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瓊
(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寧夏銀川 750002)
寧夏葡萄酒產業歷經近40 年的發展,已成為寧夏擴大開放、調整結構、促農增收的重要產業。截至當前,共有酒莊及企業實體228 家,生產葡萄酒1.36 億瓶,占中國葡萄酒釀造總量的37%,產區先后有60 多家酒莊的葡萄酒在國際葡萄酒大賽中獲得1100 多個大獎,產品硬實力進一步凸顯。但因品牌力不足、宣傳模式單一等因素,當前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處于從種得好、釀得好走向銷得好的換檔期。當前疫情常態化下,產區整體葡萄酒銷售不可避免遭受沖擊,主要源于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消費需求短期內下降。疫情期間節日聚會、家庭餐會均被取消,餐飲業完全停滯,導致葡萄酒的需求短期內大幅下降[1];二是市場推介和拓展受限。各地疫情防控政策因疫情形勢變化階段性調整,酒莊(企業)外出參展、推介等拓展市場活動受限,無法及時傳遞品牌聲音,潛在消費者培育不足。
疫情推動消費形態發生變化,“宅經濟”應運而生,整體繁榮的線上銷售帶動主流媒體直播帶貨異軍突起[2],開啟“網紅經濟”模式。線下消費因消費者跨區域間流通減少,相比之線上較為疲軟。了解本土消費者的消費潛力及推廣寧夏葡萄酒的意愿,不失為當下促進葡萄酒銷售的一個選擇?;诖耍疚膶幭谋就恋南M者進行了市場調研,以期為疫情常態化下的市場營銷突圍提供建議。
本研究采用線上問卷調研法,問卷共設計18道題目,包括社會人口學特征,本土消費者購買、飲用寧夏葡萄酒的基本情況及認知評價,進一步了解及推廣寧夏葡萄酒的意愿等內容,設置了單選和多選題。同時,為保障調研結果的真實性,以社群為主開展調研。
本次調研共收回線上問卷194 份,剔除非寧夏消費者,有效問卷182 份,樣本量滿足不低于變量個數10~15 倍的條件[3]。本次參與問卷調研的消費者基本特征:年齡主要集中在26~35 歲(47.80 %)和36~50 歲(32.97 %)兩個群體;女性(61.54 %)多于男性(38.46 %);職業以公司職員(40.11%),自由職業者(40.11%)和公務員、事業單位群體(15.93%)為主;收入方面5000~10000 元占比36.81 %,3000~5000 元占比36.26 %,3000 以下占比17.58 %,收入在10000 元以上的消費者較少(2.2%)。
從本次調研的情況來看,64.29 %的消費者偶爾飲用葡萄酒,30.22 %的消費者平常沒有喝葡萄酒的習慣。從圖1 可以看出,偶爾飲用者中女性消費者占比67.86%,男性消費者占比58.57%。調研發現,36.26 %的消費者飲用葡萄酒是為了調節情緒、減壓,31.87%的消費者選擇了其他(聚會、應酬等),還有19.78%的消費者是出于葡萄酒的保健功能,12.09%的消費者選擇低酒精度。綜上,從飲用習慣看,本土消費者有一定的培育潛能,其中女性消費者潛力更大。從消費因素看,作為調節情緒、減壓的介質,寧夏葡萄酒的競品包括國內外葡萄酒和白酒、啤酒等酒精飲品,不具備競爭優勢,但疫情影響下人們健康維護意識空前高漲[4],保健功能[5]可作為葡萄酒的重要競爭優勢和營銷賣點。

