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勇春
(贛州格瑞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江西 贛州 341000)
水資源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之一,然而從總體上來看,我國是最為缺水的國家之一。水資源,尤其是淡水資源的缺乏不僅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影響,同時也會阻礙工業、農業以及其他行業的正常發展。而造成水資源缺乏的原因眾多,整體降水量較為缺乏是原因之一,而最主要的原因則是水資源污染問題。城市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大量的環境污染物,若是未能對這些污染物進行有效處理而任由其排入自然水體中,就會造成極大的水源污染,從而引發水資源緊缺問題,進而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1]。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將圍繞著環境工程中水污染的危害以及治理措施等方面展開闡述,希望能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水是生命之源,人們每天都需要飲用適量的水,同時日常生活中洗菜、淘米、洗漱、沖廁等環節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若是水質不達標,含有污染物,就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此外,水體中的污染物也會隨著食物鏈而逐漸富集于生態系統生物鏈最上端的人類體內,此時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系列負面影響。
1.1.1 引發傳染病
造成水污染的污染物種類眾多,各種體積微小,難以被肉眼察覺的病毒、病菌等病原微生物、寄生蟲便是其中之一。當人們飲用了含有這些微生物、寄生蟲的水后,就會引發各種傳染病,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嚴重時甚至會引發死亡。而當前,為了盡可能地減少這些微生物以及寄生蟲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會將水燒開再喝,但是100℃的高溫并不足以殺死所有微生物以及寄生蟲,其依然會對人體造成不利影響[2]。
1.1.2 出現中毒現象
工業廢水是城市污水的“主力軍”,這些污水中普遍含有大量的重金屬,例如,油漆、涂料、染發劑中會含有鉛,電鍍、冶煉、采礦過程中則會產生含有鉻的污水。一旦未能做好對這些工業廢水的有效處理,這些重金屬就會匯入自然水體,從而形成重金屬污染。人飲用重金屬含量超標的水后就容易出現中毒,如鉛中毒,此時就有可能會出現貧血等疾病,威脅人體健康,尤其是當小孩出現鉛中毒后,會導致其身體無法健康成長,甚至會致癌[3]。
當前,我國技能及整體處于快速發展狀態。而在此過程中,工業以及農業這兩個支柱產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這兩個產業發展過程中用水量較大,對水質也有一定要求,若是水質不達標,就會阻礙這兩個行業的正常發展,進而對社會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以漁業為例,當食品加工廠、制革廠、造紙廠等產生的廢水排入自然水域后,其中的碳化合物等有機物質就會被水域中的微生物進行分解,在此過程中會消耗大量氧氣,致使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下降,進而導致水生動植物因為缺氧而大片死亡,此時又會進一步降低水中的氧含量,這樣就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最終導致該水域中的水生動植物全部死亡,導致漁業絕收[4]。同時,來源于礦山廢水以及廢渣的汞、鉛、鎘雖然含量較少,但是這些重金屬會蓄積于魚類以及其他水生動物中,導致水生動物具有一定的毒性,無法正常售賣。
除人類外,動植物生活中也離不開水資源。然而水污染問題的存在則會從多個方面對動植物產生影響,長此以往就會對當地的生態平衡造成破壞。以前文提及的漁業為例,當含有有機物以及重金屬的污水排入水域后,就會導致該片水域中的部分水生動植物以及微生物死亡,此時就會打破這片水域的水生態平衡,進而導致短時間水生動植物的大面積死亡,這樣不僅會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同時還會導致該區域徹底喪失應有的生機與活力[5]。
當前城市發展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污水,這些污水的來源有所不同,同時其中所含有的污染物種類以及物化性質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城市污水這一特性的存在致使環境工程人員往往難以高效地完成污水的處理。針對這種情況,相關工作人員就需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來加強對城市污水種類以及其中含有污染物性質的認知,并以此為基礎,應用適宜的污水處理技術,以此來提升污水處理成效,從而為環境工程水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2.1.1 酶處理技術
城市污水中會含有大量有機物,這類污染物會間接地降低水體中的溶解氧數量,一旦有機物含量過高,就會導致溶解氧快速低于標準值,從而危害水生動植物的生存,進而對漁業水產資源造成嚴重破壞。針對這種情況,相關工作人員就需要應用酶處理技術來妥善處理污水中的有機物[6]。所謂的酶處理技術,其實質是運用裂解酶、過氧化物酶、水解酶這類高效復合酶來完成對有機物的降解,之后再通過蜂窩陶瓷固化剩余的雜質,由此提高污水處理效率。
2.1.2 吸附處理技術
在環境保護中水污染處理中,吸附技術因其具備易于操作、高效化、經濟性等優勢而得到廣泛應用。這種污水處理技術可以有效地吸附污水中的色素、重金屬等雜質,正因如此,其在印染廢水處理領域具有一定應用優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應用吸附處理技術時投入污水中的吸附材料具有一定的吸附極限,所以實際應用過程中會呈現出“先強后弱”的吸附特征。因而為保證吸附處理技術的整體應用成效,在實際應用前要考慮待處理污水中污染物質的濃度及含量,若是濃度、含量過大,一般不建議使用這種污水處理技術[7]。
2.1.3 超濾膜技術
