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曉/文
近年來,隨著礦井開采深度逐漸向八采延伸,礦井開采過程中所耗費的成本逐漸增加,煤炭企業面臨的成本控制壓力也不斷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想要確保礦井健康穩定地運行,應當不斷優化成本控制工作,圍繞“鞏固提升、創新創效”的工作思路,在“增、節、降”工作的提升方面加強研究,推動經營管理過程中降本增效工作的落實。基于此,文章概括“1525+”成本管理體系的內涵,分析煤炭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一般原則和要求,據此引申出成本管控過程中煤炭企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對應的改進和優化方案,希望能夠對煤炭企業成本管控工作的有效推進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煤炭當前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礎和化工原料,在推動社會發展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成本管理工作是企業經營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能夠有效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提升和穩定發展,因此煤炭企業應當采取科學的成本管控方式,實現對自身經營成本的有效控制,提升企業經營效益,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1525+”成本管控體系中的“1”,為“一項頂層設計”;第一個“5”即開展工程自建、配件自制、設備自修、工藝自創、能源自用五項工作內容;“2”主要是指井下得到差異化支護改革以及洗煤廠的各項技術改造;第二個“5”是指實現修舊利廢工作中的“由彎變直、由長變短、由壞變好、由舊變新、由大變小”五項活動;“+”指各項常規工作之外的延伸和拓展。“1525+”成本管控體系的研發與實施能夠有效督促各部門人員形成良好的節約意識,對各項成本控制目標的達成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1525+”成本管控體系的研發和實施,還能夠激發各部門人員在降本增效方面的工作潛能,推動礦井成本管理工作水平有效提升,為礦井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新的發展動力。

效益原則和全面原則
成本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原則就是盡可能節約人力、物力、財力,實現自身經營效益的提升。但成本管理工作不僅僅要對生產和經營成本進行限制,而且要通過科學的方式對各環節的成本耗用進行干預和指導,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實現產品質量的提升,追求的是全面的經濟效果。
完善成本管理基礎工作,健全成本管理責任體系
成本管理主要包括各類驗收和計量制度建立、原始數據記錄、成本管理責任劃分等。成本管理責任主要是指企業按照一定的方式對自身預定的目標成本進行分解,并分別落實到各生產部門以及具體的人員身上,形成清晰的成本控制脈絡,確保企業內部各部門人員都在職責范圍內開展成本管理工作,以確保整體目標成本的實現。
需要妥善處理的幾個關系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煤炭企業成本的耗用與外部物價上漲、原煤質量以及產銷平衡等聯系緊密,因此煤炭企業在成本管理工作中應處理好以下幾類關系:一是成本和銷售價格之間的關系,二是成本與生產規模之間的關系,三是成本控制與質量提升之間的關系。
煤炭企業管理人員大多在生產管理方面具備較高專業水平,在實際工作中通常會存在重生產及產量、輕成本控制的問題,對成本管理的積極意義缺乏了解和重視,且未能將成本管理工作與各項經營生產環節相結合。此外,各部門人員也未形成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識,缺乏相應的成本管理培訓,因此企業整體對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較低。
當前,很多煤炭企業未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現有的管理模式較為單一,管理人員更關注短期利益的獲取,對生產過程中存在的材料、人工及資金的浪費缺乏重視。同時,經營過程中未及時收集人力、財力、設備購買等方面的信息,導致企業的成本管理系統缺乏足夠的數據支撐,容易產生經濟損失。此外,管理人員在工作中未對成本管理系統的完整性予以足夠重視,未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導致系統收集的各類信息的時效性和全面性不足,所收集到的信息無法滿足成本管理工作的需求,成本核算與預算目標之間存在較大差異。
分析煤炭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實際狀況可知,我國煤炭企業當前主要使用直接成本管理方式。這種方式下的成本管理工作對技術、安全、質量等因素都缺乏考慮,對影響煤炭產品的各類要素缺乏管理,未在企業內部完善成本預測、核算及控制工作。在信息技術及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這類方式顯然難以滿足企業不斷變動的發展需求,需要進行必要的創新和改革,以便加強對企業產品成本的全方位管控。
當前,很多煤炭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都將工作重心放在煤炭能源的采集和生產工作上,在進行人員考核時僅僅加強了對生產安全方面的考核,對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重視不足,對生產過程中各項材料的耗用缺乏管理,導致資源浪費現象嚴重。對于生產過程中的材料領用,煤炭企業的管理部門未建立完善的領用審批制度,應對超出限額的材料加強控制。此外,對各生產部門成本超支現象的考核制度也不夠完善,未建立明確的考核標準,導致各部門人員的成本控制意識較差,在日常工作中未對自身的工作行為進行規范化管理,企業內部浪費問題較為嚴重。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政府部門對環境保護工作也越發重視。在此背景下,煤炭企業的經營發展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一些煤炭企業對開采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類廢棄材料的處理工作不夠重視,更傾向于污染發生后進行處理,因此煤炭開采過程中通常存在較為嚴重的環境破壞問題,在后期治理過程中需要投入的治理成本相對較高。
