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曼麗
異位妊娠俗稱宮外孕,是一種婦科急腹癥,臨床發病率高,主要是孕卵著床女性子宮腔外的病癥類型,有腹部疼痛、陰道不規則出血、停經等諸多臨床癥狀[1]。由于孕囊無法生育在子宮宮腔外部,但孕囊可外部生長與發育,由此會引起孕囊破裂,造成可致死的大出血癥狀[2]。故而積極診斷與治療是保證女性健康的重要途徑。然而實際診斷期間,受患者無特異體征的影響,臨床易漏診、誤診,造成患者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增加死亡風險[3]。醫學技術的發展帶動超聲技術的成熟,不僅檢查強度低、頻率高,而且安全無創、可重復,在婦科急腹癥中應用普遍,是異位妊娠的首選診斷方式。就目前超聲技術而言,主要有經腹部超聲、經陰道超聲兩種形式。為佐證經陰道超聲在早期異位妊娠中的價值,本文以2020 年1 月~2021 年2 月早期異位妊娠患者60 例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 月~2021 年2 月本院收治的早期異位妊娠患者60 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經病理確診,年齡24~44 歲,平均年齡(33.24±3.59)歲;停經時間38~55 d,平均停經時間(43.33±3.89)d;經產婦40 例,初產婦20 例。本研究開展前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且排除精神異常或者認知障礙、治療依從性差患者。
1.2 診斷方法 所有患者分別予以經腹部超聲診斷及經陰道超聲診斷。經腹部超聲:采用飛利浦iu22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5 MHz,檢查前喝水充盈膀胱。仰臥,橫向、縱向、斜向掃描下腹部,觀察患者子宮狀態,如體積、內膜厚度、宮內孕囊、雙側卵巢包塊等,若患者雙側卵巢出現疑似包塊,需對其體積、邊界、內部孕囊、孕囊有無胎心搏動、盆腔積液、腹腔積液進行觀察。經陰道超聲:采用飛利浦iu22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5.0 MHz。排空膀胱,取截石位,探頭涂抹耦合劑,戴好安全套,置入患者陰道達宮頸,以橫向、縱向、斜向旋轉抽插檢查子宮附件,操作者可適當按壓患者腹部,微固定子宮使其貼近探頭,便于觀察子宮體積、內膜厚度、宮內或卵巢內是否出現孕囊、盆腔或腹腔是否含有積液等。完成檢查后,需要選擇2 名經驗豐富的醫師共同閱片,得出統一結論。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以病理學診斷結果作為金標準,比較兩種超聲診斷方式的檢出率及影像學超聲表現檢出情況。異位妊娠陽性診斷標準[4]:超聲下患者宮內無妊娠囊,宮外妊娠囊呈強回聲;超聲下附件區與孕囊包膜完整,內部見胚芽或胎心;一側附件區域回聲不規則,邊界較模糊,內部回聲實質,形態不一。觀察患者超聲影像學表現,涉及盆腔積液、附件區團塊、胚芽發射、子宮內假孕囊。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種超聲診斷方式的檢出率比較 經腹部超聲診斷檢出51 例早期異位妊娠患者,經陰道超聲診斷檢出58 例早期異位妊娠患者,經陰道超聲診斷的檢出率高于經腹部超聲診斷,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超聲診斷方式的檢出率比較(n,%,n=60)
2.2 兩種診斷方式的影像學超聲表現檢出情況比較經陰道超聲診斷在盆腔積液、附件區團塊、胚芽反射、子宮內假孕囊中的檢出率均高于經腹部超聲診斷,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種診斷方式的影像學超聲表現檢出情況比較[n(%),n=60]
近些年,臨床異位妊娠的患病例數越來越多,對女性機體具有嚴重損害,影響其身心健康,對于病情嚴峻患者,輸卵管堵塞頻發,大出血風險高,甚至可能造成患者無法再孕,威脅患者生命安全。通常情況下,女性孕齡較低,異位妊娠風險高,涉及卵巢妊娠、輸卵管妊娠、峽部妊娠、宮頸妊娠等多種患病類型,其中輸卵管妊娠最為常見,需要臨床多加關注[5]。
傳統診斷多依據患者臨床癥狀、既往病史、尿妊娠試驗等,但針對無典型臨床癥狀的患者,單純結合既往病史與相關癥狀診斷的準確性不高,且尿妊娠試驗診斷具有高陽性率,臨床誤診幾率大。曾有研究指出[6]:尿妊娠試驗在早期異位妊娠疾病中的診斷率僅僅達40%。故而臨床亟需尋求一種簡單高效的診斷方式。
現階段,超聲技術被廣泛應用在早期異位妊娠診斷中,涉及經腹部超聲診斷與經陰道超聲診斷兩種,其中經腹部超聲診斷中可大范圍掃描患者腹腔、盆腔、卵巢和子宮部位,超聲穿透力較強,可以讓臨床醫師準確且及時發現患者腹腔中的積液情況,從而對異位妊娠具體病癥類型加以準確判斷;與此同時,經陰道超聲診斷有助于清晰展現患者陰道中的血流信號,臨床醫師可據此發現潛在問題,對盆腔包塊與積液狀態進行準確判斷[7,8]。在經腹部超聲診斷方式下,患者檢查前需保證自身膀胱充足,故需多喝水,痛苦性強,且對于肥胖患者而言,亦不適用,這是因為機體脂肪過厚,臨床診斷難度較大,經腹部超聲圖像并不清晰,診斷結果失誤度高,不利于臨床診斷結果的準確性[9]。而經陰道超聲診斷屬于腔內檢查的一種,優勢體現在諸多方面[10-12]:①經陰道超聲診斷檢查前并不具備較高要求,患者無需多喝水保證膀胱充盈,患者痛苦性低,可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檢驗時間;②經陰道超聲的探頭頻率相較經腹部超聲高,一般是5~7 MHz,加上探頭置入患者陰道內部進行診斷,可進一步拉近探頭與患者宮頸之間的距離,能增強圖像質量,保證診斷準確性;③經腹部超聲診斷肥胖患者失誤度高,加上此類女性的子宮后位因素,漏診風險高,反之經陰道超聲診斷不會出現這一現象,彌補性強;④有助于準確判斷出女性卵巢、盆腔、輸卵管和子宮部位炎癥問題,在早期異位妊娠診斷中占據重要地位,發揮準確診斷作用,為臨床制定治療方案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⑤經陰道超聲診斷需較高探頭頻率,置入宮頸后,高頻率探頭更利于清晰觀察患者病變部位與宮腔解剖結構,掌握患者宮腔附件狀態,了解盆腔與腹腔積液含量,準確辨認積液性質,斷定宮內孕囊與包塊是否異常[13]。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陰道超聲診斷的檢出率96.67%高于經腹部超聲診斷的85.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陰道超聲診斷在盆腔積液、附件區團塊、胚芽反射、子宮內假孕囊中的檢出率分別為96.67%、95.00%、50.00%、45.00%,均高于經腹部超聲診斷的83.33%、81.67%、30.00%、25.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相較經腹部超聲診斷,經陰道超聲診斷早期異位妊娠的價值更高,可以高效判斷出早期異位妊娠患者的影像學表現,幫助臨床醫師在制定治療方案過程中提供科學、可靠的參考依據,臨床實用價值頗高。
綜上所述,經陰道超聲診斷早期異位妊娠的臨床價值較高,是理想的診斷方式,在臨床中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