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治學
(中交水利水電建設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200)
真空預壓技術是在需要加固的軟土地基表面先鋪設砂墊層,然后埋設垂直排水管道,再用不透氣的封閉膜使其與大氣隔絕,密封膜端部進行埋壓處理,通過砂墊層內埋設的吸水管道,使用真空或其他真空手段抽真空,使其形成膜下負壓,增加地基的有效應力,達到快速加固軟土地基的目的[1]。真空預壓技術能夠處治較深軟弱土層,解決軟基壓縮性高、承載力低、含水量大等問題,保證軟基的穩定性。隨著真空預壓技術的廣泛應用,在不同軟土地基處理過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影響了該技術的應用效果。基于此,本文以某水利工程軟土地基處理項目為例,對真空預壓技術的應用進行探討,以提升相關人員應用該技術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發揮該技術在軟土地基加固中的作用。
某水利工程中包含圍海造地面積5412畝、回填面積3304畝,河底、護塘地及護塘河面積1105畝,道路面積1003畝。回填區外側和內側的面積分別為1736畝和1568畝,回填分別采用吹填土和土石回填的方法。在吹填土的回填施工中,有856畝工業用地存在軟基,以真空預壓技術進行處理,使軟基穩定、固結。
結合施工現場組織的試驗得到的結果,根據施工場地實際情況確定適宜的作業參數,編制符合案例工程真空預壓技術實施方案,為正式施工提供指導。真空預壓作業實施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真空預壓技術實施流程圖
2.2.1 打設塑料排水板
根據“穿透吹淤造地區和浮泥區”的深度要求設置真空預壓豎向排水通道。以90cm的間距依次布設塑料排水板,形成垂直排水系統。
(1)基本作業流程:測放樁位→設備就位→布設塑料排水板→連接樁尖→施插導管→向上拔管→切割排水板。按照該流程循環施工,將每根塑料排水板布設到位。
(2)施工要點:以樁位測量放樣結果為準,安排插板機就位;經由插板機打設架頂設置塑料排水板,布設位置以板能夠伸出套管底為止;在錨靴的輔助下,于導管底端固定排水板;調整套管底的位置,使其對準板位;啟用液壓系統,調節打設架的姿態,沿著垂直于墊層表面的方向將排水板套管壓入涂面以下,實際深度可在設計值的基礎上增加50cm;液壓反向緩慢拔出套管,使套管底高出墊層頂部50cm。剪板時,施工人員精細化作業,要求尺寸合理,剪口平整,濾膜不由于減板而受損。禁止完全剪斷,即需要保留露出原地面20cm的部分。
2.2.2 鋪設密封土工膜
(1)開挖壓膜溝:由施工人員按照圖紙要求開挖,成型的壓膜溝不存在砂料,內、外坡均平整;溝內回填采取分層作業的方法,每層回填后隨即壓實,回填材料為不含有雜質的粘土。
(2)鋪設作業:土工膜材料采用0.13mm厚的聚乙烯薄膜;將加固區邊緣的薄膜埋入淤泥內進行密封,埋入的深度為0.5m;薄膜鋪設結束后,上覆水0.2m,發揮出加強聚乙烯薄膜密封效果以及防止烈日直曬的作用。
2.2.3 安裝濾水管
濾水管為管體打孔的Φ50mm±1mm的塑料軟管,且管體外表面還包裹透水濾布,另外還有配套的連接件。按設計要求布設管道,相鄰管道之間應進行連接,且連接的長度不少于100mm,使連接具有準確性和穩定性。預壓時地基固結變形,為保證濾管及連接件的有效使用,要求各類材料均能夠有效適應地基變形。
2.2.4 抽真空預壓
(1)設備配套:沿加固場地四周等間距布置7.5kW真空射流泵(見圖2所示),所有真空射流泵均要通過性能檢驗,保證裝置的正常運行。
圖2 真空泵及管網布置圖
(2)試抽氣:作業時間為4~10d,檢查真空泵、濾水管、密封膜在試抽氣過程中是否存在異常,若有問題應立即處理,為正式預壓打好基礎。
(3)抽真空預壓:正式進行抽真空預壓的時間安排在膜下真空度超過80kPa時,持續作業90d,期間加強檢查與信息記錄。
2.2.5 卸載
滿足下列條件之一,就可以進行卸載作業:
