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銳, 李宇珊, 任 強, 韓 帆, 王圣熠, 張 伊, 王艷霞, 張 劍, 梁延春, 張權宇
北部戰區總醫院 心血管內科,遼寧 沈陽 110016
心肺功能運動試驗(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不僅是一種客觀、定量、無創的臨床檢測方法,還是能夠綜合評價多系統功能的臨床檢查[1-2]。CPET可同時監測心電圖、血壓、血氧飽和度的變化,以及肺通氣指數、耗氧量等代謝指標[3]。CPET通過對氣體交換、血流動力學等動態變化的綜合分析,評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儲備,從而全面評價循環、呼吸和骨骼肌系統的功能狀態。氧脈搏是衡量每次心跳所需耗氧量的指標,同時也是判斷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重要輔助信息[4]。有研究報道,氧脈搏<13.5 ml/beat為冠心病的危險因素[5]。本研究旨在探討CPET過程中峰值氧脈搏與冠心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相關性?,F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北部戰區總醫院心血管內科自2015年1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3 800例出院前完成CPET的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18歲;住院期間接受冠狀動脈造影或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出院前完成CPET。排除標準:因無法耐受CPET終止試驗者;信息采集不完整者;不愿意配合隨訪者。根據CPET峰值氧脈搏將患者分為Q1組(峰值氧脈搏<7.9 ml/beat,n=906)、Q2組(7.9 ml/beat≤峰值氧脈搏≤9.6 ml/beat,n=950)、Q3組(9.6 ml/beat<峰值氧脈搏<11.3 ml/beat,n=975)、Q4組(峰值氧脈搏≥11.3 ml/beat,n=969)。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采用瑞士自行車功率計(Schiller CS-200公司生產)進行CPET檢測[6]。根據CPET標準化操作流程,進行環境測試及氣體定標[7-8]。靜息期(3 min):獲得靜息心率、血壓、心電圖、靜態氣體代謝等指標。無負荷熱身運動期(3 min):踏車速度維持55~65 r/min,記錄心率、血壓、心電圖、血氧飽和度等指標。功率負荷期(6~10 min):踏車速度維持55~65 r/min,觀察受試者癥狀、心率、血壓、氣體代謝指標、血氧飽和度及心電圖改變?;謴推?6~8 min):無負荷緩慢踏車2~3 min,速度維持30~40 r/min,觀察心率、血壓、心電圖以及癥狀??祻歪t師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發布的運動標準聲明對患者CPET報告進行解讀[9]?;颊叩娜丝趯W信息、既往病史、臨床診斷、實驗室指標、左室射血分數等臨床資料通過思創貫宇病例采集系統(北京思創貫宇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提取。CPET相關指標通過心臟衛士系統提取。
1.3 研究終點 研究終點為MA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運重建、卒中。次要終點為主要重點的各組成部分以及再住院和出血。分別于出院后6個月、1年、3年和5年,對所有患者進行隨訪。
2.1 4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4組患者男性、吸煙史、飲酒史、陳舊性心肌梗死、卒中史、高血壓病史比例,以及年齡、心率、舒張壓、射血分數、體質量指數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4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百分率/%)
2.2 4組患者化驗及手術相關信息比較 4組患者血紅蛋白、N端B型鈉尿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血清肌酐、SYNTAX評分,以及接受PCI治療、使用替格瑞洛、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鈣通道阻斷劑比例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4組患者化驗及手術相關信息比較/例(百分率/%)
2.3 4組患者心肺功能比較 4組患者峰值心率、峰值代謝當量、無氧閾代謝當量、峰值公斤攝氧量、無氧閾時公斤攝氧量、分鐘最大通氣量、氧通氣當量(ventilatory equivalent for O2,VE/VO2)、二氧化碳通氣當量(ventilatory equivalent for CO2,VE/VCO2)、運動中峰值收縮壓、運動中峰值舒張壓、VE/VCO2斜率、Borg評分、心率儲備、呼吸儲備及運動時長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4組患者心肺功能比較
2.4 4組患者臨床不良事件比較 4組患者臨床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4組患者臨床不良事件比較/例(百分率/%)
2.5 Kaplan-Meier生存分析 Kaplan-Meier生存分析顯示,Q4組患者的MACE累計發生率高于Q1組(P<0.05)。見圖1。
圖1 4組患者MACE累計發生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線
CPET通過評估氣體交換,提供了一種綜合性運動無創評估方式。在冠狀動脈綜合征中,CPET可重復對心肺功能進行檢測,并輔助預后分層[10-12]。既往研究表明,峰值攝氧量是評估冠心病患者預后的最佳指標之一,可反映生理應激下的心肌氧供應和心功能儲備[13-15]。存在循環系統障礙或心功能障礙的患者中,峰值氧脈搏僅隨運動負荷的增加而略有增加,同時隨著每搏輸出量的增加,大多數攝氧量受損的患者伴有左室功能障礙[16-17]。對于心功能障礙的患者運動可引起心肌缺血,從而使每搏輸出量減少。既往研究表明,運動過程中峰值氧脈搏<13.5 ml/beat是冠心病患病率增加的危險因素[18-19]。有研究報道,氧脈搏平臺的改變可以反映心肌缺血的嚴重程度,其與冠心病的預后成正相關[20]。
本研究結果顯示,4組患者男性、吸煙史、飲酒史、陳舊性心肌梗死、卒中史、高血壓病史、接受PCI治療、使用替格瑞洛、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鈣通道阻斷劑比例,以及年齡、心率、舒張壓、射血分數、體質量指數、血紅蛋白、NT-ProBNP、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血清肌酐、SYNTAX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氧脈搏、高密度脂蛋白、收縮壓和吸煙史等傳統冠心病危險因素存在相關性,氧脈搏越低,病情越復雜。本研究結果顯示,4組患者峰值心率、峰值代謝當量、無氧閾代謝當量、峰值公斤攝氧量、無氧閾時公斤攝氧量、分鐘最大通氣量、VE/VO2、VE/VCO2、運動中峰值收縮壓、運動中峰值舒張壓、VE/VCO2斜率、Borg評分、心率儲備、呼吸儲備及運動時長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氧脈搏與患者的心肺功能相關,氧脈搏較低的患者心肺功能較差,運動能力較差。本研究結果顯示,Q4組患者的5年MACE累計發生率高于Q1組。這提示,氧脈搏與患者的預后相關。
綜上所述,CPET過程中峰值氧脈搏與冠心病預后呈正相關,峰值氧脈搏≥11.3 ml/beat的冠心病患者預后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