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文文
“我跟你說呀,現在的孩子,真是累死父母!”下午,我出去辦事,回家比較早,無意間聽到婆婆正在跟人打電話這樣抱怨,禁不住一陣郁悶。
“你給咱兒子家干活,管的是自己家孩子,有啥不開心的?”電話那頭是公公的聲音。“開心什么呀?感覺這孩子就是給我生下的!離了我,他們可怎么辦呀?!”公公的勸慰并沒有緩解婆婆的情緒。婆婆明明是在抱怨,可我聽著她的話,總感覺里面有些別的意味,但又說不清楚是什么。
大學畢業后,我和男友陳清留在西安發展。結婚后不久,我懷孕了,陳清請婆婆來照顧我。婆婆二話沒說,次日便從老家趕到了西安。兒子出生后,婆婆繼續幫我照顧兒子。一晃6年過去了,在婆婆的幫助下,我的婚姻生活輕松又自在。我非常感恩婆婆,對她極為孝順,逢年過節,都會提前給她買好禮物,還會給她發紅包。
回想過去的種種,再想想婆婆剛才的抱怨,我煩躁不已。晚上睡覺前,我把這事告訴老公,心里仍有些氣憤:“媽平日里看起來溫溫柔柔的,沒想到背后這么多怨言。這愛抱怨的婆婆,真讓人煩!”老公根本不當一回事,笑著安慰我幾句就睡覺了。
可我怎么也睡不著,一直想著婆婆的話,越想越郁悶:這一次是我剛好聽到了,其他我聽不到的時候,還不知道她怎么說呢!不行!我得想個法子,不能讓她一直這樣抱怨。她不是嫌做家務多嘛,那以后我多做點兒,慢慢不再需要她,看她還怎么抱怨!
抱著這樣的念頭,我第二天特意早早起床,給全家人熱了牛奶,做了三明治。婆婆起床后,看著眼前的一切,有些發蒙。我不由得心里暗爽,催促她:“媽,快,收拾一下吃早飯了。”然后把全家人都喊了起來。
兒子看到三明治,立即發出驚呼:“哇,今天的早餐很不一樣啊!”老公也過來湊熱鬧,拿起一個三明治咬了一口,對婆婆說:“媽,吃慣了你的中式早餐,這換換口味,還真不錯呢!”婆婆點點頭,沒有說話,表情有些落寞。我很奇怪:我做了早餐,幫她分擔了家務,她不是應該開心嗎?怎么看起來并不像開心的樣子?
很快,我便想通了,做一頓早餐算什么呢,我應該做更多的活兒!
接下來,我一有空就做家務,還特意學做了一些網紅美食,心想:這下婆婆總應該開心了吧?不會再抱怨了吧?
誰知,一個周末,老公帶兒子出去玩,我在家打掃完衛生,出去倒垃圾,回來時又聽到了婆婆和公公的對話。公公問婆婆這段時間怎么樣,婆婆無精打采地回他:“唉,別提了,我老了,越來越不中用了……”公公責怪她:“好端端的,你瞎說什么呢?”“文文很能干,感覺我在兒子家的用處越來越小了……”說這話時,婆婆的語氣里竟然有些委屈。
我努力干活,婆婆也不開心。她到底想要我怎樣?我瞬間氣憤不已,轉頭下了樓。
走出小區,我內心的火焰熊熊燃燒,覺得必須發泄一下。于是,我去找閨蜜可可傾訴。
聽我把我和婆婆之間暗戳戳較勁的事情說完后,可可笑了:“嗨,我還以為啥事呢。姐妹,你是誤會你婆婆了。”“怎么可能?”我有些不敢相信。
可可拍拍我的肩膀,跟我講了她家的事情。她婆婆身體不好,她家寶寶一直放在老家由她媽媽照顧。有段時間,她把寶寶接到西安來,正好她婆婆也來西安小住,就幫忙照顧了寶寶幾天。一天,她媽媽打電話過來,問寶寶:“西安好玩嗎?想不想外婆?”寶寶想都沒想就說:“好玩兒,這里有奶奶。”她媽媽“哦”了一聲,便沒有再說話。可可問我:“我媽媽經常抱怨我婆婆不看孩子,這次我婆婆終于看孩子了,按理說,我媽媽不是應該開心嗎?可是,她那個‘哦里面有著濃濃的失落感,完全沒有一絲開心,為什么呢?”“對呀,為什么呢?”我附和著可可,更像是在問自己。
可可看著我,認真地說:“我后來想明白了,這其實是因為,媽媽們都有被需要的心理。”看我一臉疑惑,可可解釋:“媽媽們的抱怨更多的是一種幸福的抱怨,覺得自己被需要,做什么都神清氣爽。所以,我們不妨滿足她們這種被需要的心理,不要計較她們說了什么。”那一瞬間,我恍然大悟:“對啊,婆婆年紀大了,擔心自己不被需要。難怪,我第一次聽她跟公公抱怨時,覺得她的話里有些別的意味,現在我知道了,那就是被需要的驕傲感。”
下午,我回到家,不再搶著做家務,而是跟婆婆撒嬌:“媽,我想吃你做的花卷了。說真的,我還是覺得你做的飯好吃。我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費時費力還沒營養,不想做了。”婆婆戳我一下:“你就是懶!”然后進了廚房,開始和面。
晚飯時,餐桌上有了熱氣騰騰的花卷。我拿起一個,咬了一大口,夸道:“媽,太香了!”婆婆笑得合不攏嘴。那一刻,我篤定,婆婆的抱怨就是被需要產生的自豪感。我繼續說:“媽,我感覺我們是真的離不開你了。有你在,這生活太棒了!”老公也跟著附和:“是呀是呀,媽做的飯最好吃!”
接下來,我明顯感覺到,婆婆心情大好,還讓老公帶她去體檢:“我可得保護好身體,繼續為你們的小家發光發熱,哈哈哈……”
現在,婆婆還是會抱怨,但我已經懂得,那是她滿滿的自豪感。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