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旨在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黨報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承擔輿論引導和促進發展的重任。地方黨媒距離鄉村更近、更有優勢,在當前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地方黨媒要講好鄉村振興的故事,傳播好鄉村振興的聲音,需要在傳播策略上進行深入探索,以提高傳播效果和影響力。本文通過分析地方黨媒在鄉村振興報道中的傳播現狀,總結現有傳播策略,進而從選題策略、報道角度、人物關注、報道形式等方面提出優化策略,以期為地方黨媒的鄉村振興報道提供有益參考,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關鍵詞】鄉村振興;主題新聞;方法和策略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視,各級地方黨媒對鄉村振興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相關新聞報道的數量也逐年增加。同時,報道的內容也多樣化,報道主題涵蓋了如鄉村的巨變、產業的發展、先進人物宣介等各方面。
鄉村振興主題新聞報道的力度雖然在不斷加大,但在報道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如缺乏深度分析,部分報道內容僅停留在表面現象的描述,對鄉村振興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調研分析不夠,難以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效建議等。同時,部分報道缺乏創新引導,未能從新的角度和方向對鄉村振興進行報道啟發,難以引起讀者的關注。此外,在一些報道中,由于工作不仔細出現了使用不準確的數據來源的情況,導致報道的內容不夠準確,甚至可能出現誤導讀者等情況。為此,如何進一步講好鄉村振興故事,傳播好鄉村振興的聲音,成為地方黨媒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本文結合《桂林日報》工作實踐,從選題策略、報道角度、人物關注、報道形式四個方面探析地方黨媒在鄉村振興報道中的傳播策略。
一、深度挖掘選題,為社會各界提供有益參考和借鑒
開展鄉村振興主題新聞報道,就是要全面展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成果,關注鄉村振興過程中的創新做法,鼓舞士氣,為社會各界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地方黨媒開展鄉村振興主題新聞報道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深度挖掘選題。
(一)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碰到的熱點、難點問題找選題
政府在鄉村振興方面的政策導向、實施進展、項目實施情況、資金投入、產業支持、人才的短缺等都是廣大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也是難點問題。這些熱點和難點問題就是新聞報道的核心內容,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關注,新聞報道可以引導公眾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提高政策的知曉度和支持度。
(二)從鄉村經濟和產業發展方面出現的新變化找選題
2023年8月4日,《桂林日報》以《“仙進奉”在桂林試種成功》為題,報道了全國荔枝產業“北移”的發展目標。桂林并非荔枝種植的適宜區,“仙進奉”荔枝在桂林試種成功且相較其他地方品質更優,這引起了廣大讀者的濃厚興趣,也對桂林推進農業產業發展有了更多的期待。鄉村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對于促進農民增收、改善農村生活、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鄉村振興主題新聞可通過報道農業生產、農業產業化、農村電商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展示農村經濟改革的成果。同時,通過報道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特色產業發展、產業鏈升級等方面的情況,以反映鄉村振興戰略在產業層面的實施成果。
(三)從鄉村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的新成效找選題
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發揮好良好生態環境這一農村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以生態環境保護助力鄉村振興,讓生態資源為鄉村發展提供資源支持和發展優勢等都是大眾關心的問題。近年來,《桂林日報》圍繞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綠色農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策劃了系列報道,充分展示全市鄉村振興戰略在生態層面的成果。
(四)從鄉村文化傳承保護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找選題
開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是鄉村振興中文化振興的基礎,也是實現鄉村文化繁榮的前提。如何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在鄉村振興中得以延續和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也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近年來,在全國不少地方廣大農村的老房子建起了老油坊、老茶館、休閑書屋、民宿,老式織布機、石磨、石碾等老物件也重新架起來,這些老古董成了城里孩子們眼里的新鮮“玩意兒”?!豆鹆秩請蟆吠ㄟ^報道農村文化保護、鄉村傳統文化傳承、鄉村旅游等方面的情況,充分展示全市鄉村振興戰略在文化傳承保護方面取得的成果。
二、多個角度呈現,擴大影響力,提高受眾興趣和關注度