(1)連續5~10d的平均沉降速率不大于2mm/d;
(2)地基土平均固結度≥80%;
(3)地基承載力>55kPa。
為及時掌握軟基的真空預壓加固效果,在施工期間安排原位觀測,匯總觀測結果,確定真空預壓期間的軟基參數,明確各項參數的變化規律,客觀評價軟基的處理效果[2]。同時,在掌握軟基真空預壓的各項信息后,確定合適的卸載時間。原位觀測項目如表1所示。
表1 原位觀測項目
(1)設備配套:MCY型壓阻真空測量儀和YZG型壓阻式真空度傳感器。
(2)測點埋設:檢驗觀測儀器后,用插桿綁扎傳感器,以水平或垂直放置的方式將其布設在膜下地表層,從膜下穿出觀測導線。
(3)正式觀測:測量原始狀態下(未抽真空時)的大氣氣壓值和膜下真空度,作為觀測數據對比分析的參照基準;傳感器導線與讀數儀連接,啟用儀器開始讀數,觀測人員及時采集觀測信息并完整記錄。
(1)觀測基準點的布置:數量不少于5個,測點所在區域不可受到施工的干擾,宜在施工影響范圍外且堅實土基上布設,必要時根據現場地形地貌適當增加觀測基準點。
(2)測點埋設:以300mm×300mm×10mm鋼板作底板,中間焊長100cm的Ф20cm鋼管(1根),形成沉降板觀測標;在密封膜上鋪設5cm厚的砂墊層,鋪設后修整表面,保證墊層的平整性,隨后放置沉降板,向上方回填土袋;觀測所用裝置的埋設需準確,例如沉降板水平、沉降桿鉛直。
(3)正式觀測:根據三等精度要求用水準測量法觀測,預壓前的觀測次數達到3次,將觀測數據的平均值作為初始值,便于與后續觀測所得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1)儀器配備:4500型振弦式滲壓計。
(2)測點埋設:“一孔多點”,探頭垂直間距為2m。
(3)正式觀測:孔隙水壓力計的導線與讀數儀連接,觀測人員利用儀器獲取讀數;根據連續性的要求進行測量,測量期間分析數據變化,某個測點測量的值連續3d的變化小于2kPa時,計算3d的平均值,將其作為初始值。
(1)儀器配備:電測水位計和測壓管。
(2)測點埋設:按照“先鉆孔、再埋設”的思路進行施工,首先用直徑108mm的鉆具鉆孔,確認成孔質量達標后,將測壓管置入孔內。為保證測壓管的穩定性,先向管周邊回填中粗砂至距離孔口0.5m的位置,再用粘土填充剩余部分。測點埋設期間有雜物混入孔內,因此埋設后用清水洗孔。
(3)正式觀測:遵循連續觀測的原則,觀測時間安排在測壓管埋設3個晴天后,首先連續觀測3次,將平均值作為數據對比分析的初始值。為便于獲得水位深度,采用電測水位計自孔口放入探頭。
為評價軟基在真空預壓技術處理后的實際狀況,需要開展處理效果檢驗,具體檢驗方法如下。
(1)靜力觸探試驗:試驗孔按75m×75m網格布置,試驗目的在于確定淤泥的性狀和孔隙水壓力。試驗結果的評價以得到的qc、fs貫入曲線為主要依據,以試驗區域內的土層資料為參考[3]。
(2)十字板剪切試驗:試驗孔按75m×75m網格布置,確定土的抗剪力矩、土體抗剪強度和靈敏度。
(3)平板靜載試驗:單塊加固區內隨機布置3個試驗點,根據試驗結果判斷地基的承載力是否達標。
(4)鉆探取樣:按75m×75m網格布置鉆孔,在0.3m、0.9m、1.5m,1.5m以下加固深度內每隔1m進行取樣,將樣品送至實驗室內進行試驗,根據試驗結果判斷土層的固結效果。鉆探取樣的檢驗指標包含土體密度、含水量、顆粒組成、壓縮性、固結性、無側限抗壓強度等。為保證室內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一方面需規范取樣以及轉運樣品,另一方面應由專員在符合標準的實驗室內進行試驗。
綜上所述,采用真空預壓技術處理水利工程軟土地基時,應明確實施流程,熟悉打設塑料排水板、鋪設密封土工膜、安裝濾水管、抽真空預壓、卸載等施工技術的應用要點,實時觀測膜下真空度、地表沉降、孔隙水壓力和地下水的情況,并對實施效果進行檢驗。案例工程處理結果顯示,經過真空預壓技術處理后的軟基固結狀態良好、承載性能提升,軟基加固效果達到要求。該工程采用的真空預壓技術處理軟基具有可行性,具有參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