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娟
[摘要]在數字化時代,數字版權貿易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必須加強數字版權貿易轉型,提升自身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文章提出通過加強技術研發,加大版權保護力度;構建數字版權交易平臺;加強國際合作,培育產業集群等路徑,實現數字版權貿易的戰略轉型,推動數字版權貿易事業健康發展,助力我國數字版權強國建設。
[關鍵詞]數字化時代;數字版權;版權貿易;戰略轉型
在數字化時代,版權問題已成為全球范圍內的重要議題,以物理為介質的版權產品逐步被“脫介”的數字產品置換,傳統版權交易逐漸被數字版權貿易替代[1]。可見,數字版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數字版權貿易領域的發展備受矚目,同時,我國數字版權貿易戰略的轉型路徑也是各界關注的焦點。在數字技術的推動下,我國數字版權貿易戰略不斷調整、轉型,其核心是以創新驅動為主導,通過技術手段保護數字版權,構建數字版權交易平臺和培育產業集群。
一、數字化時代版權形態與版權貿易格局的重塑
隨著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數字化時代的版權形態和版權貿易格局正經歷巨大變革。傳統版權觀念及商業模式已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新的版權形態和版權貿易格局正逐步形成。數字化時代的版權形態由傳統的實物形態轉變為數字化的虛擬形態。過去,圖書、音樂、電影等作品都需要以實物的形式生產和分發,而在數字化時代,只須將作品以數字化的形式上傳至互聯網,即可實現廣泛傳播。
(一)版權形態的變革
在數字化時代,版權形態可謂時移俗易。傳統版權主要指紙質媒體上的文字、圖片、音樂等作品的所有權,而數字化時代的版權問題則變得更加錯綜復雜[2]。互聯網的普及與數字技術的發展,使得數字內容的傳播變得更加鳧趨雀躍、風馳電掣,人們通過電子郵件、社交媒體、在線平臺等各種渠道傳播數字作品。一方面,數字作品容易被非法復制和傳播,侵犯原作者權益;另一方面,數字作品版權保護難度加大,因為其傳播速度極快,難以進行有效監控。同時,數字化時代的版權形態被重塑。傳統作品版權主要以實體形式存在,如書籍、唱片等,而在數字化時代,作品的版權以多種形式存在。另外,數字化時代的版權形態還涌現新的商業模式:創作者通過在線平臺直接與用戶進行版權交易,衍生一種去中介化的商業模式,這使得創作者能夠更加直接地與全球范圍內的粉絲及用戶進行互動。
(二)版權貿易格局的重塑
隨著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版權貿易格局面臨巨大變革與重塑。一方面,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版權保護成為全球各國政府及企業爭相關注的焦點。在數字化時代,數字內容的傳播變得更加迅捷、方便,這為版權貿易帶來了新的機遇,但也引發了新的挑戰。由于數字內容的復制、傳播變得極為容易,版權侵權問題愈發突出,因此各國政府紛紛加大版權保護力度,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法規來規范數字內容的傳播。同時,數字技術手段也在不斷進步,數字水印、版權識別等技術的應用為版權保護提供更多的可能。另一方面,數字化時代的版權貿易格局也在被不斷重塑。傳統的版權貿易主要集中于幾家大型傳媒公司,通過獨家掌握優質內容版權的方式來獲取利潤。而如今,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壟斷格局,使版權貿易變得更加平等和開放,個人和小型企業也有機會通過互聯網平臺發布和傳播自己的作品,爭奪版權貿易的份額。隨著數字化程度的加深,版權貿易的格局將變得更加多元化和民主化[3]。數字化時代不再是少數幾家公司獨攬版權的時代,所有人都有機會參與版權貿易。
二、我國數字版權貿易的發展特征
我國數字版權貿易的新現象、新特征為傳統版權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內容創作和分發形成了良性互動的關系。傳統版權產業以內容創作為核心,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則為內容的分發提供了更廣泛的平臺。網絡平臺為創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創作空間和發展空間,也為用戶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通過網絡平臺,創作者將作品直接展現給用戶,實現內容的即時傳播和快速反饋,同時,網絡平臺提供版權保護和利益分享機制,為創作者提供更好的創作環境。這種內容創作和分發的協同發展,促進了數字版權貿易的繁榮。傳統版權貿易主要是出版和發行,而數字版權貿易則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除傳統出版和發行以外,數字版權貿易還涵蓋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影視等諸多領域,其快速發展催生了一系列數字版權保護技術手段,如數字水印、加密技術、數字版權管理系統等。由此,數字版權模式的出現促進了其版權交易的便捷化、規范化,為數字版權產業的良性發展提供了保障。
(一)網絡平臺助力數字版權貿易資源優化配置
