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桂香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中
因課題研究需要,我利用午休時間把初二(8)班的幾名學生找來做訪問調查。這是我第一次找學生談話,兩名男孩和一名女孩。其中一名男孩胖乎乎的,叫小嚴,以前在他們班上課時,學生們說他特別愛笑,哪怕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他學習一般,但很喜歡歷史。另一名男孩叫小田,戴著一副眼鏡,透著一點機靈勁。女孩叫小婷,是我的心理課代表,在平時的接觸中,感覺她的人緣不錯,就是學習一般,有點不自信。他們3 個人第一次來我的辦公室,很興奮,一直嘰嘰喳喳。
很快訪問調查結束了,但是他們還不想離開。3 個人開始有一搭沒一搭地和我聊天,小嚴說:“老師,我昨天看了恐怖片,晚上竟然做噩夢了。”大家紛紛打開話匣子,談論起自己看過的電影。隨著談話的深入,我發現小嚴不僅看過很多恐怖電影,還會帶著小田和小婷一起看。我對小嚴說:“多數恐怖電影的內容并不適合你這個年齡觀看,不僅會影響你的睡眠,還會影響心理健康,以后要盡量少看哦。”
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夢是潛意識的反應。學生們正處于青春期,性意識已經覺醒,我知道這幾個孩子心思單純,對我也很信任,但當他們跟我討論這些“違禁”話題時,我仍有些擔心不合時宜的批評會把他們嚇著,阻斷了學生與我講心里話的機會。
這時,小田看到我的辦公桌上放著一本有關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書,像發現至寶一樣,拿起來一邊翻一邊問:“老師,這本書可以借給我看嗎?”我點了點頭。小嚴有點自責地說:“老師,都是我不好,把他們帶壞了。”小田看著書,眼睛也不眨一下,說:“面對青春期,我們身體、心理上有很多變化,我希望徹徹底底地搞明白。”

因為上課時間快到了,我簡單地囑咐道:“這本書回去好好看看,里面有不少對你們有用的東西。如果有什么問題,歡迎隨時到咨詢室找我。”
小田借走的書里有一節內容是告訴學生如何處理青春期身體和心理變化,包括如何保護自己和他人,我相信他們看完后會受益匪淺。
后來,兩名男孩來咨詢室還書,我給他們做了一些指導:①不批評和指責,肯定求知欲。對青春期知識感興趣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在青春期階段性意識已經覺醒,男孩遺精、女孩初潮意味著成長。②引導樹立正確的性觀念。不看不健康的電影和書籍,因為它們不僅影響學習,還會扭曲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③多參加集體活動,分散注意力,宣泄不良情緒。
這次與學生們的意外交流,讓我收獲頗豐。不少學校的青春期教育一直滯后,尤其性教育,如何講及講到什么程度一直都是個難點。但學生們顯然很需要這方面的知識,需要教育者提供合適的渠道來讓他們了解這些知識,比如,圖書館配備相應的性教育書籍、學校定期做展板宣傳等。希望在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性教育的開展可以越來越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