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美術館建館60周年之際,國際交流學術座談會于2023年5月24日上午在中國美術館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20多位美術館館長與業(yè)內(nèi)專家出席研討會及系列活動,其中很多都是和中國美術館有著長期合作的老朋友。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認為,各國之間必須更深入地理解彼此的藝術特色,各國的藝術機構也必須探索出恰當?shù)暮献鞣绞胶头椒ā嫿ㄈ祟惷\共同體的關鍵在于心與心之間的相通,通過經(jīng)典作品的交流可以增進人與人、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溝通。“中國美術館館藏優(yōu)秀作品代表著藝術經(jīng)典之美,它們的傳播是讓世界深刻認識中國的重要途徑;世界許多國家到中國美術館來交流辦展,也能讓中國觀眾深入了解各國藝術中蘊含的民族性和生命力。只有通過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認同,我們才能真正體會文化的意義所在。”
座談會涉及的議題為:以經(jīng)典作品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各國藝術的表征與特色概述、各國藝術機構的合作模式與發(fā)展景象。三個議題相互關聯(lián),專家的發(fā)言深入探討藝術與合作,取得重要成果。(座談會現(xiàn)場嘉賓發(fā)言附后)
通過今天的交流,探討了藝術與合作對未來的重要性,也談到了在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過程中博物館和美術館的作用。各地觀眾到博物館中去,會忘記種族、宗教、政治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看到的是人類文明的偉大,人類在發(fā)展過程中文明的重要性。我們希望以藝通心,把握機遇,戰(zhàn)勝挑戰(zhàn),我們也愿意通過中國的美術館、各個區(qū)域的美術館博物館,與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合作,為人類的和平、為人類美好的未來作出貢獻。
我非常高興也很榮幸應邀參加今天的座談會,我自從2015年起擔任意大利藝術研究院的院長,藝術和友情將我和吳為山館長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這次相聚富有成果,同時也讓我借此機會在北京再次感謝吳為山館長向我們捐贈了達·芬奇和齊白石的雕塑,這兩位偉大的歷史人物以文化之名進行了一場想象中的對話,吳為山館長的作品代表著理解與和平。
祝賀中國美術館成立60周年,這個偉大的、宏偉的機構剛剛走過了一個生命周期,它現(xiàn)在走向一種完美的成熟,我要向吳為山館長致敬,感謝他在博物館的領導過程中所展現(xiàn)出的活力!中國文化令人著迷,它的多樣性體現(xiàn)了道家的陰陽觀、虛實觀,山水、天地、大小、持久和短暫,它展現(xiàn)了生活的無限變化以及人類命運的多樣性。
今天非常高興來到這里,在中國美術館的邀請下參加中國美術館建館60周年國際交流學術座談會,并且談談中國和希臘藝術之間的交流。吳為山館長一直以來都是藝術界知名的藝術家,他的雕塑作品也在希臘隆重揭幕。我們兩個博物館在過去一直致力于文化交流,同時也從希臘考古博物館的角度來看待中國和希臘之間的藝術交流。
我代表俄羅斯美術家協(xié)會熱烈祝賀中國美術館建館60周年。人類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現(xiàn)在,而藝術在其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雖然,全球化浪潮席卷全世界,但它不應該取代文化的民族認同性、獨特性和差異性。這點說的首先是中國和俄羅斯這樣歷來重視文化的國家,我們兩國有很多文化財富值得與世界分享,值得教育年青一代,也值得傳承到未來。
很高興我們今天相聚在中國美術館,一同慶祝這一偉大機構建館60周年。在我看來,中澳文化機構之間的關系,無疑是奠定共同未來的基石。我們在文化藝術上形成的共鳴,可以促進兩國及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實現(xiàn)互利共贏,我們通過文化藝術交流相互借鑒,在增進相互了解的同時也能更好地認識自己。
在今天中國美術館建館6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舉行這樣的研討會,與來自國際的重要單位的專家分享這樣的議題,把以上三個議題進行集中的、典型的、特色化的分享是非常成功的。各位國際來賓和專家圍繞本次大會制定的三個議題,各自圍繞重點、綜合闡述,達成了很多重要的共識。
感謝各國家美術館館長來到中國美術館,分享自己的藝術心得和體會。大家對中國美術館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也對中國美術館未來的發(fā)展提出了很好的期望,希望我們能夠始終保持密切的交流,能夠把美術館事業(yè)推向一個更高的水平,讓世界共享藝術發(fā)展的成果。
我們與中國美術館的合作已經(jīng)有很多年了,我們將繼續(xù)深入合作,未來還有新的項目在準備,尤其在中國的法國年,這時候我們將會再次向中國觀眾呈現(xiàn)法國藝術家的作品。
我非常榮幸能夠受邀來北京參加中國美術館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同時,我想借此機會向中國政府以及中國美術館吳為山館長表示誠摯的謝意,感謝給予我如此重要的榮譽。
“一帶一路”凝聚了共建國家主要藝術組織,以加強合作、開展藝術研究、互辦展覽,密切藝術領域的互動。哈薩克斯坦經(jīng)常舉辦中國文化日,介紹中國的美術、音樂、服裝、舞蹈和美食等,中國觀眾對哈薩克斯坦卡斯捷耶夫國家藝術博物館在華展出的藏品非常感興趣。
我代表韓國美術界對中國美術的最高殿堂中國美術館建館60周年送上最衷心的祝賀。作為一名研究漢語和中國的韓國漢學家,我一直致力于中韓文化交流,對中國美術館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表示由衷的敬意。
非常榮幸能夠參與中國美術館建館60周年國際交流學術座談。中國美術不僅傳統(tǒng)深厚,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也展現(xiàn)出令人贊嘆的成就,讓世界感受到東方大國文化的勃勃生命力和持久魅力。我們非常希望繼續(xù)和中國的美術館、博物館合作,和中國藝術家合作,通過具體的合作項目展開深入對話,從而推進世界對新時代中國藝術的了解認知,讓俄羅斯的民眾能更多地體驗到這一點。
意大利“貧窮藝術”與中國哲學的映照,一個重要的方面是“空”的概念,在中國哲學中,“空”指的是沒有固定形態(tài)和實質(zhì)的狀態(tài),是一種開放和包容的狀態(tài),類似的意大利“貧窮藝術”中,藝術家們通過使用簡單、常見的材料和對象,創(chuàng)造出看似無意義、缺乏實質(zhì)的作品,但這些作品卻可以被視為對現(xiàn)實世界的一種反思和批判,以及對人類存在的一種探索。
“以美傳情 文明互鑒”凝聚著以下共識:第一,經(jīng)典作品是超越國界的,核心詞是“紐帶”;第二,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國藝術互相借鑒和相互影響,核心詞是“包容”;第三,各國藝術機構的合作模式越來越豐富,核心詞是“傳播”。今天早上觀眾已經(jīng)排起了長隊來參觀這四個大展,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