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夢茹
現代學徒制是一種新型職業教育模式,旨在通過學校與企業深度合作、教師與師傅共同育人,培養出具有扎實理論基礎與優秀實踐能力的專業型人才。目前,我國針對職業教育推廣現代學徒制發展頒布了支持政策,也意味著技師學院可以“大顯身手”,有效落實教育改革與全新的育人理念、育人技術,進一步提高相關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身為一線教師,也應當積極承擔責任,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層面出發,推進旅游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改革。
當前,我國在現代學徒制的開展方面仍然處于探索階段,盡管有了西方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成果,但在實際借鑒時仍然發現了許多問題,使得我們必須去自己研究、自己實踐,為現代學徒制在職業教育中的開展和應用積累經驗。也就是說,我國技師學院有必要作出新的探索與嘗試,通過有效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探索出適合我國國情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職業教育中,傳統的校企合作缺乏有效性,既沒有完善的實施方案,也并不能達到預期教學效果。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意味著深化校企合作,也就是說學校與企業、工廠、店鋪等連接更加密切了。學校與社會資源聯結成經濟共同體,相關資源不斷涌入校園支持教學與創新,而學校促進社會單位盈利增收,以此促進學校、企業、師生三方獲利,這對實現校企雙方的長期合作、深度合作有著重要意義。
許多職業院校開展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往往借助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的形式來進行,其中,學校教學與企業實習的交替開展是現代學徒制的主要形式。許多職業教育工作者盡管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操作水平的培養,但是并沒有立足旅游企業的實際需求,學校并沒有深入企業內部了解企業對人才的新標準,導致現代學徒制流于表面,造成許多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畢業后盡管在理論考核、專業實習、畢業答辯等方面都獲得比較高的評分,卻不能滿足企業經營管理對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學生就業與企業用人嚴重脫節的主要原因。
當前,越來越多的職業院校積極探尋改革現代學徒制的新模式,通過聯絡優質旅游團體、找尋優質旅游景區等深化校企合作、完善現代學徒制。但從企業角度出發,許多學生都以短期工的形式存在于企業,而企業則需要付出兩年甚至三年的時間配合學校完成教學目標,企業不僅要支付學生一定的學徒期工資、生活補助,提供免費住宿、交通條件等福利性待遇,學生在三年的學徒期結束后,往往會因為就業環境差、離家遠、福利待遇與預想存在差異等因素離開企業,導致企業三年付出的培養精力全部落空。這也是現代學徒制開展中企業參與度不高、改革效果不明顯的主要原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背景下,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學徒制,使之在技師學院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落實,最終才能助力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與創新。中國現代學徒制采取學校與企業雙主體育人,學生既是學徒,也是學生。首先,技師學院選擇合適的企業簽訂合作培養人才合同,后續制訂相關實踐培養計劃,并對學校開放實踐基地,供學生邊學習、邊實踐、邊上崗。其次,學校和企業聯合成立領導小組,負責學生學籍管理、考核、證書發放等方面,合理分配學徒崗位、聘請師傅并購進新設備等。最后,根據我國職業教育政策和校企雙方利益,構建全面的現代學徒制監督機制,監測重點是學習者收獲與育人成果,構建質量反饋機制,注重結果反饋。
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課程體系,使得實踐模塊受到重視并推進改革,利于技師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實踐訓練、崗位訓練,也能夠為學生今后求職就業做好鋪墊。學校課程分為公共基礎課、專業核心課、選修課等,企業相關課程以企業文化、崗位規程為主,校企課程結合崗位培訓與實踐,以培養學生適應能力、職業素養為主要目的。在旅游管理專業建設中,注重文旅結合、智慧旅游發展,著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信息能力,使學生了解當地酒店經營、旅游市場等方面的情況。與此同時,開發各類選修課程,開闊學生眼界的同時,為廣大技師學院教師提供全新的學習與發展機會。提倡小班精英化教學,給予更多學生展示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使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迸發出鮮活與靈感。推進傳統課程教學現代化、信息化、數字化發展,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模塊化授課,也能夠提高課程教學、專業教學實效,助力學生專業化成長與全面化發展。
課程思政對于人才培養至關重要,學校和企業合作推廣現代學徒制模式,也必須考慮對于學生思想素質、道德品質的培養。教師可以在授課中加入職業教育政策、旅游管理政策、職業道德案例、典型人物事件等方面的內容,努力提高服務人員職業素質,使其擺正工作態度,做好為顧客服務的思想準備。因此,可以將其融入該專業實踐訓練、崗位訓練中培養,使更多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與職業意識。
職業院校在合作企業的選擇中,首先,應立足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現狀,選擇技術水平高、合作效果好的企業,并且爭取更多發展潛力大、接觸面廣的崗位,讓學生在現代學徒制教學中能夠接觸更多企業運營、旅游經營、導游技能等關鍵環節,彌補自身實踐方面的空白。其次,指導教師和實習師傅的選擇也應該通過特定的選拔和聘用程序來確定,校企雙方明確各自責任,科學制訂教學計劃,優化實習課程,按照科學的管理模式探求有利于旅游管理專業體系改革的新思路,以積極的態度做好在崗培訓,創設優質的學徒氛圍、良好的工作環境來提升學生的實踐效果。
首先,鼓勵學校和企業交換理論經驗,學校的專業教師可以定期到企業內部跟蹤學習,必要時通過一定時間的在崗工作了解企業運作的技能知識,有利于加強專業教師與企業高級技術人才的交流學習,而企業的職工也可以深入學校學習旅游管理的專業理論知識,校企雙方互相交換理論知識、技能經驗,從而提升教學團隊的質量水平。其次,應該適當量化在指導教學中的勞動作用,依據教學團隊和實習團隊的勞動數量支付獎勵報酬,并對于有額外貢獻的指導師傅給予特別的精神獎勵,讓其獲得更高的職業成就感,這對于其他人來說也能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最后,學校還可以通過舉辦公開講座的方式,喚起廣大師生對于現代學徒制教學的重視度,邀請旅游專家、行業精英、主管部門代表作為講座嘉賓,分享經歷、總結經驗,共同探索有利于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發展的新模式。
總而言之,提高技師學院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不是一蹴而就的,推廣現代學徒制更需要學校與教師聯合起來,積極承擔責任,鼓勵實踐創新,才可能達到我們預期中的育人成果。尤其是學校方面應當提前做好準備,開發教師培訓項目、加大“雙師型”教師招聘力度,力求以高水平、高素質的教育隊伍促進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水平的提高。而相關教師也要聚焦新時代背景下的新機會、新技術,為旅游管理專業教學過程注入新活力,使更多學生能夠在獨立思考、自主研究下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