通過新聞報道可以全面展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成果,使廣大群眾對鄉村振興戰略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時,多樣化的報道角度也有助于提高受眾的興趣和關注度,進一步擴大鄉村振興戰略的社會影響力。地方黨媒關注鄉村振興戰略可從政策解讀、實施效果、農民受益、鄉村變化等多個維度出發,多角度展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成果。
(一)政策解讀角度
鄉村振興政策解讀可以切實讓政策“走進”千家萬戶,打通政策宣傳的“最后一公里”,激發老百姓發展鄉村、建設鄉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鄉村振興主題新聞報道可從深入解讀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措施、目標導向和實施步驟等方面,幫助受眾更好地理解政策內容及其意義。同時,報道也可以關注政策的執行情況,揭示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挑戰。如《桂林日報》專門開設了《鄉村觀察》欄目,通過調研式采訪,對鄉村振興、農村發展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進行觀察分析,促進鄉村振興工作的健康發展。
(二)實施效果角度
對鄉村振興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進行總結評估,不僅是國家政策制度層面的基本要求,還可以鞏固提煉地方鄉村振興建設成果及先進經驗,及時發現規劃執行過程中的短板與問題,對標找差,有效提高地方鄉村振興的質量和成色,為下階段的鄉村振興戰略向更高質量邁進奠定堅實基礎。新聞報道可關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實際效果,如實際資金投入、產業發展、農民收入變化、生態環境改善等方面。通過對實施效果的報道,可以向公眾展示鄉村振興戰略的積極影響,增強公眾對政策的信心。
(三)農民受益角度
讓廣大村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這是鄉村振興的總基調。鄉村建設是為農民而建,落實鄉村振興也是為農民而興,要讓村民切實體會到他們才是鄉村振興的直接受益者,才能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振興的熱情。鄉村振興到底能帶來哪些好處?近年來,《桂林日報》在開展鄉村振興主題報道中,通過關注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民帶來的實際利益,如人居環境、就業機會、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讀者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鄉村振興戰略對農民生活的改善發揮的作用,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
(四)鄉村變化角度
道路、供水、物流等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改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搭建的數字鄉村綜合管理平臺將“互聯網+”融入農村建設中,綠色生產理念在廣大農村逐漸深入人心……近年來,通過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有力地助推了農業農村現代化?!豆鹆秩請蟆吠ㄟ^關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鄉村發生的新變化,如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提升、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讓廣大受眾感受到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村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和美好前景。近年來,該報推出了《臨桂矮山村:5年間,山鄉巨變》《永福有人把養蚯蚓做成了致富產業》等系列反映鄉村變化的報道,收到較好效果。
三、關注典型人物,增強信心,激發農村人才創新創業積極性
推進鄉村振興,離不開各行各業各類典型人物在其中發揮的示范引領作用,地方黨媒應關注鄉村振興過程中的典型人物,如鄉村干部、鄉村企業家、致富帶頭人、返鄉創業青年等。通過對這些人物的采訪和報道,展現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村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和挑戰,以及他們的奮斗和成果,激發農村人才創新創業的積極性,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2023年以來,《桂林日報》開設了《鄉村奮斗者》專欄,通過聚焦奮斗在鄉村的各種典型人物,探尋桂林鄉村振興中的溫暖故事,彰顯桂林鄉村劇變的內核力量,有效地發揮黨報的輿論引導力,收到較好的效果。
(一)關注鄉村振興中的鄉村干部
榜樣是標桿,是模范,是鼓舞斗志的旗幟,發掘塑造好鄉村干部典型可以起到很好的引領帶動作用。鄉村振興主題新聞報道可通過關注鄉村干部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展現他們如何運用政策、整合資源、服務群眾,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承。通過報道鄉村干部的事跡,可以激勵更多有志于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的人,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如2023年2月24日,《桂林日報》以《“莫書記,您莫走!”》為題,報道了8年中,地處高寒山區的全州縣東山瑤族鄉白竹村瑤族群眾先后兩次聯名按下鮮紅手印,寫下請愿書,并準備第三次聯名請愿,請求第一書記莫日發留下的感人事跡。5月23日,該報又以《桂林這位駐村第一書記有間“移動辦公室”》為題,圖文并茂地報道恭城瑤族自治縣恭城鎮莊埠村駐村第一書記段宗元駐村6年,為方便群眾,吃住和辦公都在車上,先后引入上千萬元資金,修路架橋、改善村貌、發展產業,使村集體經濟從零收入躍升到六位數,讓整個村“脫胎換骨”的事跡。這些報道對推動鄉村振興,激勵廣大駐村第一書記在鄉村振興事業中實現人生價值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關注鄉村振興中的鄉村企業家
