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銜
(福建文山偉業電力咨詢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配電房泛指配電室與變配電所,多由高壓室、變壓器以及低壓室組成。為促使建成后的配電房具有均衡分配電能作用,應在選址設計環節出具完善的設計方案,以指引相關人員按照既定方案落實配電房施工內容,進而保證配電房建設質量符合要求。作為重要配電場所,首先需立足經濟性與合理性原則開展工程設計,同時,為進一步實現節能目標,還應加強整體結構合理布設,促使配電房工程實現良性建設[1]。本文基于合理性和經濟性對配電房選址設計進行分析。為增強該次配電房選址設計研究的現實意義,選取金禾·五福雅居(東苑)10kV配電工程為案例展開具體分析。
金禾·五福雅居(東苑)10kV 配電工程屬于小區新裝類型,預計申請容量為8000kVA,建設期間擬在中間接頭井前后各留5m電纜。該工程區域內共有855套住宅,296 套住宅建筑面積在91~140m2以內,且配置822個停車位,采用一戶一表供電方式。為最大限度保障配電房建設質量并控制工程造價成本,要充分考慮選址設計的合理性和經濟性。
在金禾·五福雅居(東苑)10kV 配電工程中,選址設計根據用電申請資料測算負荷,發現配電工程實際所需負荷量為9600kVA,包括走道照明以及消防用電負荷等。住宅區域容量為3344.4kW,商用容量136.29kW,公共區域為1015.63kW。因此,在配電房選址時,需綜合考慮整體負荷需求,根據住宅、商用、公共三個區域的用電負荷程度合理選取配電房地址,并采用雙電源配置方法對住宅基本配置容量進行確定。根據相關規范,建筑面積60~90m2的住宅基本配置容量多為8kW/戶,90~140m2的住宅基本配置容量為10kW/戶,大面積(>140m2)住宅,要求配置20kW/戶容量;而且連接的公共設施也要按照40~60W/m2負荷密度予以設計,針對地下停車場連接的公共設施負荷密度為15~25W/m2;住宅區油變容量多低于630kVA。干變容量低于1250kVA,實際設計中也在要符合規范要求[3]的基礎上,按照配置容量對配電房選址進行優化。
(1)基于降噪選址設計。配電房至少應設計成3.9m凈高標準,同時,應避免配電房噪聲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選址設計時要求配電房與住宅區保持一定距離,尤其是變壓器設施安裝的周邊應裝設降噪格擋,以凈化配電房運行環境。
(2)基于建筑面積選址設計。在住宅區面積超過7000m2但未達到13000m2時,配電房至少應為60m2或90m2。要保證配電房中設施布設合理,通常包含一排與兩排布設方式,其中變壓器設備最多可以實現一臺共建設施,具體設計規范如表1 所示。若設計的配電房周邊建有電纜溝,要求配電房地坪抬高后與梁底至少形成3m 間距,如若連接電纜橋架,要求其地坪相距3.2m以上[4]。
表1 配電房布局尺寸標準
(3)基于配電設施選址設計。首先,配電房的配電設備要求遠離衛生間等易出現積水情況的區域。該配電工程以矩形面積疊加設計方式控制配電房建筑空間,其開關站寬度多設置為4.5m 與7.2m 左右,以形成2個矩形,整體面積需超過120m2。環網室的建設應實現4m 寬與7.2m 寬矩形疊加設計,整體面積應在80m2以上。新建配電室至少以4.5m 和7.2m 寬的矩形進行疊建,以此實現合理布局目的。另外,移動發電機組需0.4kV 應急電源接口設計,使配電房內部設施都能和諧地分布在指定位置上,提升建成后管理的便捷性。
(1)基于電氣設施分布設計。配電房內部電氣設施對自然風、自然光有所要求,且變壓器等電氣設備不宜暴曬,這就要求配電房選址設計過程中綜合考慮地區采光、通風條件。在該配電工程中,綜合考慮電氣設施運行要求而采取朝南設計。
