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莉 | 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第二實驗幼教集團園長
秋天到了,溫度驟降,你的情緒是否也跟著低落下去了?
莫名其妙的悲傷、沒精神、不想說話,比平時更貪睡,學習、工作效率下降,只能不停地告訴自己“快積極起來”……種種跡象表明,你可能遭遇了“十月憂郁癥”。
“十月憂郁癥”的說法,源起于國外教師在十月開始的情緒低潮:新學期已經開始了一段時間,起初的雄心勃勃被無數細枝末節磨損,想法和計劃一再被擱置,懷疑的情緒不斷上升,“感覺自己從事著最糟糕的工作”。實際上,幼兒教師也容易碰到類似狀況。“自古逢秋悲寂寥”,人在秋季更容易抑郁倦怠,更何況我們還要面對種種突發狀況:“我今年帶新小班,又要開啟混亂模式了。”“連續熬夜好幾天了,課題論文還沒有寫出來。”“家長天天打電話,要求我單獨照顧他們家孩子,我回信息不及時就會給我發一大段文字評價和指責。”
仔細想來,高速發展的社會里,奮斗拼搏是不可少的;有上進心的人,自我挑戰是必須的;擁有理想的人,鉆研難題可能是持續的;家長追求全面發展的需求里,幼兒教師服務的缺憾是無法避免的……只是,幼兒教師畢竟是陪伴“花朵”的職業。幼兒的成長,需要我們的純愛和笑靨。因此,及時地調整心態,盡快恢復幼兒教師應有的面貌和氣質,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那么,如何坦然面對低谷,從“十月憂郁癥”中走出?
我認為,應該有優雅而有效的途徑。
有一次下班后,我獨自去劇場,觀看了一部鐘愛的話劇。劇場里,我瞬間被藝術家精湛的演技和動人而豐富的情節所吸引。散場回家的路上,我依然沉醉地回味著,心里充滿了快樂的感覺。
我想,擁有豐富愛好的人更容易在自我的生活情趣中,以自信的熱情保持美好的心境,幫助我們轉移視線、調整步伐。也許有些煩惱不容回避而需要我們去解決,也許有些責任不容推卸而需要我們來承擔,但豐富的個人愛好和濃郁的生活情趣,如同久旱后的甘霖,會令難題在峰回路轉中迎刃而解,令負擔在堅強執著中舉重若輕。
除此之外,還有些方法,或許可以幫助到大家。
尋求支持。幼教人總是承載著各方的期待,總是積極努力,奮力讓自己成為解決一切問題的人。但我們并不是超人,會有“軟肋”和短板,此時,向家人、朋友或同事分享你的感受,尋求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是紓解情緒的重要渠道。有人陪伴和傾聽,可以使你感到安慰和負擔減輕。
形成規律的生活節奏。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和日常規律有助于穩定情緒,定期進行身體鍛煉也能幫助釋放壓力和改善心情。你會發現,自己對生活變得更有掌控感,元氣和活力也更容易重新注入。
與陽光和自然接觸。幼兒在園每天需要2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作為教師,我們也同樣需要自然的滋養,接觸陽光可以改善心情。所以,陪伴孩子戶外游戲的時候,盡可能全情投入與享受吧!如果戶外活動時間有限,那么也可以嘗試進入陽光充足的室內空間。
尋求專業幫助。如果你覺得自己無法應對和克服這些情緒問題,或者癥狀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建議咨詢專業的心理健康專家或醫生。他們能夠評估你的情況并提供適當的治療建議,如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
最后,我想對所有的園長和老師說,“先看見自己,再看見孩子”。在忙碌的工作中,不要忘記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給自己留一些時間放松和休息,有意識覺察自己的感受,把感受的優先級排在前面。當我們學會自我調適和自我關愛,也能逐漸成為照亮彼此的那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