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琪,祖桂華(焦作大學,河南 焦作 454000)
博物館是文化遺產的守護者和保護者,通過收藏、展示和研究各種文物、藝術品和歷史資料,確保它們得以保存和傳承。河南博物院歷史悠久,收藏了17萬余件(套)文物,其中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及石刻為代表,展現了中華文明發展的精髓。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都是黃河文化符號的代表,體現了深厚的黃河文化底蘊。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博物館文創設計產品逐漸成為現代經濟中極具開發潛力的行業,推動傳統文化傳播,促進博物館進步。因此,將黃河文化符號與博物館文創產品融合,可以為黃河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文創產品的文化符號意義決定了其不僅是滿足消費者物質需求的商品,更是一個可以傳播文化的新載體。通過博物館文創產品的設計和推廣,可以將黃河文化的精髓向更廣的人群傳遞。這些文創產品承載了黃河文化的符號、故事和藝術元素,讓人們更直觀地了解和感知黃河文化的內涵,進而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和理解。
文創產品的融合可以促進黃河文化產業的發展。通過設計和生產與黃河文化符號相關的文創產品,可以形成一條全新的文化產業鏈,該產業鏈涉及設計、制造、銷售等多個環節,從而為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和就業機會。
將黃河文化符號與博物館文創產品融合還可以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吸引了大量關注。推出與黃河文化符號相關的文創產品,可以提升游客的參與感,刺激購物需求,推動當地旅游業的繁榮,同時也能為黃河文化打造獨特的品牌形象,這對于保護和發展黃河文化有重要的意義。隨著科技的進步和需求的不斷變化,河南博物院在文創產品開發設計方面還將有更多的創新和突破。
河南博物院是河南地區黃河文化研究和展示的重要場所之一。河南博物院文創部成立于2019年,其使命在于深入挖掘館藏文物的文化內涵和背后故事,為河南博物院的文化傳承注入新的創意。現已開發文創產品近2000件,豫博文創合作企業近200家,獲各類獎項50余項,2021年官方年報顯示,河南博物院文創營收額近4000萬元。
2020年底,河南博物院推出考古盲盒文創產品“失傳的寶物”系列(見圖1~3),該產品一經推出就受到廣大年輕人的喜愛,五天內線上銷售額超過50萬元,河南博物院以“動態文創”的理念設計了這款盲盒,成為新時代博物館文化創新的代表。2021年,為了“講好黃河故事,向全世界傳播中華文明”,由河南博物院發起,聯合其他博物館共同開發的《探秘黃河流域博物館—考古盲盒》正式發售(見圖4)。考古盲盒的火爆,可以看出人民群眾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和消費需求,盲盒將歷史文化與現代藝術相結合,體現了黃河文化的獨特魅力,通過互動形式,讓游客了解黃河文化的內涵,培養他們對黃河文化的興趣,使得黃河文化更好地融入人民的生活。

