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曙光,任 力
(山東省水利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13)
新建濟南至萊蕪高速鐵路位于濟南市境內,線路整體呈西北—東南走向,跨越濟南市歷城區、章丘區、萊蕪區、鋼城區,其中歷城區、萊蕪區、鋼城區屬于沂蒙山泰山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章丘區屬于泰山北麓省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
項目線路全長約117.49 km,包括平原段16.81 km,丘陵段100.68 km,由路基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站場工程、改移工程、施工生產生活區、施工便道、棄渣場等組成。工程總用地為546.47 hm2,其中永久用地328.38 hm2、臨時用地218.09 hm2,土石方挖方1 492.42 萬m3,填方525.66 萬m3,無借方,余方953.43 萬m3,其中部分運至棄渣場或渣土消納場,部分由石材加工廠加工后作為建筑材料綜合利用,部分用于附近村鎮低洼地回填造地或其他項目填筑。
新建濟南至萊蕪高速鐵路水土保持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
1)工程措施。包括表土剝離及回覆、空心磚內客土植生護坡、土工格柵護坡、拱型截水骨架內空心磚內客土植生護坡、錨桿框架梁內土工網墊客土植生護坡、掛柔性防護網護坡、截(排)水溝、沉沙池、集雨池、擋渣墻(壩)、土地整治。
2)植物措施。包括草灌袋護坡、撒草籽護坡、灌木栽植、跡地恢復。
3)臨時措施。包括臨時排水溝、鋪設防塵網、彩鋼板攔擋、臨時泥漿池、臨時洗車池、臨時沉砂池、臨時綠化。
項目劃分是工程質量評定與驗收的基礎工作,是對工程進行全過程質量管控的重要措施。新建濟南至萊蕪高速鐵路水土保持工程項目監理部在與參建單位多次溝通的基礎上,按照《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監理規范》(SL523)《水土保持工程質量評定規程》(SL336)要求及工程實際,與建設單位、主體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共同完成了對水土保持工程的項目劃分工作。
1)單位工程。按照水保工程建設內容,建設項目劃分為防洪排導工程、斜坡防護工程、土地整治工程、攔渣工程、降水蓄滲工程、臨時防護工程、植被建設工程7 個單位工程。
2)分部工程。按照工程內容及標段位置等將建設項目劃分為平原區—路基工程區排洪導流設施工程、丘陵區—隧道工程區植物護坡工程、丘陵區—棄渣場區場地整治工程、丘陵區—棄渣場區攔渣壩體工程等90 個分部工程,其中主要分部工程49 個。
3)單元工程。按照護坡長度、土地整治面積等劃分為8 301 個單元工程,其中主要單元工程、重要隱蔽工程及關鍵部位單元工程1 913 個。
1)《水土保持工程質量評定規程》(SL336)對單元工程質量評定要求為“單元工程質量等級標準按相關技術標準規定執行”,未對工序工程或不劃分工序單元工程主控項目與一般項目的檢驗項目、質量要求、檢驗方法、合格或優良標準給出具體標準,其附表A-3《水土保持工程單元工程質量評定表》只給出了單元評定表的格式,實際工作中需根據工程建設內容與質量控制實際進行補充。項目監理部與建設單位、主體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溝通后,確定了本項目水土保持工程單元工程質量評定標準采用與制定原則。
(1)行業通用原則。對排洪導流、攔渣壩、防滲排水工程等水土保持建設內容,按照《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評定標準》(SL631、SL632、SL633、SL634)進行工序工程或單元工程施工質量評定。
(2)主體適用原則。本項目戰線長、水土保持建設內容多、劃分的單元工程數量亦達到8 300余個,施工單位、項目監理部資料整理工作量大,且施工單位對水利等行業質量控制標準與資料填寫要求把握不足,為此,將拱型截水骨架噴播植草間植灌木護坡、錨桿框架梁內袋裝植生護坡、錨桿框架梁內土工網墊客土植生護坡等單元工程中的混凝土、錨桿等工程按照鐵路行業標準進行評定。
(3)參照制定原則。參照其他行業評定規范并結合項目實際,重新制定質量評定標準進行單元工程施工質量評定。以土地恢復整治單元工程為例,施工質量按照覆土厚度、土地整平2 項目主控項目與土地翻松、壓實度2 個一般項目進行驗收評定,具體質量標準、檢驗(檢查)方法及數量見表1。