我國數字版權貿易通過多元化的交易模式、平臺化的生態建設和精準化的供需匹配,正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我國數字版權貿易的發展呈現多元化特點,逐漸將傳統授權模式轉變為在線授權模式,使版權交易更加便捷、高效。目前,我國的數字版權貿易生態正在逐漸形成,各大網絡平臺通過合作與競爭,形成了龐大的數字版權交易網絡。借助網絡平臺的力量,版權方可更好地保護和推廣作品,用戶可更加便捷地獲取自身感興趣的內容。同時,網絡平臺推出訂閱制度,用戶通過訂閱獲得更多的數字版權資源,實現用戶與版權方的共贏。網絡平臺的涌現使得數字版權貿易的供需匹配更加精準。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智能推薦算法,網絡平臺可以根據用戶的興趣和需求,將最合適的數字版權資源推薦給用戶。這種供需匹配的方式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而且促進了數字版權貿易的發展。
(二)數字版權貿易主體更加多元化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版權貿易已成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在這一領域中,不僅傳統的出版、音樂、影視等行業在數字化轉型中取得突破,新興的網絡文學、游戲、短視頻等產業也嶄露頭角。數字版權貿易主體更加多元化,包括傳統出版機構、版權代理機構、數字平臺運營商等。傳統出版機構通過數字化轉型,將紙質圖書轉化為電子書,通過網絡銷售和授權實現版權的有效保護及變現。版權代理機構以專業的版權運營能力,為版權方提供授權、維權、市場推廣等服務,成為數字版權貿易中的重要力量。數字平臺運營商是數字版權貿易的重要推動者,其通過建設和運營數字內容平臺,為版權方提供資源展示、銷售和授權的渠道。這些平臺涵蓋音樂、電影、電視劇、網絡文學、游戲等多個領域,聚集了大量的用戶和內容創作者。通過與版權方的合作,數字平臺運營商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數字內容,豐富用戶的文化生活。
三、我國數字版權貿易戰略的轉型路徑
在數字化時代,我國數字版權貿易戰略轉型的意義重大。數字版權的保護不僅對促進創新和創造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能夠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推動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我國數字版權貿易戰略轉型有利于保護知識產權、推動文化產業與數字經濟的發展。在數字化時代,版權侵權行為層出不窮,知識產權的保護變得更加困難。因此,我國需要轉變數字版權貿易戰略,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為創新和創造提供更好的環境。文化產業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但由于版權保護不力,許多創作者無法從優秀的文化作品中得到合理的利益回報,導致其創作積極性下降。而相關主體通過轉變數字版權貿易戰略,加強版權保護,可激發文化創意創作者的活力,推動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數字經濟是未來經濟的重要方向,而數字版權是數字經濟的基石,只有通過加強版權保護,保護數字內容的合法權益,才能夠推動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
(一)加強數字技術研發,加大數字版權保護力度
我國數字版權貿易戰略的轉型任重道遠,通過數字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可為數字版權保護搭建起一道堅實的防線,讓創作者和版權方更好地管理和保護數字版權。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將成為數字版權保護的有力工具。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和增強數字版權保護的效率和準確性,還可以促進數字版權內容的多樣化和精細化,推動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
第一,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數字版權保護提供新的解決方案。通過人工智能算法的應用,可實現對數字版權內容的自動識別和監測,快速、準確地找出侵權行為。第二,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賬本技術,為數字版權保護提供了獨特的解決方案。通過將版權信息和交易記錄存儲在區塊鏈上,可實現數字版權的確權和溯源,防止數字版權糾紛的發生,同時區塊鏈技術還能建立起完全透明和可信的數字版權交易平臺,為版權方和用戶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交易環境。第三,數字水印技術是一種通過在數字內容中嵌入不可見的標識符,以確保其版權歸屬的技術,這種技術通過對數字水印的嵌入和提取,可確認數字內容的來源和版權方,以確保版權的可追溯性和可證明性。這種技術可被應用于圖片、音樂、電影等各種數字內容的版權識別中,通過數字水印技術,可讓版權方更好地追蹤、維權,以有效保護版權。第四,數字加密技術是數字版權管理系統的核心,其將數字媒體內容進行加密,加密后的數字媒體內容只能通過特定的解密方式才能被正常使用,這可有效防止未經授權的數字媒體內容的復制和傳播,從而實現對版權的有效保護。這種技術不僅能被應用于圖像、音頻、視頻等媒體內容,還能被應用于電子書、軟件等數字化產品的版權保護。數字版權管理系統的建立為版權方提供了全新的保護手段,通過數字加密和區塊鏈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可更加全面、有效地保護數字版權。同時,數字版權管理系統也為數字內容的交易和授權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加速數字版權貿易的發展。