圖1 考古盲盒 河南博物院淘寶旗艦店

圖3 考古盲盒內部展示 河南博物院淘寶旗艦店

圖4 探秘黃河流域博物館—考古盲盒 河南博物院淘寶旗艦店
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銷售模式分為線下和線上兩種,其中線上銷售主要集中在天貓商城、淘寶商城和京東商城,銷售的文創產品包括盲盒類、體驗類、豫博潮食、豫博文房、豫博茶具和豫博生活等六大類,熱銷的產品主要有盲盒、文創雪糕、棒棒糖等。官網顯示,河南博物院開發了隸屬于豫博文創的“豫來遇潮”“非遺來潮”“博物雅堂”“河南省博物館文創大賽”等子品牌,全面打造產品類、活動類文創品牌,不斷豐富品牌矩陣。
將黃河文化符號融入文創產品,不僅以獨特的方式展示了黃河文化的魅力,還豐富了游客的體驗感,同時也推動了黃河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河南博物院在文創產品開發設計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河南博物院因盲盒出圈,考古盲盒也成為河南博物院文創的代表。但在研究中發現,除了考古盲盒外,博物院其他文創產品銷量平平。和其他博物館文創產品雷同,博物院需要發揮更多的創新性,打造更多像考古盲盒這樣既新穎又獨特的產品。
文物是文化歷史的代表,但被更多的人認為是“老舊”,如何能夠打造時尚性與文化性兼具的產品,讓文物“潮”起來、融入年輕人的生活十分重要。有些文創產品缺乏創新的設計理念,過于依賴傳統的文化符號,缺乏創新性和吸引力。
部分文創產品可能在市場定位上存在問題,沒有明確的目標受眾群體和消費者需求,導致產品的推廣和銷售出現困難。大多數的文創產品更加注重裝飾性,但產品的實用性較差。例如隨著電子鎖的出現,鑰匙扣使用頻率越來越低,逐漸失去實用性。冰箱貼在生活中是裝飾性的產品,并非生活必需品,實用性較低。要讓文創融入人們的生活,應更多關注產品的實用功能,只有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人愿意買單。
黃河作為中華文明的搖籃,擁有豐富的文化符號和精神內涵。在文創產品設計中,應選擇具有獨特性和代表性的符號,突出其與黃河文化的關聯性和象征意義,以此吸引觀眾和消費者,并加以創新和設計,使其更適應現代審美和觀眾需求。可以運用圖形設計、色彩搭配等手法來打造獨特的黃河文化符號形象。
在黃河文化符號的運用上,要注重結合現代審美和觀眾的需求。運用現代設計元素和手法,可使文創產品有更強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同時滿足現代人群對于實用性、美觀性和創新性的需求。首先,可以通過融入潮流元素,將當下的時尚元素融入博物館文創產品的設計,參考時尚界的流行色彩、圖案、形狀等元素,結合傳統文化特色,打造與時俱進的產品。其次,與知名設計師或時尚品牌進行合作,共同開發具有黃河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借助設計師或品牌的影響力和創意,提升產品的時尚性和品牌價值,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同時可以與時尚活動相結合,例如在時裝周期間舉辦與博物館文化相關的時尚展覽或發布會,增加其曝光度,吸引時尚界人士和媒體的關注。
文物的背后有豐富的歷史、傳說和故事,這些故事可以成為文創產品設計的靈感來源。將黃河文化符號與相關的故事結合,通過故事的講述和呈現方式,使文創產品更能引起情感共鳴。例如可以在產品包裝、標識或說明文字中融入相關故事,讓觀眾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黃河文化,并與之建立情感聯系。
在文創產品的材料選擇上,可以考慮選用與黃河文化相關的材質,如黃河土、黃河水、陶瓷等,以突出黃河文化的特色。同時,在生產工藝上也可以進行創新,只有突破思維的局限性,嘗試新的工藝技術,才能使產品更加精美和獨特。
在文創產品的開發過程中,可以積極鼓勵用戶參與和反饋。通過市場調研、用戶訪談等方式了解消費者的偏好和需求,根據反饋進行產品的改進和創新,使文創產品更符合市場需求和消費者期待。在設計中,注重實用性和功能性,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生活需求相結合,設計有實際用途的文創產品,更能與大眾的日常生活相關。這樣的產品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和購買,同時也能夠傳播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內涵。
科技在博物館文創開發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推動創新的體驗形式和文創產品的發展。
1.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
利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通過VR眼鏡或AR設備,讓游客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場景、觀看文創的三維展示,打造虛擬的展覽和體驗,吸引更多的用戶參與,并提供在線購買的便利。
2.定制化和個性化產品
利用3D打印、定制化生產等技術,博物館可以為游客提供個性化定制的文創產品。例如根據游客的喜好和參觀體驗,制作個性化的紀念品、文創衍生品等,增強產品的獨特性和觀賞性。通過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提升產品的科技感和互動性,引起更多消費者的興趣。科技的創新,可以更好地將黃河文化符號與河南博物院文創產品開發設計相結合,創造出具有獨特魅力和吸引力的文創產品,同時傳承黃河文化的價值和意義。
河南博物院涵蓋了豐富的黃河文化符號,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是黃河流域先民們勞動智慧的結晶,是黃河文化形成與發展的見證者,展現了黃河的文化、歷史以及偉大探索精神。通過與文創產品的結合,人們可以更好地感知黃河文化的博大精深,促進黃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和推廣,喚起人們對黃河文化的興趣,增強文化自信,強化人們對文化遺產的重視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