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 清
膽囊結石在臨床中十分常見,其屬于膽囊良性疾病的一種,導致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高脂飲食、肥胖等,不僅會使患者的生命質量受到影響,同時也會對機體健康構成諸多威脅[1]。目前,臨床上在對膽囊結石患者實施治療時,主要采用手術方法,并以腹腔鏡手術治療方案為主。該方法雖然具有效果顯著、安全性高等特點,但有一定創傷性,術后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同時也會因過度勞累、術后不科學的飲食習慣等影響康復效果[2]。基于此,應在術后配合科學的護理干預手段,以促進患者生命質量的有效提升。常規護理干預內容較單一,護理效果并不理想[3]。全面護理干預是一種新穎的護理手段,該方法會在常規護理干預基礎上進行優化,從多個角度為患者提供臨床護理服務,所產生的護理效果更顯著[4]。本研究就全面護理干預在膽囊結石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于九江市中醫醫院行膽囊結石術治療的患者84 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 例。觀察組男25 例,女17 例,年齡36~62 歲,平均(43.33±2.51)歲,病程1 個月至6年,平均(3.54±0.25)年;對照組男23 例,女19 例,年齡34~63 歲,平均(43.51±2.46)歲,病程2 個月至7年,平均(3.58±0.2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經影像學檢查證實存在膽囊結石,且符合手術治療條件;2)臨床資料完整;3)認知功能正常;4)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嚴重臟器功能不全;2)近期患急性心腦血管疾病;3)凝血功能障礙;4)惡性腫瘤。
兩組患者均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并在此基礎上,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干預,術前輔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并予以術前禁食指導、備皮等工作。術后,密切注意患者病情變化,根據其出現的并發癥實施相應護理干預。
觀察組采用全面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術前護理:①準備工作:指導患者在飲食方面應禁食產氣食物,包括山芋、南瓜、豆類等,防止手術視野受到影響,應以易消化的軟質、高熱量、高蛋白食物為主。告知患者術前戒煙,以減少呼吸道及食道分泌物,從而降低肺部感染發生率,確保足夠的休息時間,術前10 h 需禁食,術前2 h 可口服1 500 mg葡萄糖溶液。②心理護理: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對不良情緒進行及時疏導,防止患者因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而導致心率、血壓等發生異常變化,進而影響手術進程。護理人員需詳細介紹手術流程、相關注意事項,耐心解答疑問,提升患者遵醫行為。2)術中護理:與手術醫生、麻醉醫生默契合作,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測;確保手術室溫度在25 ℃左右,對所有沖洗液、靜脈輸注液體進行加熱處理,確保患者手術期間的體溫在37 ℃左右。3)術后護理:①切口護理:病情穩定后,指導患者逐步開展肢體活動、深呼吸等運動,改善胃腸道蠕動,降低腸粘連發生概率。護理人員需告訴患者相關注意事項,包括正確咳嗽方法等,及時更換傷口敷料,避免出現感染情況。②體位護理:在清醒前,將患者體位調整為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清醒后,調整為半臥位,確保其能夠保持在更加舒適狀態。③健康宣教:護理人員需詳細介紹術后相關注意事項、常見并發癥以及相應處理方式。如果患者出現了并發癥,需及時對癥處理,并予以安撫,使之情緒保持在更加穩定的狀態。④疼痛護理:按照醫囑對患者施以相應的術后鎮痛干預,將其體位調整到舒適狀態,固定右上肢,外展左上肢小于90°,降低頸肩痛發生概率。護理人員需告知患者如何正確調整自身呼吸頻率,并通過播放舒緩音樂等方式進行注意力轉移,使之疼痛閾值升高。⑤飲食護理:術后6 h 予以溫開水,若患者腸鳴音恢復,無嘔吐、惡心等癥狀,則從流質食物逐步過渡至普食,但需強調術后一周內勿食產氣食物。
1)生命質量:采用SF-36 量表評價,具體內容包括生理職能、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精神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總分均為100 分,評分越低生命質量越差。2)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便時間。3)疼痛程度:術后6 h、24 h、48 h、72 h,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患者疼痛程度,評分0~10 分,評分越低疼痛程度越輕。4)并發癥:包括惡心、切口感染、嘔吐。5)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滿意度問卷進行評價,總分100 分,90 分以上滿意、86~90 分為一般、0~85 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0.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生理功能、活力、精神健康、總體健康、軀體疼痛、生理職能、情感職能、社會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生理功能、活力、精神健康、總體健康、軀體疼痛、生理職能、情感職能、社會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命質量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生命質量評分比較(分,±s)
