2000指數在醫藥、計算機、有色金屬等行業有更高占比;中證2000指數在機械、電力設備與新能源、汽車、輕工制造等行業占比更高。
概括來說,中證2000指數成分股有幾個關鍵詞:微盤、新興科創企業占比高、成長性強、彈性大。對于看好小盤風格的投資者來說,這也是市場上可以選擇的指標。
風險提示:一是微盤股板塊較特殊,以國內游資為主,行情相對獨立,所以在外資持續流出的時候,表現會相對比較好。但現在市場已經較穩,同時有“火熱”的中特估和Chat GPT等熱點概念出現,避險資金可能會出現;二是微盤股本身體量較小,可容納的資金相對較少,因為市場表現好,已經吸引了很多量化私募進入,賽道可能會擁擠。如果遇到持續下跌的情況,量化先“走”,榨干了市場流動性,容易出現流動性危機。
總之,在投資的世界里,從來沒有什么事情是簡單的。在投資的路上,我們永遠都是初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