超濾膜技術的應用原理是通過表面存在大量密集小孔的超濾膜來分離流過濾膜的水源中的細小物質,正是由于這一特性的存在,使得其在處理日常水污染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優勢。例如在處理飲用水時,應用超濾膜處理技術就可以有效地分離純凈水中那些肉眼難以直接觀察、且整體直徑較小的微生物、病菌以及其他有毒物質,以此來提高飲用水的質量,從而為人們提供優質水源。此外,超濾膜技術在處理含有多種污染物的污水時也具有一定優勢。例如,在生產工業產品的過程會涉及多種化學反應,最終產生的工業廢水中所含有的化學物質及化學元素種類眾多,常規方法一般難以有效地分離這些污水中的所有污染物質[8]。而借助于超濾膜技術,相關工作人員只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即可將所有化學元素以及化學物質進行細致分離,從而提升出水水質,降低出水的污染性。
前文提及,城市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的污水,它們的隨意排放是造成水污染以及水資源緊缺的主要原因。但是在這些污水中,有相當一部分污水雖然富含有毒物質,但是經過一系列處理后,它們便可以被轉換成具有一定利用價值的可用水源。正因如此,在開展水污染治理工作,相關工作人員就需要加強對這些污水的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來實現對這些污水的再利用,以此來緩解水資源緊缺的問題。
2.2.1 拓寬污水利用渠道
現如今,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社會各界都在積極尋求有效措施來實現對污水的收集與再利用。但是現如今,人們所關注以及得到有效利用的污水主要為雨水以及未受到嚴重污染的生活污水,如洗菜、淘米水,沖廁水,對于這些污水的應用也基本集中于娛樂景觀、綠化灌溉、道路灑水等環節。污水的利用種類以及應用渠道十分有限,這樣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水資源緊張的問題,但是最終取得的成效差強人意。針對這種情況,相關工作人員就需要從實際出發,積極拓寬污水的利用種類及應用渠道。
例如,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將工業廢水進行凈化回收,并將其用作農田灌溉用水。相較于常規水源而言,這些處理后的污水中的有機物以及氮、磷、鉀等物質的含量更高,可以更好地滿足農作物生長需求,同時還能優化土壤結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這些污水前,應當對其進行成分測定,以免鉀、氯、鎂等元素以及有機物的含量超出農業用水標準,反而對農作物的正常生長產生不利影響。
2.2.2 完善污水回收設備
想要切實有效地實現污水的再利用,水污染的處理效率及質量至關重要。若是水污染處理質量低下,就容易導致出水的水質達不到再利用的標準,嚴重時甚至會因為出水水質過低而引發二次污染;而若是水污染處理效率低下,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污水處理,此時出水就會因為總量過少而失去利用價值。針對這種情況,相關工作人員就需要結合當下污水實際處理需求,對污水處理裝置以及污水回收利用設備進行改造,以此來提升污水的處理量及效率。而想要實現這一目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例如當地政府應當積極開展污水處理項目,從政策以及資金等方面對污水處理工作給予大力支持,以此來為污水處理領域的高速發展奠定基礎;而相關企業也應當正確認識到先進設備與工藝對企業自身以及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并積極主動地對原有的設備及工藝進行更新換代,大力引進先進、前沿的污水處理設備,以此來從技術、設備層面為污水的再利用提供支持。
水污染的治理并非一件易事,其是一個龐大、煩瑣、長期的系統性工程,僅僅依靠國家、政府、相關管理部門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必然會因為人力資源的匱乏而無法及時、全面、有效地監督與治理水污染問題。想要做好這項工作,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支持與參與。然而現如今,公眾對于環境工程水污染的認知存在很大問題,他們并沒有正確意識到水污染對自己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經濟發展所造成的影響,不知道哪些行為會造成水污染,更不知道自己應當采取哪些措施來為水污染治理貢獻一分力量。正因如此,公眾不僅無法為環境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貢獻力量,有時還會或主動或被動地影響治理工程的有效推進,給水污染治理工作帶來不小麻煩與阻礙。針對這種情況,相關工作人員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為公眾開展宣傳教育,幫助其提升對水污染危害、治理方面的認知。
2.3.1 對企業的宣傳教育
不同的企業所產生的污水數量及種類存在較大差異,因而在對這些企業進行宣傳教育時,應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確定宣傳內容。為此,在宣傳教育前,工作人員需要通過實地走訪調查等方法對企業現有的生產設備、生產工藝進行調查分析,了解設備、工藝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水污染物質,然后以此為基礎,向企業管理人員講述相應的危害,并向其介紹該領域的先進設備、工藝的經濟、社會以及生態價值,鼓勵其主動更換設備與工藝,以此來從源頭上減少水污染物質的數量[9]。同時還應當向其講述國家及當地現行的污水排放標準以及超量排放懲罰措施,且需要通過加強監督管理等措施來提升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對于不遵守規定的企業或者工廠應當堅決予以經濟懲罰、關閉整治以及其他懲罰措施,以此來減少隨意排放污水的現象。
2.3.2 對民眾的宣傳教育
在為民眾開展宣傳教育時,相關工作人員應當通過發傳單、投放廣告、張貼宣傳標語等方式向其詳細講述日常生活中易造成水污染的行為以及防范措施,如少用洗潔精、多用無磷洗衣粉。此外,宣傳過程中也應當與時俱進,積極應用微信、微博這類新媒體技術,借助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提升宣傳的效率及范圍。
當前,以水污染為首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對此予以高度重視,正確掌握水污染對人體健康、對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危害,同時還應當從實際出發,通過合理應用污水處理技術、實現污染水源的循環再利用、加強宣傳教育等方法來有效地完成水污染治理,還人們一片碧海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