組別 例數生理功能 活力 精神健康 總體健康護理前 護理后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42 73.54±4.58 91.26±3.48 73.84±3.58 91.61±3.2873.78±3.45 91.57±3.49 73.65±3.27 91.55±3.33觀察組 42 73.46±3.47 95.72±2.48 73.78±4.35 95.41±2.5473.45±4.76 95.32±2.78 73.54±3.44 95.86±2.13 t 值 0.088 0 6.600 9 0.067 3 5.793 2 0.355 0 5.315 4 0.146 5 6.895 8 P 值 0.930 1 0.000 0 0.946 5 0.000 0 0.723 5 0.000 0 0.883 8 0.000 0軀體疼痛 生理職能 情感職能 社會功能組別 例數護理前 護理后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42 73.67±3.39 91.48±3.28 73.33±3.38 91.69±3.1473.26±3.78 91.66±3.35 73.37±3.47 91.48±3.65觀察組 42 73.48±3.44 95.54±2.84 73.26±3.52 95.57±2.7373.57±3.84 95.18±2.46 73.48±3.48 95.26±3.24 t 值 0.248 8 5.918 3 0.090 7 5.897 6 0.363 8 5.356 4 0.141 5 4.898 3 P 值 0.804 2 0.000 0 0.927 9 0.000 0 0.716 9 0.000 0 0.887 8 0.000 0
觀察組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便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比較(h,±s)

表2 兩組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比較(h,±s)
組別 例數 肛門排氣時間 腸鳴音恢復時間 肛門排便時間對照組 42 30.02±7.42 15.18±3.57 55.96±8.84觀察組 42 23.22±6.54 10.25±3.33 47.62±6.49 t 值 4.348 1 6.386 7 4.809 7 P 值 0.000 0 0.000 0 0.000 0
觀察組術后6 h、24 h、48 h、72 h 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階段VAS 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階段VAS 評分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術后6 h 術后24 h 術后48 h 術后72 h對照組 42 6.32±0.96 5.20±0.46 4.68±0.61 3.96±0.36觀察組 42 5.63±0.55 4.33±0.43 3.71±0.36 2.05±0.33 t 值 3.944 3 8.738 3 8.661 2 24.735 4 P 值 0.000 2 0.000 0 0.000 0 0.000 0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膽囊結石在臨床中并不罕見,主要臨床表現為右上腹隱痛、膽絞痛、膽囊積液等,可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一定影響[5]。臨床對此類患者多使用手術方法進行治療,其中腹腔鏡手術是一種微創治療技術,具有切口小、術后恢復快等優勢[6]。但手術會對患者機體產生一定的創傷,因此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依然備受關注。一旦出現并發癥,則會影響其康復速度,繼而降低生命質量。
常規護理干預缺少系統性,主要是根據患者病情展開相應的護理服務,且內容過于固定化,很難滿足臨床實際需求[7]。本研究中,護理后觀察組生理功能、活力、精神健康、總體健康、軀體疼痛、生理職能、情感職能、社會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說明全面護理干預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命質量。全面護理干預屬于一種新穎的護理手段,該方法會對常規護理干預的不足展開分析,然后進行優化,確保患者的實際需求能夠得到更好滿足,因此其康復效果也會得到顯著提升,生命質量也會得到明顯改善[8]。本研究中,觀察組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便時間短于對照組,與徐磊[9]的研究結果一致。在應用全面護理干預過程中,術前護理人員會對患者開展更為細致的護理指導,使之恐懼心理狀態得到緩解,并保持樂觀心態面對疾病[10]。在手術期間,通過與手術醫生、麻醉醫生默契配合,能夠保障手術進程更順利,縮短手術時間,因此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速度也會得到進一步提高[11]。術后,通過對患者實施疼痛護理、飲食護理、切口護理、健康宣教等護理干預,能夠使患者遵醫行為得到提升,盡可能降低術后不良事件的發生概率,提升胃腸道功能恢復效果[12]。在本研究中,觀察組術后不同階段疼痛評分更低、并發癥發生率更低、護理滿意度更高。提示全面護理干預方法的臨床可行性較強,對提升護理效果具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對膽囊結石術后患者實施全面護理干預可以顯著改善其生命質量,各項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更短,有助于緩解患者術后疼痛癥狀,對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升護理滿意度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