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德順
新時期的高中政治教學,需要將學生的積極性、教師的能力、師生之間的互動等各方面調動起來,這樣,課堂教學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學生學習政治學科的興趣才能真正得到提高。要想做到這幾點,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政治課堂要創設教學情境,融合多媒體教學
興趣是與情感相聯系,在一定情境中產生的一種有積極作用的情緒。高中政治課堂要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鼓勵他們自主學習。
教師要抓住學生成長階段的特點及政治學科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所呈現的聲、像刺激學生的感官,創設情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筆者在教學“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這一內容時,利用多媒體在課堂展示視頻短片,回顧我國的民族關系發展史,再牽出授課主題,配以圖片,并聯系時事,讓學生通過這些畫面感受現實中的民族大團結,并產生共鳴。這樣,課堂的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學生們的發言更加主動,并積極討論,學習政治的興趣提高了,政治課的教學質量也得到了相應提高。
二、結合網絡技術,優化教學方式
在高中政治課程中,運用網絡技術是十分重要的一項舉措。這樣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有利于自主探究與互動教學,能夠極大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也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體現新的教學理念。網絡技術便捷了人與人之間的學習、溝通方式,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筆者在教學當代社會的經濟熱點時,就很好地利用了計算機,向學生展示了經濟常識中的“貨幣升值、貶值”的問題,通過網絡搜集了人民幣升值及美元貶值、外匯匯率等相關資料,引導他們歸納整理,并且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小組成員確定主題,以手抄報形式展示成果。這樣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在發揮他們的主體性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
三、提倡多種形式,應用信息技術
時政教育是高中政治課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實踐拓展課的有效前提。政治教師可以合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政治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加深其對時政的深入了解,達到課程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筆者曾在學校公開課中有效展示了信息技術的應用過程。通過計算機收集資料,選取較重大的課題,經過相應整理、歸納,用電子屏向學生展示,提出幾個他們最關注的時事熱點問題,并就此展開討論。然后分小組演講。對于較難實施的項目,可以成立研究性小組,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活動。最后,針對學生的討論結果展示事先準備好的演示文稿,分析有關全國人大會議、全國政協會議的等主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釋原理。此外,還可以通過Flash或者小論文、校園網專欄等形式匯報交流,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搭建展示成果的舞臺。
在高中政治課堂優化中,還需要注意一些關鍵點。
首先,優化政治課堂要合理運用多媒體。所有的信息化技術對課堂只起輔助作用,無法使學生得到實際的思想教育。教師應該合理運用多媒體,適當利用多媒體展示課件等是必要的,但最主要的還是通過語言、形態等將課堂教學回歸到與學生的心靈交流上。
其次,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地位。高中政治新課標強調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參與者與輔導者。然而有些教師對這個認識存在一定偏差,以為只要讓學生多說多做就是重視。學生的知識面畢竟有限,單純依靠他們的自主探究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該適時指導,幫助他們有效地學習。
最后,教師要注重學習與自身素質的提高。社會發展的速度是飛快的,這需要政治教師努力、積極地學習教育理論知識及計算機知識等,提高自身素質。當然,學生也要努力學習,提高高中政治的學習興趣,善于正確運用計算機等完成學習任務。
每種教學方式都有其獨特的優勢,信息技術也一樣,雖然在政治教學中取得了一些顯著成效,但仍然有很多需要改進和注意的地方。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探索,積極響應素質發展的要求,不斷完善教育方式,為本學科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