鄉村振興是一項惠及億萬人的偉大事業,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特別是鄉村企業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既是鄉村產業發展的引領者,又是農民就業增收的帶動者,更是鄉村文化建設的推動者。因此,鄉村振興主題新聞報道要關注鄉村企業家在產業升級、產品創新、市場拓展等方面的努力,展現他們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貢獻,鄉村企業家的創業故事和成功經驗,可以為其他創業者提供借鑒,激發鄉村創業創新活力。
(三)關注鄉村振興中的返鄉創業青年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而目前鄉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人才瓶頸。如何讓返鄉創業青年回得來、留得住、干得好,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內在活力,讓他們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這是鄉村振興中值得關注的問題。要通過關注返鄉創業青年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角色和作用,報道他們在創業過程中面臨的挑戰、機遇和成果,通過他們的故事,鼓勵更多年輕人回到農村,為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新的活力。如2023年7月3日《桂林日報》刊發報道《“北漂”女子成桂林鄉村學校副校長》,講述了“北漂”10多年的某知名時尚雜志編輯返回家鄉桂林,搖身一變成了永??h某研學基地學校的副校長,從此扎根鄉土,干得風生水起的故事。文章對廣大有志回鄉創業的青年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
(四)關注鄉村振興中的農民群眾
在推進鄉村振興中,農業正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村正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農民正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要通過關注農民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的生活變化、收入提升、技能培訓等方面的情況,展現他們如何利用政策支持和市場機遇改善自己的生活。報道農民的故事,有助于增強農民的信心,激勵他們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創新報道形式,滿足不同受眾的閱讀需求
地方黨媒應注重創新新聞報道的形式,結合黨媒所屬的新媒體采用多樣化的報道手段,如文字、圖片、視頻、直播、虛擬現實等對鄉村振興主題新聞進行報道。采用這些創新形式,可以使新聞信息更加生動有趣,提高受眾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同時,多樣化的報道形式可以滿足不同受眾的閱讀需求,進一步擴大鄉村振興戰略的社會影響力。
(一)以圖表、圖片等形式進行直觀展示
運用數據分析、圖表展示等手段,清晰展示鄉村振興的成果和挑戰,讓讀者一目了然。同時,可采用具有代表性的圖片,展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成果和變化,如農業豐收、美麗鄉村建設等。圖片可以直觀地傳達信息,提高受眾的關注度。通過人物專訪、故事講述等手法,將鄉村振興背后的人物和故事生動地呈現出來,拉近與讀者的距離。
(二)以短視頻、紀錄片等形式進行直觀記錄
鄉村振興主題報道還可以通過制作短視頻、紀錄片等形式,詳細地記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的典型案例、人物故事和政策解讀,視頻可以讓受眾更直觀地感受鄉村振興戰略帶來的變化和影響。如《桂林日報》在《鄉村奮斗者》系列報道中,不僅利用巨幅的篇幅進行圖文并茂的宣傳,同時還拍攝短視頻,讀者通過掃描報紙上的二維碼就可以直觀感受報道主角的先進事跡。
(三)以直播、VR技術等形式進行傳播
采用直播的形式可以讓受眾實時了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的重要活動、現場情況等。直播可以提高受眾的參與度,使報道更具互動性和時效性。此外,鄉村振興主題報道還可以運用VR(虛擬現實)技術,讓受眾身臨其境地體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的成果和變化,更直觀地感受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村帶來的新機遇和美好前景。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地方黨媒在鄉村振興報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傳播策略的優化,可提高鄉村振興報道的質量和影響力。地方黨媒應關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的創新經驗和好做法,通過深度挖掘選題來為社會各界提供有益參考和借鑒,還可從政策解讀、實施效果、農民受益、鄉村變化等多個維度出發,多角度展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成果,通過聚焦奮斗在鄉村的各種典型人物,探尋鄉村振興中的溫暖故事,增強信心激發農村人才創新創業積極性,通過創新報道形式,滿足不同受眾的閱讀需求,進一步擴大鄉村振興戰略的社會影響力。未來,地方黨媒應繼續積極探索適應新時代傳播環境的創新策略,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潮
參考文獻
[1]楊桂宏,胡冰川,宋洪遠.中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成效、挑戰與政策創新[J]. 中國農村經濟, 2022(3):4-15.
[2]譚詩斌, 劉彥隨.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文化建設的路徑與策略[J]. 農業現代化研究, 2022(2):301-307.
[3]王曉毅, 何可.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農村經濟發展研究[J]. 中國農村經濟, 2022(2):4-12.
作者簡介? ?文新軍,桂林日報社時政新聞部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