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松 張永庚 易祥武 孫 恕 鄒曉榮 謝明團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 infarction,STEMI)是伴有心電圖ST 段抬高的心肌梗死,主要病因是冠狀動脈完全閉塞[1]。近年來,老年人STEMI 的發病率逐漸升高,患病1年內死亡率高達10%[2]。STEMI 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3]。由于創傷小、局部出血和并發癥少等特點,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為STEMI 治療的最有效方法。
臨床上,PCI 術中通常會使用溶栓藥物,促進纖維蛋白降解而溶解血栓,靜脈溶栓藥物包括特異性纖溶酶原激活劑和非特異性溶栓藥,但后者長期使用容易導致全身性纖溶狀態,增加出血發生風險。重組人尿激酶原是一種纖溶酶原激活物,能使纖維蛋白迅速降解,進而使血栓溶解[4]。替羅非班為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受體拮抗劑,可通過拮抗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受體,阻止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原結合,抑制血小板功能,減少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5]。隨著診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多數患者能夠得到及時治療,但老年STEMI 患者仍具有更加復雜的臨床情況、多種并發癥以及較高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發生率。本研究就急診PCI 術中冠狀動脈內小劑量重組人尿激酶原聯合替羅非班注射用于高齡STEMI 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宜春市人民醫院心內科收治的年齡大于65 歲的STEMI 患者80 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0 例。對照組男17 例,女23 例,年齡65~87 歲,平均(71.38±5.71)歲;試驗組男14 例,女26 例,年齡66~84 歲,平均(69.82±6.2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急性心肌損傷;2)急性心肌缺血癥狀;3)胸痛劇烈且持久,使用硝酸甘油也無法緩解;4)心電圖出現持久Q 波或QS 波;5)心肌壞死標志物肌鈣蛋白升高。
納入標準:1)符合STEMI 診斷標準[6],且經影像學檢查確診;2)簽署了知情同意書;3)具有手術指征;4)發病時間<12 h。排除標準:1)血液系統疾病;2)其他嚴重心臟疾病;3)嚴重腦卒中。
入院后首先對患者進行血常規、電解質、甲狀腺功能、凝血功能、肝臟功能、心電圖等相關檢查,并給予常規治療:入院時,均緊急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急診PCI 術后第2 天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替格瑞洛90 mg/次,2 次/d,持續1年。
對照組行急診PCI 術中冠狀動脈內推注替羅非班(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227,規格:12.5 mg/支);試驗組行急診PCI 時冠狀動脈內推注替羅非班聯合小劑量重組人尿激酶原(天士力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10003,規格:50 mg/支)20 mg。
將替羅非班按10 μg/kg 溶于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開通梗死相關動脈后冠狀動脈內推注10 ml。
1)TIMI 血流分級:0 級冠狀動脈閉塞;1 級血流滲透但無灌注;2 級有部分灌注,但造影劑充盈與清除速度較慢;3 級完全灌注,造影劑完全、迅速充盈遠端血管并迅速清除[7]。2)無復流:以植入支架后最后14 幀冠狀動脈造影顯示的TIMI 血流分級為0、1 或2 級定義為無復流現象。3)即刻胸痛緩解:術后即刻胸痛緩解≥50%[8]。4)MACE:隨訪調查6個月,觀察患者MACE 終點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發生情況。
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術后TIMI 血流分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無復流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TIMI 血流分級及無復流情況比較
試驗組術后即刻胸痛緩解率為90.00%(36/40),高于對照組的72.50%(29/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88,P<0.05)。
試驗組術后隨訪中剔除/脫落2 例,對照組術后隨訪中剔除/脫落3 例。試驗組MACE 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隨訪中MACE 發生率比較
STEMI 是典型的缺血性胸痛,心電圖具有典型的ST 段抬高[9],患者會出現嚴重的心絞痛,呈壓榨感、緊縮感、窒息感,或胸憋、胸悶[10]。PCI 包括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等,是目前臨床治療心肌缺血的主要方法,可有效緩解患者胸部疼痛等癥狀[11]。術后即刻胸痛減輕是證明PCI手術有效的一種手段。本研究中,試驗組術后即刻胸痛緩解率高于對照組,表明PCI 用于治療高齡STEMI 患者效果顯著。
STEMI 是因冠狀動脈斑塊損傷誘發急性閉塞性血栓導致的心血管急危重癥[12],可通過改善梗死心肌再灌注來解決此問題,目前臨床多應用PCI。但有研究[13-14]顯示無復流現象的發生并不能完全避免,這使得MACE 的發生率明顯升高。因此,在臨床治療時,會在術前服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術中使用小劑量重組人尿激酶原聯合替羅非班注射;術后第2天起口服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持續服用1年,以防止術后并發癥情況發生。
重組人尿激酶原是一種纖溶酶原激活劑,可使纖溶酶原轉變為纖溶酶,溶解部分血栓中的纖維蛋白[15]。重組人尿激酶原能直接激活暴露出E 片段的血栓纖維蛋白上的纖溶酶原,使其活性增加500 倍,導致大量纖溶酶產生,高速降解血栓中的纖維蛋白,使得血栓溶解[4]。替羅非班為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體拮抗劑,可通過抑制Ⅱb/Ⅲa 受體活性,進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改善心功能[16]。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無復流率低于對照組。提示重組人尿激酶原聯合替羅非班可明顯提高血流復流率,減少血栓形成。
PCI 術后仍會因MACE 導致患者預后不良,許多術后難控制因素增加了MACE 的發生,影響了PCI的療效[17]。本研究在術后對兩組患者進行了6 個月的隨訪,試驗組MACE 發生率低于對照組。進一步證明了重組人尿激酶原聯合替羅非班的使用對高齡急性STEMI 患者的安全性,可降低MACE 發生率,提高PCI 的療效。
綜上所述,急診PCI 術中冠狀動脈內小劑量重組人尿激酶原聯合替羅非班注射用于高齡STEMI 患者效果顯著,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