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慈
人才是科創之基,是強國之本,是世界各國開展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席卷全球,世界各國、各地區都在經歷經濟格局的翻轉與重構。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再到后工業文明,人才資源彰顯出愈發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優勢能量,并全面超越能源、資本等要素,成為社會驅動中最為強勢的戰略資源。河南作為我國重要的人口大省,如何實現向人才大省的轉變,理應是現階段社會高質量發展亟須解決的實際問題。探索河南創新人才發展的脈絡走向,對于全省推動人才強國戰略的深入實施及人才發展體系的現代化建設大有裨益。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人才發展始終是影響經濟社會變革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人才問題”已經成為國家復興、區域崛起、產業興盛的重要附加值,如何通過人才支撐沖出現實困境,以優化人才發展政策提升人力資本素質,以“人才”所展現出的活躍力量引領未來、搶占先機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重要命題。
舒爾茨在《人力資本投資》中指出,人力資本在經濟增長中所表現出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人力作為經濟要素,能夠解釋諸多傳統經濟理論所困惑的問題,成為推動國民經濟增長最強勢的動能。這也表明,任何時期社會經濟發展都存在對“人”的依賴性,無論是宏觀層面的國際經濟環境、中觀層面的國家經濟布局,還是微觀層面的產業經濟定位,都將生產要素中的“人力”作為開展一切經濟生產活動的第一驅動力。可以說,“人力”已經是被公認的資源稟賦中最具挖掘價值和塑造價值的要素,能夠通過追加人力資本投資,實現人力資本的擴展和內生驅動,為經濟增長和國家發展提供永續動力。因此,人力資本的開發和管理逐步成為各省關注的焦點,人力資本如何轉化為“人才”,這里既需要政策的導向、制度的監管,還需要培養體系的建構。可見,人才發展置于經濟、社會、歷史、文化、觀念、思想視域下,承載著人力開發、人才環境、人才激勵、人才政策等多維內涵。有效推動人才發展,不僅是占有資源稟賦中最為重要的要素本位,更是實現“人盡其才”的關鍵途徑。
伴隨世界競爭愈演愈烈,對人才的競爭已經從單純的人力占有轉化為人才創造力的博弈。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發展,都在全球共同體作用下,主動或被動卷入競爭,而競爭力的強弱之分主要就集中在人才保有量之上的創新能力比較。久而久之,人才發展推動了整個社會的創新驅動發展。其中,創新驅動中的知識、技術、方法要素的進步又同時投射到“人”,這也推導出為何將人才的創新輸出值和技術溢出率作為判斷經濟增長的核心要義。同時,打破了“勞動人數”與“勞動價值”正比增項的傳統價值判斷。可見,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現階段推動經濟發展和持續增長的源泉,而創新驅動又是依靠“人才”所附帶的知識、技術、能力等附加值得以顯現。因此,在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發展進程中,人才發展的重要性已然超越勞動力的數量渴望,正在形成以人才培養為基礎、人才競爭為指向,不斷減少經濟活動對生產要素的過分依賴,以創新作為推動發展的新型戰略眼光,讓知識與能力成為國家永續發展的助推器。
治國興邦,人才為上。在世界各國紛紛把人才發展作為國家戰略之際,我國也提出,要將人才作為發展的第一資源。在之前頒布實施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中明確提出:“人才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黨的二十大報告也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可見,人才發展作為衡量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數,已經成為全球人才競爭中最為關注的熱點。對于河南而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國富民強的內生動力同樣來自人才所釋放出的高附加值。未來,應將人才發展作為社會改革進步的重要戰略,以人才強國助推國家戰略地位的提升和國際影響力的擴大,以期實現在未來長期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搶占先機。
河南在近十年之間,政治經濟文化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特別是從傳統農業大省向工業強省的邁進,標志著該省開始步入智能化、高端化的創新型社會發展階段,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對全省人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通過梳理河南人才發展政策、模式和機制,能夠對未來人才發展之路提供經驗借鑒,有效實現人才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推動人才發展,要妥善處理好人與才的關系。對于河南而言,要充分利用人口大省的資源優勢,重視人口作為“量”的基礎,發揮人口紅利,解決好市場主體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在人才培養和人才引進過程中要維護人才資源的穩定性,保障各行業、各產業的人才需求,營造良好的人才環境,保證人才存量。同時,也要將“才”作為人才發展的“質”來對待,加速解決高精尖人才短缺的問題,以創新驅動為契機,以打造工業強省為帶動,擴充全省高層次人才的流入,提升人才質量。只有“人”與“才”同時發展,才能實現社會經濟整體競爭力的可持續提升,這也是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的決定性力量。
當前推動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就是科技創新,而其中人才作為主體所發揮出的關鍵作用已經昭示,人才不再是資源與資本的附庸,這種變化也使得人才發展僅靠政府推動的傳統理念已經過時,人才發展已經進入了新階段。這就需要政府首先應制定好宏觀決策,在人才發展的推動過程中,積極搭建多元主體架構,發揮“指揮官”作用,聚焦人才的發展規劃、體制機制建設和政策設計等方面。其次,企業作為用人主體,要通過市場化的運作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緊貼企業發展實際和需求,對人才進行對口的專業培訓,提升人才的“崗位匹配度”,充分釋放人才資源的優勢。最后,要豐富人才資金投入的多元化,吸引非政府組織募集資金,擴大財力支持的渠道,補充國家財政,為人才發展和人才投入蓄力加能。
當前,河南人才資源現狀處于穩中向好的積極態勢,但也存在前進動力不足、發展空間受限等問題。因此,建立全鏈條人才開發體系能夠有效實現人才發展的可持續性。首先,重視高層次人才培養,以“引進高精尖人才”“搭建高水平科創平臺”“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等為抓手,實現精英人才的培養開發和能者多勞。其次,加強社會急需專門人才培養,以企業及市場主體為指導,深度開發經濟社會的急缺人才,著重聚焦職業培訓和技能開發,確保用人主體對有效勞動力的掌握。最后,鼓勵在職人才終身教育支持,為在職人才提供繼續教育的平臺和機構,實現人才資源的長效適用性,也能幫助其更新技能、提升職業素養、加強自身競爭力。
伴隨經濟社會發展,人才資源將成為實現經濟飛躍、獲得競爭主動地位的重要戰略資源,更是社會蓬勃發展的關鍵因素。河南要積極利用好人口大省的資源優勢,借助先進地區推動人才發展的實際經驗,將人才資本看作可以實現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來源。聚焦吸引人才,發揮高素質人才效應,讓人才成為經濟增長新的貢獻點,為實現人才隊伍高質量發展、人才強省戰略的持續推進提供借鑒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