(二)構建數字版權交易平臺
在數字化時代,數字版權貿易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數字內容的傳播速度和范圍大大加快和擴大,難以有效防范和打擊版權侵權行為[4]。其次,由于缺乏可靠的數字版權交易平臺,數字版權交易難以高效、可靠地實現。為解決數字版權貿易面臨的挑戰,構建一個可信、高效的數字版權交易平臺是我國數字版權貿易戰略轉型的必經之路。數字版權交易平臺的建立,可實現數字版權交易的透明化、規范化和安全化,同時,交易平臺還能提供版權保護、糾紛處理等服務,為版權方和用戶提供更好的版權交易環境。構建數字版權交易平臺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
首先,數字版權交易平臺需要建立可信的數字版權認證機制,以確保數字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其通過構建統一的數字版權認證機制,并形成可信的交易記錄和保護機制,可有效維護版權方的權益,同時確保用戶購買到真實、合法的數字內容。一方面,版權方通過認證機制獲得合法的版權證書,證明自己擁有數字內容的版權;另一方面,用戶通過認證機制來確認數字內容的真實性,避免購買到盜版或侵權的數字內容。
其次,數字版權交易平臺需要制訂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版權保護和侵權的打擊力度。在數字化時代,版權侵權行為更加隱蔽和復雜,因此平臺需要加強監管和加大打擊力度,嚴厲打擊侵權行為。只有將版權侵權行為置于法律制裁下,才能有效遏制侵權行為的蔓延,保護版權方的合法權益。
最后,數字版權交易平臺要加強技術支持和安全保障,確保交易的高效和安全。保障安全是數字版權交易平臺的重要任務之一。數字版權交易平臺的技術支持是保障交易高效安全進行的基礎。平臺需要具備強大的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能夠快速篩選和匹配大量的版權數據,從而提供精準的版權交易推薦,并具備穩定可靠的技術架構和高效的服務器,以確保在高峰期能夠正常運行。此外,平臺還應加強對用戶隱私和版權信息的保護,采取多層次的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泄露。為確保交易安全,平臺應多措并舉,例如:進行嚴格的用戶身份驗證,確保只有合法的版權方和用戶才能進行交易;加強對版權信息的加密和存儲,防止版權信息被非法獲取;建立完善的糾紛解決機制,及時處理交易糾紛,保護用戶合法權益。
(三)加強國際合作,培育產業集群
數字版權貿易的發展需要國際間的合作與共識。第一,相關主體加強國際合作有助于解決版權保護、市場準入等問題,提升數字版權貿易的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知識產權是數字版權貿易的核心,保護好知識產權是保障數字版權貿易健康發展的基礎。各國應加強合作,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共同打擊盜版和侵權行為。第二,數字版權貿易需要開放和自由的市場環境。各國應積極推動市場的開放和準入,突破貿易壁壘,促進數字版權貿易的自由流通。數字版權貿易的合作領域不應局限于傳統的音樂、電影等領域,還可以涉及教育、旅游、體育等更多領域,各國應共同拓展合作領域,實現數字版權貿易的多元化發展。第三,相關主體培育數字版權產業集群是加強數字版權貿易的重要舉措。相關主體通過集聚產業資源、促進創新和合作,形成數字版權產業的良性發展格局。
首先,建立數字版權產業創新中心。相關主體通過建設創新中心,為數字版權企業提供創新支持和資源整合的平臺,加速數字版權產業的創新和轉型升級。其次,加強人才培養。人才是數字版權產業發展的核心資源,因此,相關主體應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提高數字版權產業的人才供給能力,培養更多的數字版權專業人才。最后,促進企業合作。數字版權產業集群需要企業之間的合作與共贏[5],相關主體可通過組織行業交流、推動企業合作等方式,促進數字版權產業鏈條的完善和協同發展。
四、結語
數字化時代對我國數字版權貿易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戰。我國正從傳統版權貿易向數字版權貿易轉型,應加強技術研發,建立完善的數字版權保護體系,構建數字版權交易平臺,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培育數字版權產業集群,以不斷適應和引領數字化時代數字版權貿易的發展,成為全球數字版權貿易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為數字經濟的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參考文獻]
[1]崔波,陳林炯,邱才浩.中國數字版權貿易發展現狀與展望[J].未來傳播,2022(05):75-82,125-126.
[2]張穎,毛昊.中國版權產業數字化轉型:機遇、挑戰與對策[J].中國軟科學,2022(01):20-30.
[3]包韞慧,馬輝玲,柳盈瑩. “雙循環”背景下中國數字版權貿易的內涵與發展轉向探析[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3(01):97-104.
[4]楊文歡,馮若男.中國出版業高質量“走出去”的路徑研究[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3):60-65.
[5]張志林,張養志,陳丹.版權貿易與版權產業研究特點走勢的梳理與評價[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9(0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