圖1 本土消費者飲用葡萄酒的習慣
在182 份調查問卷中,對寧夏葡萄酒了解一點的消費者占45.60 %,知道但不了解的消費者占41.21%,完全不知道的消費者占9.89%。從圖2 可以看出,消費者了解寧夏葡萄酒的主要方式依次為微信等新媒體(47.80 %)、朋友介紹(47.25 %)、電視廣告(41.76%)及酒莊旅游(36.26%)。另外,本土消費者對產區主要葡萄酒品牌已經有了基本認知,其中認知程度排前四的依次為西夏王84.62%、賀蘭紅66.48 %、賀蘭山53.85 %、加貝蘭28.57 %(圖3 所示)。綜上來看,作為國內葡萄酒主產區,本土消費者不知道及知道但不了解寧夏葡萄酒的群體占比高達51.10 %,培育潛能不容忽視。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 年6月,網絡視頻用戶規模為9.95 億,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9.62億[6],可見新媒體使用的廣泛性,新媒體傳播具有及時性、互動性、高觸達率、受眾群體范圍廣等[7]優勢,酒莊主體要充分把握“網紅時代”新媒體優勢,以酒莊自媒體的獨特視角持續傳遞品牌聲音。當前產區主要葡萄酒品牌已具備認知基礎優勢,為培育國內國際知名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圖2 本土消費者了解葡萄酒的主要方式

圖3 本土消費者對主要葡萄酒品牌的認知程度

圖4 本土消費者性別、口感喜好交叉分析
本次調研中89.56 %的消費者喝過寧夏葡萄酒,有47.80 %的消費者認為口感好、性價比高,有25.27 %的消費者認為口感好但價格偏高,有16.48 %的消費者認為口感上有待改善;在口感的選擇上,68.68%的消費者選擇果香型、口感清爽的葡萄酒,通過性別、口感喜好交叉分析可知,本土女性消費者比男性消費者更喜歡口感清爽的葡萄酒,男性消費者比女性消費者容易接受厚重型的葡萄酒,女性相比男性喜歡甜型葡萄酒。價格方面,收入10000 元以下共有64.28 %的消費者購買了200元以內的葡萄酒,其中選擇價格區間在100~200元間葡萄酒的消費者偏多。由此可見,近一半本土消費者認為寧夏葡萄酒性價比高,本土消費者更喜歡果香型、口感清爽的葡萄酒,收入10000 元以下的本土消費者對葡萄酒的主消費價格區間在50~200元之間。
在選購偏好方面,39.56 %的消費者同時考慮品牌、價格和包裝設計,28.57%的消費者考慮價格和品牌,就單項因素,價格仍然是消費者更多考慮的要素。消費者認為需要改善的要素依次為口感、價格、品牌、包裝設計(圖5),由此看來,產品性價比和品牌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應是酒莊主體要把握的核心要素。
在182 份調研問卷中有47.80%的消費者想要更多的了解葡萄酒,消費者主要選擇的方式依次為酒莊旅游(35.16 %)、葡萄酒知識學堂(20.33 %)、專場品鑒會(19.23%)、媒體宣傳(15.38%)(圖6),有91.76 %的消費者愿意向他人推薦寧夏葡萄酒。由此看來,本土消費者更喜歡通過酒莊旅游和葡萄酒知識教育了解寧夏葡萄酒。當前疫情防控政策動態調整,本地游、鄉村游和精致露營等戶外活動成為市民群眾首選[8],酒莊群體應積極應對市場需求新變化,抱團開展“葡萄酒+酒莊旅游+教育”,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傳播酒莊品牌文化理念,讓本土消費者在體驗式旅游中自愿成為寧夏葡萄酒代言人,通過口碑營銷助力打造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IP。

圖6 本土消費者選擇進一步了解寧夏葡萄酒的主要方式
寧夏本土消費者培育潛能不容忽視,其中女性消費者培育潛力更大。本土消費者更喜歡果香型、口感清爽的葡萄酒,收入10000 元以下的消費者主消費價格區間在50~200 元之間。通過消費群體偏好分析,實現葡萄酒口感、價格與目標消費市場精準匹配,有助于拓展市場。保健功能可作為葡萄酒的重要競爭優勢和營銷賣點。酒莊群體要充分借助“網紅”時代新媒體傳播的優勢,以酒莊自媒體的獨特視角持續傳遞品牌聲音,同時抱團開展“葡萄酒+酒莊旅游+教育”,讓本土消費者在體驗旅游中自愿成為寧夏葡萄酒代言人,通過口碑營銷助力打造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IP,推動葡萄酒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