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慧慧 江蘇省如東縣河口鎮中心幼兒園

繪本對幼兒有強烈的吸引力。教師利用繪本展開閱讀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而區域游戲可以讓幼兒“在玩中學”,獲得直接經驗,與幼兒的生活貼近,是幼兒喜歡和期待的教育活動之一。因此,教師積極將繪本教學與區域游戲教學相結合,可以滿足幼兒的需求,助力幼兒的全面發展。
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繪本中蘊含豐富有趣的故事情節,再配以鮮亮的色彩、生動的圖畫,最大程度地刺激了幼兒的視覺感官,促使幼兒產生閱讀興趣。對于幼兒來說,繪本故事與區域游戲相結合的誘惑力是無法阻擋的。教師利用區域游戲引導幼兒閱讀與學習,可以使幼兒在繪本中體驗閱讀的快樂,提升閱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使幼兒在“悅讀、想讀、樂讀”的過程中,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其日后的學習與發展夯實基礎。
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繪本與游戲的相互結合,既符合幼兒的認知發展規律,充分迎合幼兒喜愛故事、愛玩游戲的特征,對激發幼兒想象力與創造力也具有重要作用。通常情況下,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根據區域特點進行游戲活動,并將繪本的劇情融入其中,幼兒則可以借助區域中的積木、畫筆、玩偶、卡片等各種玩具對繪本內容進行再創作,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促進幼兒的情感與思維發展。優秀的繪本不僅僅是在講一個故事,它如同一個寶庫,蘊含著大量的教育元素。教師將繪本與區域游戲相結合,讓幼兒可以在玩樂的過程中思考繪本內容,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形成自己的情感世界,從而進一步提升幼兒的情感表達能力,讓幼兒能體會到父母之愛、朋友之誼以及師生情誼。
創設游戲情境,營造閱讀氛圍。幼兒年齡小,注意力的集中時間較短且不穩定,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分散注意力。因此,在繪本教學中,為提高幼兒的注意力,促使其主動投入學習活動中,教師需要積極探索繪本中的游戲元素,結合幼兒的興趣點與繪本故事背景,與區域游戲相融合,利用豐富多樣的游戲活動,營造出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調動幼兒閱讀繪本的積極性,進一步提升教學效能。
例如,教師開展了《月亮的味道》繪本教學活動,該繪本主要講述了小動物們齊心協力,共同合作搭建天梯,最后品嘗到了月亮的味道的故事。味覺感知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因此,教師可以在活動區域創設與味道相關的游戲活動,為幼兒提供米飯、面餅、白糖、鹽等食材,讓幼兒動手制作自己喜歡的“月亮的味道”,將自己代入到小動物的角色當中,這樣不僅增強了幼兒的閱讀興趣,還有利于幼兒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提高。
開展角色表演,感受情感共鳴。教師需要開展以幼兒為主的角色表演游戲活動,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給予其表現自我的機會,幫助幼兒展現自己的智慧與能力,從而使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產生愉悅的情感,自主地投入教師組織的活動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再現出繪本中的故事情節,深入感受故事中的人物,產生情感共鳴,從而進一步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促進其情感發展。
例如,繪本《女巫掃帚排排坐》主要講述了小動物幫助女巫戰勝惡龍的故事。繪本中的角色較多,故事情節充滿趣味性。教師可以在區域游戲活動開始前,引導幼兒掌握繪本中角色的性格、神態、動作、語言等特征,接著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給予幼兒自主選擇的權利,讓幼兒表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區域游戲不是放任幼兒自由活動,教師需要在一旁加以引導或擔任旁白的角色,通過生動的語言講解或播放音樂,渲染故事氛圍。為了豐富故事場景,讓幼兒更有代入感,教師還可以為幼兒們提供頭飾或服裝,使幼兒更加投入地沉浸到故事情境中,感受女巫、小貓、小花狗、小鳥以及小青蛙的情緒情感,體會女巫的善良,感受只可意會的溫情,懂得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
融合各個領域,促進多元發展。繪本的類型極為豐富,涉及科學、語言、社會、藝術等領域,因此,繪本與區域游戲相融合,有利于發展幼兒的多元智力。在益智區中,利用繪本故事講解數學知識,可以使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輕松學習數學,讓幼兒可以從形象思維逐漸向抽象思維過渡。教師還可以積極尋找繪本中蘊含的科學知識,進行科學啟蒙教育,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索欲。
例如,在《影子是我的好朋友》繪本教學活動中,教師帶幼兒學習完繪本后,可以帶領幼兒開展“找影子”“踩影子”“藏影子”的室外游戲活動,通過區域游戲的方式,讓幼兒自主探索影子的奧秘,體會光影游戲的樂趣。
繪本的另一大優勢與特點是包含精美的插畫,這是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的優秀素材。由于幼兒天真爛漫,思維極其跳躍,教師可以抓住幼兒的這一特點,鼓勵幼兒打破常規,充分激發幼兒的探索欲,讓其將自身的奇思妙想利用畫筆表達出來。這樣,教師利用繪本開展區域游戲時,可以兼顧藝術性與游戲性,促進幼兒在美術領域的個性發展,進一步推動幼兒的全面發展。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小黃與小藍》故事繪本開展美術教學,該繪本利用抽象且生動的色塊為幼兒講述了一個關于友情和顏色的故事。故事中,小黃和小藍擁抱后變成了小綠,幼兒對此產生了疑問。這時,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水杯、水粉顏料、各類彩色卡紙、彩筆等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并進行創作,幼兒沉浸在美術活動中,大膽地進行想象與創作。此類活動有效提升了教學效能,滿足了幼兒的實際發展需求。
分層投入材料,助力持續學習。教師借助繪本開展區域游戲教學活動時,要注意到區域游戲是幼兒自我發現、學習與探索的重要途徑,需要幼兒與區域中的材料進行互動,與同伴合作,才能實現有效學習。因此,教師要注意材料的數量和難度,及時進行調整,確保與幼兒的發展相符,從而滿足幼兒持續學習的需求。例如,教師開展《胡椒生長在哪里?》繪本游戲活動時,需要為幼兒提供鹽、水杯、塑料積木、色素、攪拌棒等材料,指導幼兒開展密度實驗。活動中,教師應分層投放材料,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設計三個科學闖關實驗,循序漸進地展開教育活動。
將繪本與區域游戲相結合,能夠滿足幼兒不同的學習需求,其具體實施方法包括創設游戲情境、營造閱讀氛圍、開展角色表演、感受情感共鳴、分層投入材料、助力持續學習等。教師要堅持創新教育方法,不斷豐富與拓展教育內容,為課堂注入新鮮活力,讓幼兒在每一堂課中都能有新奇的體驗。教師更要充分發揮繪本與區域游戲的育人功能,打造出讓幼兒快樂成長的新天地,以高效的教學水平,為幼兒未來的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