表1 土地恢復整治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
其他防塵網覆蓋、圍擋、渣土堆置、植樹、種草單元工程亦據此制定了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明確主控項目與一般項目的具體內容、質量標準及檢驗(檢查)方法與數量,滿足了單元工程質量驗收評定的要求,在實際驗收評定過程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2)單元工程質量評定。首先由施工單位自評,項目監理部在此基礎上按照規范要求查驗單元工程施工原始記錄、質量檢驗記錄等資料,就單元工程質量評定表所填寫的數據、內容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予以復核,按照查驗結果填寫單元工程質量等級。對重要隱蔽及關鍵部位的單元工程提出抽查意見,組織項目法人、水保方案編制單位、施工單位等成立聯合驗收小組,核定質量等級。經評定,本項目單元工程全部合格,單元工程整體優良率為89.4%。
1)因《水土保持工程質量評定規程》(SL336)中未給出分部工程、單位工程質量評定表及單位工程外觀質量評定表,項目部監理按照行業通用原則,依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程》(SL176)中表G-1《分部工程質量評定表》、表G-2《單位工程施工質量評定表》及附錄A 中外觀質量評定表,結合項目實際確定建筑物外部尺寸、擋墻外部尺寸、擋洪導污涵、洞尺寸排水溝外部尺寸、護坡外部尺寸、曲面或扭面與平面聯結等10 項外觀質量評定內容,每項賦分滿分為10 分。經組織項目法人、水保方案編制單位、水保監測單位、施工單位對評定表格進行填寫與評定后,本項目外觀質量評定得分率為85.5%,達到優良標準。
2)本項目分部工程、單位工程質量評定標準按照《水土保持工程質量評定規程》(SL336)要求執行。
(1)分部工程。“合格”標準為:單元工程質量全部合格,中間產品質量及原材料質量全部合格。“優良”標準為:單元工程質量全部合格,其中有50%以上達到優良,主要單元工程、重要隱蔽及關鍵部位的單元工程質量優良,未發生過質量事故;中間產品質量及原材料質量全部合格。
(2)單位工程。“合格”標準為:分部工程質量全部合格;中間產品質量及原材料質量全部合格;大中型工程外觀質量得分率達到70%以上;施工質量檢驗資料基本齊全。“優良”標準為:分部工程質量全部合格,其中有50%以上達到優良,主要分部工程質量優良,且施工中未發生過重大質量事故;中間產品質量及原材料質量全部合格;大中型工程外觀質量得分率達到85%以上;施工質量檢驗資料齊全。
經驗收評定,本項目分部工程、單位工程全部合格并達到優良標準,優良率100%。
近年來,山東省水利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承擔了新建鐵路、高速公路、軌道交通等生產建設項目的水保監理、監測任務及部分水保驗收、驗收核查等任務。在上述項目工作中發現,現行的水土保持工程質量評定相關規范標準無法完全適用于質量評定工作。強化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管理,特別是質量評定和質量控制工作,是落實《水土保持法》關于水土保持工程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與使用”的重要舉措,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1)在行業標準未更新的情況下,可采取制定出臺協會標準、本省地方標準、或者采用其他省份標準方式,如《河南省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單元工程質量評定標準》(DB41/T990-2014)》等,對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施工質量評定標準、評定要求、評定表格等予以規范與明確。
2)水土保持監理單位在質量評定工作中起主導作用,要充分發揮自身行業優勢,履職盡責,協助生產建設項目其他參建單位做好質量評定工作。
3)明確水土保持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或單位,加強對水土保持工程質量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