(2)結合電氣設計要求。為了建成后配電房可以滿足電氣系統運行需求,選址設計時需兼顧電氣設計,如該工程中專門在六號樓與一號樓北側預留兩臺變壓器安裝位置,其負荷容量為1600kVA,可預留80%充電樁提供電氣服務;至于出線柜設計應配備與之配套的開關,并將開關配變低壓側無功補償設計值設置在30%配變容量以內,其功率因數高于0.9;而電氣橋架搭設高度設為2.5m 以上,并在電氣設備箱周邊預留80cm 間距,以使供配電箱與電氣設備保持穩定連接狀態。與此同時,配電房部分變配電設備需為充電樁提供電能,故在配電房選址設計過程中,還需考慮配電房與充電樁的距離[5]。
配電房選址設計除要重點考慮上述合理性設計內容外,還要關注設計方案的經濟性,主要通過對比各設計方案的數據,客觀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并最終選擇最優方案執行。
由于該工程負荷容量實測值較高,故可從變壓器容量方面出具兩套不同方案,通過容量設計標準判定經濟性指標。所謂經濟性指標多指總投資額,除了傳統評估方案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供電質量的評價指標外,還需結合變壓器設施投資效益,判斷變壓器是否屬于合理配置。針對該工程提出2 種方案(見表2),結合相關數據對比結果確定該工程適用于10kV 高效節能型干式變壓器。變壓器作為配電房重要設施,如若能圍繞變壓器設施提出改進建議,有利于節省變壓器投資額。為提升用電安全性,還要考慮設施配置質量,以性價比較高的設施為主,從根本上提高配電房建設項目的綜合效益。只有控制好變壓器容量,才能從細節處控制投資額,提高工程投資效益。
表2 變壓器選配方案對比
完成配電房變壓器選配設計后,進一步從選址角度展開經濟性設計分析。案例工程中,出于經濟性考慮共設計2 個選址方案。其一,在負一樓設計統一配電房,為所有樓層提供供電服務,系統單向供電,以255m 為最大供電半徑。其二,將配電房選址至負一樓,供電服務提供至22層,同時于22層再設置配電房,用于高層建筑供電,該方案同樣為系統單向供電,以162m為最大供電半徑。
采用上述負荷計算方式進行測算,并對電壓壓降、電能損耗進行對比,再進行兩種選址方案的配電房投資數據估算對比。具體情況如下:
(1)兩種方案的變壓器裝機容量均為1000kVA;(2)方案一與方案二的配電房占用面積分別為440m2、525m2;(3)兩者的最大供電距離分別為255m、162m;(4)方案二的初始投資成本比方案一的投資成本低119萬元,而產生該差異的原因在于方案一電壓損失較大,需大范圍調整線纜選型;(5)方案二的系統損耗比方案一低8.73kW,造成該差異的原因為方案一供電距離較遠,產生較大損耗。
通過對比發現選址方案一的配電房占地面積最小,但配電房位于負一層,供電服務范圍廣泛,在較遠的供電條件下,所產生的電壓損失較大,與配電房經濟性設計目標相悖,而方案二的經濟性優勢更強,將配電房分離設計,雖略微增大了配電房的占用面積,但在投資成本、損耗量等方面具有較強優勢,所以方案二具有更強的經濟性。
綜合考慮電能負荷、設施設備、電氣結構后,配電房選址設計時要求配電房能夠全面覆蓋各區域(商用區域、住宅區域、公共區域),同時,按照設施運行要求,朝南設置配電房,實現選址設計的合理化。從經濟性層面來看,以變壓器后期運行的經濟性為切入點,對配電房進行優化設計,采用增設一臺變壓器的方式控制配電房后期運行成本。在具體選址方案設計中,最終將配電房設置于單棟建筑的負一層與22 層,其中負一層配電房用于服務建筑22層以下的用戶,而22層配電房用于高層供電。在該工程項目中還需考慮充電樁的供電情況,而單棟建筑設置兩個配電房的形式可較好地滿足充電樁運行。此方案較好地完成了配電房的合理性、經濟性選址設計。
綜上所述,配電房選址設計作為配電房工程建設重要設計內容,應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基于合理性與經濟性原則,針對現存問題明確優化設計方向,具體可從電能負荷設計、布設電房設施、結合電氣設計、對比方案數據等方面著手,實現良好的選址設計,為供電系統后期的正常運行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