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瑩, 裘淼涵, 李 娜, 周 鶴, 韓 冰, 關紹義
北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遼寧 沈陽 110016
冠心病是威脅人類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1-10],近年來,女性冠心病患者越來越受到臨床關注[11-12]。既往研究報道,絕經后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缺乏導致脂代謝異常、血液粘稠度增加,從而使冠心病發(fā)病率升高[13-15];但也有學者提出,圍絕經期激素替代及對已絕經女性補充雌二醇的方法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并無影響[16-17]。本研究旨在探討絕經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及介入治療情況。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北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及支架植入術的3 521例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成年女性;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及支架植入術;生命體征平穩(wěn)。排除標準:合并急慢性感染;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存在未治療的惡性腫瘤;合并其他類型的心臟病。根據接受介入治療時是否絕經,將患者分為絕經組(n=3 348)和未絕經組(n=173)。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研究方法 查閱并記錄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高血壓、糖尿病、吸煙、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冠心病家族史、體質量指數、腦血管疾病史。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及介入治療情況。
2.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與未絕經組患者比較,絕經組患者年齡更大,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更高,合并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史的比例更高,吸煙和具有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例(百分率/%)
2.2 兩組患者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及介入治療情況比較 與未絕經組患者比較,絕經組患者靶血管位置為左前降支的比例更低,靶血管位置為左回旋支、右冠狀動脈的比例更高,全閉病變、鈣化病變的比例更高,SYNTAX評分更高,支架個數更多,支架總長度更長,平均支架直徑更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及介入治療情況比較/例(百分率/%)
冠心病是女性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國,女性冠心病患者占女性死亡人數的38.9%,絕經后女性的冠心病發(fā)病風險明顯增加[18]。絕經是女性獨有的生理狀態(tài)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女性絕經后會出現(xiàn)卵巢功能退化,雌激素分泌減少,而雌激素參與人體的血脂代謝、凝血纖溶系統(tǒng)反應及炎癥反應過程[19-20]。同時,雌激素可以激活血管內皮細胞一氧化氮的合成及分泌,促進血管舒張和增加血流量[21]。因此,絕經后女性冠心病的發(fā)病率較絕經前明顯升高。但也有研究表明,絕經可能是年輕冠心病患者危險因素作用后的結果,而非冠心病的根本病因[22-23]。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未絕經組患者比較,絕經組患者年齡更大,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更高,合并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史的比例更高,吸煙和具有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嚴格控制絕經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上述相關危險因素是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的基本條件[24]。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與未絕經組患者比較,絕經組患者靶血管位置為左前降支的比例更低,靶血管位置為左回旋支、右冠狀動脈的比例更高,全閉病變、鈣化病變的比例更高,SYNTAX評分更高,支架個數更多,支架總長度更長,平均支架直徑更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絕經后雌激素水平變化導致的血脂異常、內皮功能紊亂可能加速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從而加重了冠狀動脈病變程度[14,25-26]。
綜上所述,與未絕經女性冠心病患者比較,已絕經者多為高齡,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更高,合并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史的比例更高,靶血管位置為左回旋支、右冠狀動脈的比例更高,全閉病變、鈣化病變的比例更高,植入支架個數更多,支架總長度更長。臨床醫(yī)師需了解絕經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特點,關注疾病的嚴重程度,加強防治工作;同時,加強絕經后女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對危險因素的認識,加強高危因素的自我管理,以減少冠心病及冠狀動脈嚴重病變的發(fā)生。