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創刊于1979年,綜合版,季刊,曾用刊名《承德師專學報》《承德民族師專學報》。主管單位:河北省教育廳。主辦單位: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全國統一刊號:CN13-1414/G4。國際標準期刊號:ISSN2095-3763。該刊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2022年)綜合評價入庫期刊。一直以來,該刊堅守意識形態主陣地,堅持學術至上,突出民族性、師范性和應用型,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主要欄目有“避暑山莊研究”“納蘭性德研究”“塞罕壩研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名家訪談”“綠色生態研究”等等。
“避暑山莊研究”欄目開設于1982年,專欄以世界文化遺產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為研究對象,在集中力量整合學術研究資源與力量,探討避暑山莊遺產保護傳承策略,打造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研究的學術高地等方面,具有與著名歷史文化名城地位相匹配的文化擔當。專欄充分利用區域優勢和承德市少數民族聚居的特點,展開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填補了承德地方歷史文化研究的空白,不僅推出了一批在該領域高質量的論文,而且出版了《康熙三十六景詩選注》《乾隆三十六景詩選注》《外八廟碑文注譯》《避暑山莊御制詩鑒賞》《熱河行宮詩注釋》《避暑山莊御制詩聯解讀與品評》《避暑山莊文叢》等10余部專著,連同專欄刊發的300余篇論文,共有六百多萬字公開出版。專欄在2014年、2019年和2023年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評優活動中榮獲“特色欄目獎”,2018年榮獲全國地方高校學報“名欄獎”。
“納蘭性德研究”專欄開設于1985年,近40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學報編輯部與承德市納蘭性德研究會攜手合作,培育學校穩固的研究隊伍,廣泛聯絡各地學者,積極開展學術研討活動,對納蘭性德的生平、創作、思想等各方面展開深入全面的研究,連續刊發納蘭性德研究的優秀論文200余篇,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納蘭研究的熱潮,目前,該專欄已成為納蘭性德研究的專家學者發表學術成果的重要陣地,也成為廣大學者專家了解納蘭性德研究的重要窗口。專欄先后被評為“全國高校學報特色欄目”和“河北省高校學報特色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