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當代黨員》全媒體特約作者 王維 陳睿

2023 年6月28 日,重慶市江北區石馬河街道“石馬和諧”議事團隊在兩江春城麓府小區同居民共商停車庫收費事宜。圖/何蘭
“李書記,在城市矛盾集中多發地區,您認為如何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
“我們結合在基層黨校學到的浙江社會治理的先進經驗,打造了‘石馬和諧’議事堂,組建了‘石馬和諧’議事團隊,集中多方力量解決群眾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煩事、難事。”面對臺下提出的問題,重慶市江北區石馬河街道南橋寺社區黨委書記李勝男從容地答道。
10 月8 日下午3 點,江北區石馬河街道辦事處二樓會議室內,20余名來自不同社區的干部參加了一場以基層治理為主題的培訓。臺上,主講人娓娓道來;臺下,學員運筆如飛……
2022年以來,石馬河街道黨工委幾乎每個月都會組織一次這樣的專題培訓,參訓學員大部分為基層黨務工作者和社區干部。依托于在江北區12個鎮街和7個重點行業部門成立的19所基層黨校,江北區大力實施“立德增才促發展”干部教育培訓計劃,全面打通干部教育培訓“最后一公里”。
2022 年6 月8 日,陜西省延安市楊家嶺革命舊址,松柏挺拔,蒼山凝翠,中央大禮堂雄姿屹立,鮮艷的黨旗在禮堂頂端高高飄揚,一場別開生面的現場教學活動在這里舉行。
50 名來自重慶市江北區黨性教育學習專題培訓班的學員,正神情專注地聆聽著講解員的解說。
“就在我們現在所處的簡陋窯洞內,毛澤東同志就著桌上一盞昏暗的油燈,寫出了《改造我們的學習》《論持久戰》等一系列光輝著作。”講解員充滿感情的聲音仿佛穿越時空,把人們帶回歷史現場。
江北區科學技術局干部向泓宇對這場教學感觸頗深。從延安返回重慶后,他寫下這樣一段話:“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仍然帶領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堅持戰斗……我想,我在延安找到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答案。”
不久后,向泓宇向組織申請到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掛職鍛煉。經過篩選和考察,2022 年9 月,向泓宇掛職擔任酉陽縣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科技科科長。
一年時間里,向泓宇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和專業,開展線下科技培訓29 場次、線下技術服務483人次、線上遠程指導385次,服務村(社區)89個、企業99 家,解決技術難題83 個,培育致富帶頭人230余名。在掛職工作筆記中,向泓宇寫道:“在延安的學習經歷特別觸動我,共產黨員應該不畏困難、有所作為,不能庸庸碌碌、愧對歲月。”
“干部教育就是澆花澆根、育人育心。”江北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 年以來,江北區在干部培訓中采用現場看、實地聽等學習模式,在革命老區、歷史紀念館等地充分利用紅色資源開展黨性教育研學,從理論學習拓展到實踐體悟,以實物講述歷史、以場景傳遞精神、以信念堅定信仰。
7月28日,在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中新合作區,一場特殊的教學正在進行:來自重慶市江北區區級部門、鎮街和各個園區的“一把手”,正模擬推演如何在短時間內招引一家國外的制造業企業,指導老師正是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招商部門的負責人。
江北區招商投資促進局局長馬忠偉對這種教學模式贊不絕口:“招商工作講究的就是實戰實踐,關鍵還是要親自上手,這次學習不僅打開了我們的眼界,也讓我們看到了與國內一流開發園區之間的差距。”
今年以來,江北區圍繞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載區和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首選區,以實崗鍛煉、一線比武的方式鍛煉干部。
“明天我們專班要到河北省高碑店市去洽談一家企業。”抽調到京津冀招商工作組鍛煉的江北區城市管理局干部蘇紅一邊修改招商資料,一邊安排第二天的工作任務。
蘇紅一行即將洽談對接的是一家國內冷鏈食品業的頭部企業,除了重慶江北,其他省市也紛紛向該企業拋出了橄欖枝。“該企業對項目落地條件非常苛刻,因此,在競爭中展現出江北區的優勢至關重要。”蘇紅說。
據了解,僅在9 月,該招商小組已經拜訪了22家京津冀地區的重點企業,其中7家已納入項目庫,有5家已具備初步合作意向。“雖然到北京才短短幾周時間,但我感覺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蘇紅坦言。
9月5日上午,江北區鐵山坪,中共重慶市江北區委黨校(區行政學校、區社會主義學院)新校暨重慶江北基層黨建培訓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過去,受環境制約,江北區委黨校占地僅6 畝,辦公區和教學場地狹小、設施陳舊。面對這一困境,江北區委、區政府下大決心、花大力氣將新黨校選址遷建于鐵山坪,新校區占地40 畝,總建筑面積達2.7萬平方米。
“校內風光優美、環境靜謐,是個學習的好地方。”江北區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曾存榮介紹,新校區可同時容納1000 人進行培訓,同時結合干部教育培訓相關要求,對教學場景進行全面重建,增設多媒體討論、多功能實訓等多個功能空間,利用多種技術手段,實現互動性沉浸式體驗教學,推動干部培訓與黨員教育整合、區級教育資源與基層教學需求整合。
“在教學資源上,我們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國內外一流高校合作,注重系統理論研究和實戰實效的緊密結合,在師資選配、教學模式、管理方式上深挖潛力。”曾存榮稱。
作為第一批踏入新校區學習的學員,江北區復盛鎮鎮長石屹深有感觸:“在如此良好的環境里學習,讓我們這些來參加培訓的干部備受鼓舞,同時也感到責任重大,回去后我們一定將學習成果轉換為推動工作的實際效果,不負組織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