一方面,煤炭企業應當定期開展成本管理方面的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活動,并督促各部門人員積極參加培訓,盡快掌握成本管理的相關知識,加深對成本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大多數成本浪費現象是在生產經營環節發生的,企業應當加強人才培訓,充分激發各部門人員參與成本管理工作的熱情,使其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
另一方面,應當加強對ERP 系統的應用。ERP 系統的應用可以幫助各部門人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同時實現對各項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各項材料的使用效率,并建立數據庫,有效歸集成本管理相關信息,推動成本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煤炭企業想要提升自身的成本控制水平,就應當不斷完善現有的成本控制和管理體系,確保成本管理工作具備較強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制度的制定能夠幫助各部門人員規范自身的工作行為,因此煤炭企業應當根據自身實際經營狀況制定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成本控制制度,并督促各部門人員嚴格遵守各項制度要求,確保制度有效落實,減少日常開支,以達到降低管理成本的目的。
現階段,面對成本管理工作中仍未解決的問題,煤炭企業可以積極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加強對經營成本的控制。同時,還要加大成本管理工作的執行力度,確保采煤、礦井生產等各類工作安排合理,并通過先進技術手段的應用,有效降低成本。如應用信息技術替代一些完成難度較大的工作,并通過高效的數據處理能力,建立安全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統,便于管理人員科學制定各項決策,確保煤炭企業經營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推動各項管理目標快速實現,實現對成本的有效控制。此外,還可以在各礦區及工作區域安裝先進的檢測監控裝置,實時監督各類物資的消耗,為成本管理人員的成本核算和控制提供充足的數據,并加強對先進成本管理技術的學習,利用先進的生產技術,提高煤炭產量,將現有的成本攤銷至更高產量的產品中,降低單位成本。
當前,煤炭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更關注生產工作,在個人考核方面僅僅關注對生產安全方面的考核,忽略了成本考核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實際經營過程中,企業應當提高對成本管理方面考核工作的重視度,對材料費、辦公費等方面的支出進行嚴格審批,避免計劃外材料的領用,對超出限額部分的支出進行嚴格控制。在辦公費用的領用方面,應當執行每月領取一次的制度,并于月末對各部門進行考核,對超出成本使用計劃的部門進行處罰,對成本控制效果較好的部門予以一定獎勵,以有效激發各部門參與成本控制工作的積極性。同時,可以組織降本增效的活動,鼓勵各部門提出合理的成本控制建議,并對各部門的建議進行集中評比,在后續工作中逐一落實較為優質的建議。
以A 煤炭企業為例,企業當前將礦屬單位劃分為生產考核區、輔助考核區以及其他單位考核區三部分,并通過以下考核方式對三個考核區實施考核。
第一,在滿足相關要求的情況下,選擇成本最優的巷道掘進斷面;盡量布置直巷,以確保各機電設備的運輸能力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減少設備使用成本及人工成本;工程設計盡量一次完成,減少零星工程的出現;定期對現場施工的規范化程度進行檢查,減少返工的情況。
第二,對于材料物資,應當建立合理的存放標準,確保各項物資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存放,對于丟失的材料,按照原值的5~10倍對材料管理人員進行處罰;對于集中運送的材料,原則上存放數量不應當超過3天所需的總量,并不定期對井下當班作業的材料使用數量與臺賬記錄的數量進行對比核查,若領用數量超過實際使用數量,按材料原值對材料管理人員進行處罰;對于項目竣工前的材料物資使用數量進行控制,做到人走料清;原則上,材料的使用數量和規格應當與施工措施中標注的相符,未提供相關措施的,項目產生的各項費用由單位承擔。
第三,對于設備及配件,當發生新增設備的需求時應及時填寫設備領用單,由相關部門驗收后方可下井使用;設備及配件使用后,開掘工作面結束后應當及時拆除并升井,不能升井或需要繼續使用的設備,應及時辦理移交手續;若零件缺失,相關人員按原價賠償;對于大型設備應當執行以舊換新,在領用設備時應當在限定期限內返還舊設備,超出限定日期的,處以每日50元的罰款。
第四,對于電費,機電科應當根據礦區的年度計劃,制定相應的年度耗電計劃,并實施量化考核;對于新增負荷,應當提前出具用電申請書,經機電科批準后方可使用;井下使用的防爆電氣設備,應當確保其具備隔爆性能,如果發生失爆、保護不靈敏等情況,電氣設備檢查人員有權立即停止供電;大型設備應當實施避谷填峰運行制度,對未經請示私自在峰段運行的設備處以罰款。
第五,對于人員的考勤,各部門人員應當嚴格按照礦區《考勤管理辦法》中規定的時間及次數進行虹膜考勤;嚴禁井下虹膜考勤后地面工作,若出現該情況,當事人及區長處以2000元罰款;各單位應當按時向勞務部門上報單位內部當月的在冊員工數量,如實上報辭退、曠工超過15日的人員。
煤炭企業應當確保煤炭生產和治理工作同時進行,增強各部門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確保自身工作綠色化開展,同時加深對環境保護有關法律法規的理解,在環境保護方面加大成本投入力度,確保保護工作一步到位,避免后期追加成本投入。同時,可以與不同類型的企業加強合作,開展安全施工與環境開發等方面的項目,盡可能降低自身成本。此外,還可以加大對科技化綠色模式的投入力度,盡可能實現生產過程中的低污染遺留,從源頭上節約成本,實現煤炭企業自身經營效益及社會效益的提升。
煤炭企業在日常經營和發展過程中,不僅應當逐步擴大自身的經營規模,而且應當推動管理工作優化,加強成本控制。站在這個角度,煤炭企業應當積極采取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加快自身成本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創新速度,優化現有的成本控制和管理體系,實現經濟效益的有效提升,并為社會提供充足的能源,推動社會進步,以盡快實現自身持續穩定發展的經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